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刘 萧
2014年,航运与电商的跨界融合加快了步伐。从中远物流推出“无界”电商平台正式上线,到“中海系”牵手阿里巴巴共同构建全球领先的电子商务综合物流信息服务平台,航运业这一古老产业的传统壁垒正在接受着新兴电子商务所带来的冲击。不可否认,低迷期的航运业在经营模式上积极尝试转型值得喝彩,但由此带来的挑战更需直面。未来B2B、B2C模式的航运电商平台能否取代货代?其在打破传统中小货主与船东的衔接主要依靠货代的经营模式的同时,暗含的风险又有哪些?电商与航运公司组成的“跨界联盟”是否能从容应保证各方安全?这些问题都值得关注。
电商思潮是何时在航运业萌芽的?也许没有人能够说清。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未来它注定要发展壮大。为何会如此肯定?采访中,一位货主一语中的,因为电商与航运业的结合解决了中小“东家”一直以来的一个困扰,那就是目前众多中小客户缺乏合理的采购渠道和信息获取途径,为了达到运输货物的目的,有时不得不忍受极其繁琐的过程和不透明的价格。“仅凭这一点,航运业电商平台的未来就将潜力无限。”边说他边随手拿起了一叠名片,“这里至少有100张,都是相关货代与承运人的名片。对于我们货主而言,哪家能真正提供用箱、仓位保证?在运价上能够做到无欺骗?我想,这些问题大多都只能在我们与其合作后才能得到答案。然而如今‘垂直型’(O2O)的航运电商平台颠覆了这一现象,在订舱和比价上,它能做到公开、透明,可以说给了货主以往少有的知情权。”
仅凭“透明”二字就能让航运电商平台在货主面前站稳脚跟,并且撼动以往成熟的揽货模式使之发生迁移?其背后原因何在?另外一位中小企业的货主用几年前的一次亲身经历向记者说明了缘由。
2012年,他因为不了解海运而选择了货代推荐的“零运费”。“原本我以为这是占了促销便宜,但最后却吃了亏。”他向记者说道。事后经过他多方打听才明白了其背后的猫腻,从此他开始对货代、无船承运人心存芥蒂,并转而寄希望于航运电商O2O平台。该货主向货代委托的是拼箱LCL业务,通常该业务是由当地货代进行组织将所有散货拼箱为一条整柜,发到目的港代理手中,然后再由目的港货代分拆箱给众多收货人。“货物到达目的港前,可能一切都如货代承诺的‘零运费’,但只要货到目的港后‘零运费’就开始变了味道。”他解释说:“此时目的港货代会在发放‘提货单’时开具名目繁多的提货收费项目,常见的有文件费、码头操作费等一系列附加费,收货人此时不付这些费用也就意味着提不到货,往往只好妥协。畸高的附加费更是经常比正常运费还贵。”
不可否认,在航运公司电商平台爆发式增长带动揽货模式发生迁移的背后,无良货代与无船承运人的所作所为确实为重要推手之一。但指望这种迁移就能够完全避开风险保证货主利益么?一位“保守”的货主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以目前形势来看,航运电商平台依然存在不少风险。O2O电商平台基本可以理解为独立的航运企业对线下商户提供线上营销,这种模式优点在于所有信息都是由船公司官方提供,信息更加规范、透明、快捷,但我认为这种模式目前还缺乏风险转嫁。简而言之,运价信息等参考价值高,但一旦出现问题是否有能力赔付现下还很难说。据我所知因承运人的原因所导致的损失,应该由货主直接向承运人提起损害赔偿要求。这将直接考验承运人的实力,有些中小型航运企业似乎还有欠缺。另外一种航运平台为B2B、B2C模式的平台,据我理解它应该为整合了备件物料、航运服务、船舶租赁买卖等航运企业需求和资源的第三方平台。优势在于平台提供了更自由的选择空间和更好的比价服务,但目前来看,买卖双方的身份识别难以确定,加之第三方平台今后将如何管控双方可能是其未来发展的最大难点。”
曾经有专家就目前航运电商的发展困境发表过看法。简短来说,其一是担忧航运业的业务操作习惯一直以来受制于传统,难以与不断变化的互联网环境相融合。其二是担忧航运电商的产品缺乏标准,尤其是电商平台能否有能力“摆平”集装箱运输特有的不同箱体、不同货物、不同路径产品的多样性特性。采访中,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这些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因为在航运电商平台这一问题国内的发展几乎与国际同步,这也就意味着在国外也没有成功的航运电商平台可供国内参照借鉴。
这种经验的缺失是否会催生出一系列的安全隐患?采访中一位船公司高管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对于经由航运电商平台整合而出的海上运输流程而言,船公司所涉猎的环节安全系数应该较高。因为船公司所要负责的与以往一样,还是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对于这一环节的控制,整个航运界都有着相当完备的安全准则和管理标准。但货主以及无船承运人所要承担的安全责任是否会由于‘电商平台’的加入而松动,现下还很难说。”
“既然是通过平台订舱交易,那么船公司肯定会参考平台上所提供的货物信息安排运输。但如果实际货物与该信息存在不符,那么是否就会出现航运安全风险点呢?”他抛出问题并假设自己为货代举了个例子:“比如货主要运输危险品,那么传统的流程是作为货代我要准备起码的‘两证一书’,然后选择船公司接货。众所周知危险品一共分为九大类,越高的危险系数越低。如果货主要运输高风险的3类易燃液体,那么就会遇到一个问题,不少船公司会表示不愿接货。这时货代是否会与货主通过航运电商平台‘走捷径’呢?即‘两层皮’,电商平台上申报非危险品货物,但实际通过一些不法手段,使得未如实向承运人说明的危险货物上船。”
这种担心其实事出有因。几年前海事执法人员在检查某轮中就发现,在该轮货物舱单上其中标注所载货物为“芸豆”的2个集装箱内,实际装载的货物是第8类危险货物固体氢氧化钾。经调查证实,该货物托运人未如实向承运人说明货物为危险货物,而瞒报为“芸豆”,而承运人在接货时也未进行核实,致使危险货物蒙混上船。被采访者向记者说道:“有了航运电商平台提供的货物数据,承运人可能更会简化货物的核实环节。我理解,航运电商平台的出现在给予船东更为广泛的货源与业务拓展之时,也赋予了货主、货代等更多选择的权利和自由的空间。以往货主会常常抱怨货代或船方给予提供的信息不对称,如今有了平台,船方更需留意对方在平台上提供的信息是否与货物对称,才能更好的保证航运安全。平台未来的建设可能不仅仅在于信息的流通层面,更需要关注的是信息的可信与安全。”
曾经有专家分析,未来B2B、B2C模式的航运电商平台发展潜力巨大。笔者认为,这种平台的未来发展优势主要在于能够让足够多的客户参与舱位和价格的自由竞争。细心观察不难发现,目前较多的航运电子平台都还仅限于集装箱班轮运输领域。这到底为何?
采访中一位专家告诉记者,这一现象的背后渗透着电商平台利用班轮优势固定散户群和散户货源的理念。将班轮的航线固定、停靠港口固定、船期固定、运费率相对固定、装卸全负责等优势移植于平台,一方面给予了散户更为清晰的运输细则与保证,另一方面集装箱海运的高效率、少货损、易联运等特点也减少了船公司的后顾之忧。可以说对于船公司而言,无论是“于人于己”这都将会是双赢之举。但“利润与风险并存”,平台成熟后“散户”的凶猛来袭将再次考验航运公司的安全保障能力。
散户增多会对航运安全产生哪些影响?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拼箱”引发安全问题就首当其冲成为了重要风险点之一。某媒体曾经就中海与阿里集团共建电商平台一事采访过中海集团高层,该人士表示,阿里集团的客户多是中小微客户,可能一只海运拼箱要面对几十家海外客户。一位货代就此现象向记者坦言,这种情况在以往的海运拼箱中很少见。据他介绍,拼箱货一般不能接受指定某具体船公司。因为船公司只接受整箱货物的订舱,而不直接接受拼箱货的订舱,只有通过货运代理将拼箱货拼整后才能向船公司订舱。“仅仅依靠网络大数据与分析就能替代人工货代?我想还为时过早。”他抛出了自己的疑问。
为了印证他的论点,他给记者举了个例子。拼箱业务主要由不同的发货方组成,因此拼箱货物类型和特征往往是不同的。这导致货物在通关、安检的时候可能发生问题,会影响到整个集装箱中所有货物的运输,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货物运输的一致性和整体性。“以往拼箱公司会保证集装箱内货物的规格、包装、数量和重量等都符合标准,如今这些分析都要依靠大数据平台。如果某一集装箱中有某几位小微货主的货物数据不实或分析不当,那么就将会影响到整箱几十位货主货物的正常运输。”
此外还有一些航运风险会伴随着小微货主的增多而被放大。有专家分析,目前各航运电商平台都还没完成深层次的建设,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航运电商该采取怎样的模式,具体操作的流程设计,提供哪些功能、保赔的操作、跨境结算等都有待于去研究、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