从规模化猪场仔猪死亡数据分析研究提高仔猪成活率对策

2014-05-09 07:12龙清孟熊胜利杨昌芬
猪业科学 2014年8期
关键词:乳猪哺乳断奶

龙清孟,熊胜利,龚 菲,杨昌芬

(1.贵州省种畜禽种质测定中心,贵阳 550018;2.黔东南州凯里市龙场镇农业服务中心,贵州 凯里 556007)

仔猪生长包括初生至断奶前的哺乳仔猪和断奶至70日龄的保育仔猪2个阶段,哺乳、保育阶段仔猪都各有其独特生长发育规律和生理特点,哺乳阶段仔猪常出现环境应激,营养应激和免疫不成熟性等多重应激,导致猪场初生仔猪多病、死亡率高;保育阶段仔猪易发生食欲降低、腹泻、增重降低、甚至死亡增加等保育仔猪多系统综合征,从而影响猪场仔猪成活率的提高,增加了母猪的饲养成本,降低了猪场的经济效益。因此,如何提高仔猪成活率已成为规模化猪场关注的又一焦点问题。

1 贵州某规模化猪场仔猪死亡数据统计分类

1.1 贵州某猪场仔猪疾病死亡数据统计

从表1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猪场仔猪1年死亡总数1247头,其中腹泻类疾病死亡696头,占死亡总数的55.8%(696/1247),饲养管理原因死亡250头,占死亡总数的20.1%(250/1247),冬季冻死、感冒导致死亡301头,占死亡总数的24.1%(301/1247)。

从表2统计数据可以看出:2008-2011年4年内,因饲养管理、环境温度等原因,导致弱仔、被踩死、压及冷冻等而死亡的仔猪共计2 324头,其中因先天发育不良、体弱、无乳、畸形等死亡仔猪705头,占死亡总数的30.34%(705/2 324);弱仔被踩、压死亡821头,占死亡总数的35.33%(821/2 324);冬季冷冻导致拉稀、感冒死亡798头,占死亡总数的34.34%(798/2 324)。

表1、表2统计数据可以将仔猪死亡原因归纳为3方面,一是由于传染性疾病而引起仔猪腹泻,治疗不及时、不到位导致死亡;二是饲养管理不到位导致仔猪先天性发育不良、仔猪体弱导致死亡;三是猪场硬件设施差,保温条件满足不了冬季仔猪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导致死亡。

表1 2011年仔猪疾病死亡统计数据(死亡总计1247头)

表2 2008-2011年4年内弱仔及冷冻死亡仔猪统计数据(非疾病死亡合计2324头)

表3 从出生至70日龄内死亡数据统计仔猪非疾病死亡合计1305头

1.2 仔猪死亡日龄统计数据

从表3看出哺乳仔猪死亡日龄主要集中在10日龄以内,加强哺乳仔猪初生至10日龄的饲养管理是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的关键所在;保育仔猪死亡日龄主要在断奶后7~10 d内,因此搞好保育仔猪断奶初期的饲养管理,对提高保育仔猪成活率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分析,仔猪死亡原因可以归为3个:一是由于传染性疾病而引起仔猪腹泻,治疗不及时、不到位导致死亡;二是饲养管理不到位导致仔猪先天性发育不良、仔猪体弱导致死亡;三是猪场硬件设施差,保温条件满足不了冬季仔猪正常生长发育需要而导致仔猪冻死、冷死。通过对仔猪死亡日龄段分析,表明哺乳仔猪死亡日龄主要集中在10日龄以内,贵州省某场统计4年内统计仔猪死亡资料中,仅10日龄内死亡的仔猪就1 036头,占仔猪死亡总数的79.39%(1036/1305),因此加强哺乳仔猪初生至10日龄的饲养管理是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的关键所在,保育仔猪死亡日龄主要在断奶后7~10 d内,贵州省某规模化猪场的仔猪死亡数据中,30~40日龄段的断奶仔猪死亡177头,占仔猪死亡总数13.56%(177/1305);因此搞好保育仔猪断奶初期的饲养管理,对提高保育仔猪成活率是至关重要的。

2 仔猪的生理特点

仔猪生理特点主要表现在:生长发育快、生理机能发育未健全、抗病力弱、环境适应能力差、对环境温度与湿度都有要求,营养标准要求高、消化能力差等特点,增加饲养、护理的难度,成活率低。

2.1 生长发育快、物质代谢机能旺盛

据资料统计,仔猪10日龄体重是初生重2倍以上,30日龄达6倍左右,60日龄增长13倍左右。仔猪快速的生长速度,旺盛的物质代谢,决定了仔猪对营养的需求高,对营养不全的反映敏感。

2.2 消化器官不发达,消化机能不完善

猪的消化器官发育晚熟,初生仔猪消化腺及消化机能不完善,不能消化蛋白质,特别是植物性蛋白。所以仔猪料一般需要经过膨化(熟化)处理,便于消化。

2.3 缺乏先天性免疫力,抗病力差,易生病

初生仔猪没有先天性免疫力,自身也不能产生抗体,乳猪6周龄才靠自身合成抗体,2~6周龄期间为被动免疫向主动免疫过渡期,母猪初乳中主要的免疫球蛋白IgG向新生仔猪传递的速度很快,新生仔猪吸吮到初乳3~4 h后,其血液中就会出现IgG,并且随着仔猪哺吸初乳量的增多,IgG浓度也逐渐增加,从而使新生仔猪获得被动免疫 力(Welksh,1979;Welker,1976)。

因此,确保仔猪吃好初乳,把母源抗体传递给仔猪,仔猪获得母源抗体产生主动免疫,是保证仔猪强身健体的重要护理环节,当各种因素造成母乳中各种免疫球蛋白含量不足,会给乳猪造成很大损失。

2.4 体温调节机能差

仔猪出生时大脑皮层发育不健全,通过神经系统调节体温能力差,仔猪体内能源贮存较少,皮下脂肪薄,被毛稀少,遇到寒冷时,血糖很快降低,很易冻昏、冻僵、甚至冻死。 据资料介绍,初生仔猪如处于13~24 ℃的环境中,体温在生后第1 h内可降1.7~7.2 ℃, 尤 其20 min内, 由于羊水的蒸发,降低更快。仔猪体温下降的幅度与仔猪体重大小和环境温度有关。吃上初乳的健壮仔猪,在18~24 ℃的环境中,约两日后可恢复到正常,在0℃左右(-4~2℃)左右的环境条件下,经10 d尚难达到正常体温。出生仔猪如果裸露在1 ℃环境中2 h可冻昏、冻僵,甚至冻死。为仔猪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条件是养好仔猪的特殊护理要求。

3 早期断奶仔猪的生理特点

仔猪早期断奶是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主要措施,一般以为3~5周龄断奶为早期断奶,而我国生产实践中多采用4~5周龄断奶。早期断奶对于提高母猪年产胎数、提高母猪年供应的种猪头数、提高产栏设备利用率、降低固定成本等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如果饲养条件管理水平跟不上,仔猪极易发生“断奶综合征”,生长受阻碍,腹泻率、死亡率提高等不良影响。

3.1 早期断奶的仔猪抗体水平处于一个相对低谷期

王自恒等[1]研究表明,随着哺乳时间的推移,母乳中免疫球蛋白含量急剧下降,仔猪在30~35日龄前体内免疫球蛋白含量仍然很低[2]。10~18日龄时仔猪免疫能力处于最低谷期[3],此时乳猪对外界的抗原物质很敏感,很容易感染而引起腹泻。

3.2 早期断奶后的生长滞缓

仔猪断奶后常发生食欲降低、腹泻、增重降低甚至减重、死亡率增加等现象统称为断奶后仔猪生长滞缓现象。这是由于仔猪断奶时面临环境应激、营养应激、免疫不成熟性等多种应激。

3.3 断奶仔猪消化生理特点及营养需要

仔猪断奶后,胃底腺不发达,缺乏产盐酸能力。仔猪哺乳期间其胃内的酸性环境主要靠母乳中的乳糖发酵产生乳酸来维持。一旦仔猪断奶,胃内乳酸含量就会下降,无论断奶日龄和日粮的组成如何,胃内pH迅速升高,断奶后第6天仔猪胃内的pH可高达8.03[4]。此时一方面导致乳酸菌减少,致病性大肠杆菌等有害微生物逐渐占优势;另一方面,消化酶尤其是蛋白酶的活性降低,不能激活胃蛋白酶元,因而影响蛋白质的消化,食糜中的营养物质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以腹泻的形式排出[5]。

4 提高仔猪成活率的对策

在生产一线10多年,笔者认为在贵州可将哺乳期划分为3个阶段:即初生至4日龄阶段,5日龄至10日龄阶段,10日龄至断奶阶段。抓好这3个阶段及断奶后7 d内仔猪管护工作,是提高仔猪成活率关键时期。由于各个时期仔猪的生理特点不同,饲养管理侧重点也不尽相同。

4.1 仔猪初生至4日龄段

初生仔猪缺乏先天性免疫,调节体温的能力差,因此,本阶段饲养管理的以精心护理为重点。

4.1.1 固定奶头、及时供初乳

初乳中含有仔猪必需的免疫球蛋白,同时为仔猪提供能量来源。因此,确保仔猪吃足初乳,通过人工固定乳头或寄养等方法,使得乳猪在断奶前尽可能更多地从母乳中获得所需营养,这是提高断奶仔猪成活率的根本。

4.1.2 加强保温,给哺乳小猪提供适宜的小环境温度

初生仔猪保温区维持32~35 ℃,控制产房环境温度18~22 ℃十分重要。生产实践中对产房的保温系统要求较高。贵州春夏秋3个季节气温都比较适合养猪,一般不考虑降温措施,要求冬季注意防寒保暖。目前贵州散养农户及许多小规模养猪场设施设备不完善,尤其防寒保暖设施设备跟不上,没有保温箱,有的养殖户尽管设有取暖灯,但没有自己的备用电源,一旦遇到停电,面对寒冷天气条件,容易造成仔猪成活率低,生长速度慢。改善防寒保暖设施设备条件,是提高仔猪成活率的又一关键措施。

4.1.3 加强常规管理

落实常规管理如断脐、剪短犬齿、寄养并窝等是日常生产工作的关键。

4.1.4 收集胎粪回喂重胎母猪

收集新生1~2 d哺乳仔猪的胎粪,拌料饲喂产前7 d以上的重胎母猪,可以预防仔猪黄白痢,这一点很关键。

4.1.5 仔猪补铁

哺乳仔猪易发生缺铁性贫血,为预防仔猪贫血,3~4日龄必须每猪肌注100~150 mg牲血素。

4.2 初生至5日龄的乳猪腹泻的治疗

用利福平皮透剂1 mL涂擦背部,每天涂1~2次马上见效,避免肌注用药给带小猪带来不良应激反应及皮肉之苦。

4.3 仔猪5日龄至10日龄阶段的护理

此阶段是仔猪生长最活跃时期,哺乳仔猪生长所需营养来源主要靠母乳,每天注意观察每头哺乳母猪奶水的质和量是至关重要的,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必要措施,一旦发现母猪奶水差,及时采取催乳措施,可采用催乳散或催乳灵拌料饲喂母猪;如果母猪出现奶头不足通畅,采取催产素滴鼻每天1~2次,每次10 UI,使用1~2次后,马上就可以见到乳猪肚皮饱满,毛光水滑,吃饱了就酣睡的样子,效果非常好;一旦发现有乳猪所得的奶头发育不良或者有乳腺炎后遗症,如果此时的乳猪日龄已大,已经了最佳的寄养期,就应该及时用奶粉对温开水调喂,或将奶粉撒在开食料上让乳猪自由舔食,如果此时还适合寄养,就应该把1窝内最健壮的乳猪尽快寄养出去,同时作好寄养记录,这样才可以提高寄养的成活率。

乳猪的诱食关:随着仔猪日龄的生长,乳猪的吸乳量逐渐增加,因此做好乳猪的诱食工作是又一关键环节。开食料要求质量高,精品原材料经过膨化加工制成颗粒型饲料,成品开食料一般要求赖氨酸含量1.25%~1.50%,粗蛋白含量为20%~22%。开食料每次要少量添加,多次勤添,并保证料槽干净,饲料无霉变,无粪便,防止饲料被污染造成乳猪猪腹泻。在生产实践中,常规采用乳猪猪5日龄开始饲喂乳猪的开食料,并且在开食的1~3 d内,每次都在开食料上面撒下几颗乳酶生诱食和帮助消化,这样乳猪尝到了甜头,形成了条件反射,每次只要听到撕破乳酶生袋子发出的响声,马上就会全部围到料槽边等待喂食,经过对乳猪5~10日龄段的开食调教后,基本达到仔猪开食效果。开食成功后有利于促进乳猪体内消化酶的产生,建立肠道微生物群落,为断奶后仔猪能及时地适应采食固体饲料打下良好的基础。

4.4 10日龄至断奶前乳猪的护理

乳猪一旦开食成功,生长则十分迅速,采食量逐渐增加。根据乳猪的生理需要,从11日龄开始,开食料的给予量应逐渐减少,开始加入少量的乳猪料,慢慢增加乳猪料的量,用5~6 d时间逐步过渡到乳猪料完全代替开食料。乳猪21日龄时,母乳达高峰后开始下降,仔猪生长所需营养靠母乳已不能满足,此时仔猪已能消化固体饲料,仔猪21日龄到断奶每天注意加强补料,狠抓旺食,促进仔猪快速生长,应为此期重点。

4.5 断奶仔猪的护理

4.5.1 仔猪断奶初期减少断奶应激是提高仔猪存活率关键

仔猪断奶时间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结合猪场自身的实际情况,如猪场的生产性质、规模、设备设施及饲养管理水平等因素,科学合理选择仔猪的断奶日龄是至关重要的。笔者根据贵州气温季节性变化,灵活调整仔猪的断奶日龄,所在的猪场春秋季节为29~32日龄断奶,夏季为26~28日龄断奶,冬季为33~35日龄断奶。为减轻断奶应激,断奶时先将母猪赶出产房,小猪留在原圈3~4 d后再转入保育舍饲养,这种方式断奶,仔猪断奶1~3 d内都不会出现思念母猪而不停叫唤,仔猪原窝留圈不会出现不停地相互争斗撕咬打架,饥饿时自会专心争抢吃料,可大大减少仔猪断奶应激。

4.5.2 蛋白质营养也是养好断奶仔猪的关键

仔猪对植物性蛋白质消化能力有限,同时植物性蛋白质(如豆粕)会产生过敏性抗原一抗体反应,一定程度上会损伤肠黏膜的完整性。因此仔猪饲料中要限制日粮中豆粕(植物性蛋白)的比例,提供优质动物蛋白质。

4.5.3 断奶仔猪赖氨酸供给十分重要

日粮中总赖氨酸水平应在1.25%以上,对于微量元素、维生素等营养标准也相应较高,以提高仔猪的抗应激能力。

4.5.4 断奶仔猪的日粮设计原则

断奶仔猪的配合饲料,必须是高消化率、高能量、高氨基酸,低酸结合力、低pH、低抗原性、高质量原料、高适口性。

4.5.5 仔猪日粮的原材料必须易于消化

对于加热过度的鱼粉、豆粕等,对于含有抗营养因子的饲料,例如加热不充分的豆粕,含单宁较多的高梁、可溶性非淀粉多糖的原料一定不能采用。

4.5.6 断奶仔猪饲料添加剂的加入

通过添加合适的油脂和合成氨基酸,提供足够的能源和氮源,通过添加酸化饲料,降低pH,使仔猪胃内的pH值保持4以下,促进蛋白质的消化,又可抑制有害微生物的增殖。

4.5.7 添加乳糖等

仔猪饲料中添加乳糖、葡萄糖或蔗糖,供给仔猪能量并提高仔猪饲料的适口性。

4.5.8 控制环境温度减少环境应激,是提高仔猪成活率的又一关键措施

刚断奶仔猪对低温环境相当敏感,仔猪越小,要求的温度越高,越要稳定温度。断奶后的仔猪要求温度较高,尤其是断奶1周内,温度用控制在26~28 ℃,以后应维持在25~26 ℃。而且要求稳定,如果日温差超过2 ℃以上会引起腹泻和生长不良,有条件的场,断奶仔猪尽量采用原窝饲养,一般以8~10头一栏最佳,将原窝个体相对弱小的断奶仔猪挑出并圈,便于集中特殊护理照顾。这一点一般中、小规模猪场很容易做到,而大型规模猪场往往难以兼顾

5 小结

总之,提高仔猪成活率必须采取一系列的综合防制措施,作为生产一线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要想提高仔猪成活率,获得好的生产成绩,责任心是关键,只有细心了解仔猪每个时期的生理特点,结合猪场自身的实际情况,同时根据不同季节气温变化情况,落实好仔猪及母猪的每一个饲养管理环节,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仔猪成活率与外界气候、温度变化、环境污染、仔猪及母猪体质、营养及饲养管理等因素密切相关,这些因素变化均会导致仔猪生理机能发生系乱,机体内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发生感冒、腹泻等疾病,影响仔猪正常的生长发育,甚至危及仔猪的生命。因此,猪场应结合自身生产实际情况,按照仔猪的不同阶段的生理特点,狠抓仔猪各阶段的饲养管理工作,对提高仔猪成活率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王自恒,林峰,陈玉霞,等. 早期断奶仔猪的消化生理及饲粮组合研究Ⅲ[J].畜牧兽医杂志,2005,24(2):8-10.

[2] 刘明美,赵国琦.早期断奶仔猪“过敏性腹泻”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J].养猪,2010(6):76-77.

[3] 李贺玲,刘德稳.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及饲养管理[J].河南畜牧兽医,2008,29(2):17-19.

[4] 赵晓明,李世丁,赵继文.日粮营养调控技术在仔猪生产中的应用研究[J].河南省濮阳农业科学研究.2003,37(02):3-7.

[5] 王宗芳.仔猪早期断奶后腹泻病因与对策防治[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2):85-86.

猜你喜欢
乳猪哺乳断奶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会哺乳的树
猪白细胞干扰素对乳猪疫病防治效果分析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提高乳猪成活率六要素
仔猪断奶前阉割好处多
宝妈给孩子断奶“心如刀割”该怎样断奶才更好呢
平躺,一个错误的哺乳姿势
乳猪和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
断奶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