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的信息技术课任务设计

2014-05-08 19:11谭延全
广西教育·A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任务设计任务驱动信息技术

谭延全

【关键词】信息技术 任务驱动 任务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A-

0073-02

任务驱动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理论,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对教师而言,它是一种教学手段,可以使教学目标明确、贴近生活,使教与学更加生动有趣。对学生来说,它是一种适用于操作技能类知识的学习方法,尤其适用于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特点之一是围绕“任务”展开教学。从教的角度来看,它强调用“任务”激发学习行为;从学的角度来看,它强调教学目标的有效完成。这种教学方法主张教师将教学目标预置于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任务中,以完成任务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动机驱动下,通过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任务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涉及的知识,并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应用学习资源,在自主探索和协作配合的学习过程中,找出完成任务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实现知识的建构。

设计合理的任务,是教师开展任务驱动教学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下面,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任务的分类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所设计的任务主要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一)封闭型任务。封闭型任务是每一个学生都必须自主完成的学习任务。一般来说,遇到以下几种情况,教师应设置封闭型任务:一是这些“任务”(即知识和技能)是完成后续学习任务的关键和前提,需要熟练、准确地掌握;二是这些“任务”在学习中容易产生问题,需要加强训练;三是这些“任务”是开放型任务的前导性学习任务。例如,教学“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内容,教师可以设置“熟练掌握图片的版式设置”和“灵活运用文本框”的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就能掌握设计电子小报的基本技巧,为后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基于封闭型任务的教学中,从“教”的方面讲,教师的角色相当于设计师,负责规划蓝图,而学生是建筑工人,负责完成建筑,教师的“设计”要精确,学生的“建筑”要精准。

(二)开放型任务。开放型任务一般需要一个学习团队共同探讨完成,任务完成的结果通常是一个或一组电子信息作品。这类任务允许学生在一个较大的框架范围内,围绕确定的任务,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合作设计、自主完成,从而提升学生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例如,在复习和巩固Word的操作知识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使用Word制作新年贺卡的教学任务。教师设计任务框架,即要求学生突出“新年”“祝贺”“喜庆”等节日元素,巧妙运用素材,合理搭配色彩,完成一张节日气氛浓郁、喜庆特色鲜明的贺卡。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可以进行小组分工,通过网络搜集素材,动手制作贺卡,灵活运用Word中的文本框、艺术字和图片处理技巧,自主设计,完成制作贺卡的任务。在基于开放型任务的教学中,教师的角色相当于“导演+顾问”,可以适时点拨、答疑、鼓励、引导,但不宜给予学生直接的示范和方法指导,学生则是“演员+导演”,作品要体现设计思想和创作技巧。

二、任务的设计

“任务”是实施任务驱动式教学的关键,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围绕课标目标。教师所设计的任务应符合课程素养培养的具体目标。教师要对照课标,合理设计任务,确保本章节教学目标能有序、有效地完成。例如,教学“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内容,课标要求“学会利用公式和函数对表格数据进行处理,如求和、求平均值等”,目的是让学生形成用公式和函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通过Sum函数和Average函数的应用实例来掌握一般函数的使用方法。所以,教师设计任务时切不可贪多求全,不能牵强附会地将多种函数与复杂公式的运用列入一个任务中,以免偏离课标、拔高难度。

(二)源于现实生活。设计任务的目的不在于解决“难题”,而在于形成信息处理思想和技能。因此,教师所设计的任务要来源于真实的学习和生活,是学生熟悉的学习和生活经验,而不是对某一深奥问题的探究。例如,在教学“运用Excel进行数据信息分析”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选用某次考试成绩或视力检测的数据,适时引导学生加强对薄弱学科的学习,或关注用眼健康,这样的任务才具有实际意义和价值。

(三)富有探索趣味。一个好的任务应具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激情。例如,教学“信息加工与表达”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魅力家乡演示文稿设计”“‘神奇的百慕大三角电子小报制作”等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使用网络搜集素材,学会用不同的文件夹整理素材,学会甄别和使用素材,能灵活运用PowerPoint和Word的基本技法完成作品。这些任务既可以使学生掌握获取、管理、加工、交流、发布信息的基本技能,又可以培养学生探索、求知、竞技的勇气和信心。

(四)倡导求变创新。教师所设计的任务要为学生的信息技能和创作个性提供发挥空间。“任务驱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通过“任务内驱”走向“动机驱动”的过程,是全方位、多层面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的过程。例如,在“设计一个旅行计划”综合活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围绕活动主题自由发挥,综合考虑路线、行程、主要景点、经费、分工、装备和可能出现的困难等多方面因素,设计出尽可能合理、详尽的旅行计划,也可以组织学生对各组设计的旅行计划进行宣讲、评议,让计划具有现实的规划和指导意义,而不是仅停留在书面上、电脑里。这样的任务能真正激励学生用心去完成设计,真正学会思考、学会创造。

(五)前后连续完整。任务设计应体现教学内容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包含一个相对完整的问题解决方案。各任务之间要既有联系,又有发展,难度要循序渐进,以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例如,在教学“多媒体信息加工”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收集、加工反映自己家乡特色的文字、图片、音(视)频资料等多项任务分学时进行,在不同学时中有重点地完成部分素材的加工处理,再用1~2个课时完成一个完整的多媒体作品。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在持续的成功体验中完成对整个章节知识的学习,也有利于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思想和运用信息技术的综合能力。

(六)注重学科整合。信息技术课作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主要途径,必然要与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生活经历发生联系。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注重进行学科整合。例如,“鸡兔同笼”这一古代数学问题蕴含着丰富的逻辑思维和精准的数学思想。在程序设计的算法设计教学中,让学生“用程序解决”这一经典数学问题,可以使任务生动有趣,既训练了学生严密的算法设计思维,又帮助学生树立了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学科问题的意识,可谓一举多得。

(七)鼓励操作实践。技能必须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教师所设计的任务应能起到鼓励学生进行实践的作用。例如,教学“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内容,教师可以设计“我的MTV”“我的课本剧”等主题任务,指导学生自己录制、剪辑歌曲、台词,演奏或下载配乐,动手拍摄视频,制作具有个性创意色彩的MTV和小话剧,让学生在探索中体验成功,在实践中形成技能。

(八)难易适度、切实可行。教师设计任务时要考虑任务的难度、知识点的含量、相关技能的关联等诸多因素,所设计的任务应是在一定时限内通过学生的努力可以完成的。一般来说,封闭型任务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的,所涉及的知识点不宜过多、过难,以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放型任务则可以适当提高难度,既要巩固课标所要求的技能,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展示空间,以保证任务难易适度、切实可行。

总之,信息技术课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合理的任务,使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

(责编 雷 靖)

猜你喜欢
任务设计任务驱动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新课改背景下的历史教学任务型学习研究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络应用服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新课标下英语口语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