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秋凤
【关键词】红色文化 创新 德育实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A-
0006-02
一直以来,有的学校重视应试教育,忽视素质教育,尤其是德育工作普遍存在“重说教、轻实践”的现象,导致德育工作内容单一,形式简单。在推进新课程改革进程中,如何创新学校德育工作内容和形式是摆在基础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如何领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创新德育工作内容和形式,提高德育工作实效呢?近年来,笔者所在的学校依托百余年来积淀的优良革命传统和深厚的红色文化基础,以红色文化育人为特色,合理挖掘和利用学校独有的红色文化资源,并将这些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育人优势,开辟了德育教育的新内容和新形式。下面笔者从营造文化氛围、挖掘地方红色文化资源、重视德育教育过程、利用学科优势育人等方面谈谈学校在创新德育实践中的做法。
一、营造文化氛围,环境育人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学校提升办学品位,展示学校综合实力的有效途径。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氛围浓厚,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营造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环境培育人、熏陶人,是学校增强育人针对性,提高育人实效的有力措施。笔者所在的学校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营造红色文化氛围,力求让革命传统、民族精神渗透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通过良好的环境氛围滋养学生的心灵,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风气,促进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丰富校园红色文化的内涵。为了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与红色文化亲密接触,学校采取了一系列丰富红色文化内涵的措施。比如:学校在办公楼的顶层墙壁镌刻由江泽民同志题写的校名,它昭示着全校师生追求德才兼备、不断超越的人生理想;建造了“扬帆起航”红色主题广场,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唱响红色旋律,我们从这里起航”相呼应。学校对教学楼也进行了布置。比如:将教学楼一楼走廊命名为“红军廊”,张贴了百色起义烈士陵园等图片,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将教学楼三楼设置为“军事与科技”主题,突出本校开展的少年军校教育特色,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创新意识。此外,学校还积极拓展环境育人的载体。比如,学校设计的校徽、校歌、校旗、校服等都包含着丰富的红色文化元素,在校史展览室陈列着学校发展历程、百色起义等资料、图片。学校非常注重校园红领巾广播站的建设,引导广播员广播红色故事、播放红色歌曲等。学校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对于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使红色文化植根于师生心中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次,以红色文化建设引领班级的发展。学校围绕“民族精神我们传,誓做红七军好后代”的教育主题,将全校44个中队均以革命英雄的名字命名,如“邓小平中队”“张云逸中队”“韦拔群中队”等,每个班级都制订了班级誓词、集体宣言。通过红色文化的引领,提升了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思想境界。这样一来,学校不仅拥有优良的文化育人环境,而且提升了办学品位。
二、挖掘地方资源,特色育人
创新德育内容和形式,必须丰富德育教育资源。因此,学校充分发挥百色起义纪念馆这一德育资源优势,与百色起义纪念馆携手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丰富德育教育资源。在实践中,学校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红色文化资源,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创新德育工作形式。比如,组织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集体活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图片展,培养红领巾小小讲解员等,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此外,学校潜心挖掘提高学生德育素养的一切有利因素,充分利用能够让学生感知到的事物,以及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文化背景,让学生读懂历史,热爱生活。比如:在百色起义周年纪念日前夕,学校邀请百色起义纪念馆的讲解员给学生讲解革命历史,让学生感受当年百色起义的激烈场面,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重视教育过程,活动育人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认为:“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学生品德是在教育性活动和交往中形成发展的。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在自然的活动中养成学生的德性,让学生在游戏和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因此,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走出教室,置身生活,在活动中学习,在过程中成长,在体会中进步,从而获得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发展。
(一)注重学生的体验
德育教育重在实践和体验,学校在开展红色德育实践活动过程中,依据各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生理等特点,确定德育活动主题,并将各项德育实践活动常规化。比如:学校确定每年4月为“革命传统教育月”,同时开展特色教育系列主题活动,一年级学生开展“我在清风楼前入队了”活动,引导学生从小树立“今天我们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的思想;二年级学生参观红七军政治部和军部旧址、红军桥、百色民族博物馆等,初步了解本地区民族的风土人情和历史发展进程;三年级学生参观百色起义纪念馆;四、五年级学生走进军营,与部队官兵开展活动,体验军队的生活,感受生活的美好;六年级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走访老红军,收集百色起义小故事,撰写社会调查小论文,将“弘扬百色精神,做红七军好后代”的精神落实于行动之中。通过一系列有针对的德育实践活动,充实了德育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有利于学生获得真切的体验和感受。
(二)创新活动载体,拓展德育实践活动空间
培养什么人,用什么培养人,如何培养人是育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校在开展红色德育工作时,创新育人活动载体,灵活运用育人素材,围绕红色教育主题,拓展了德育实践活动空间。比如,学校利用革命历史纪念日、国旗下的讲话等契机,为全体师生推荐红色歌曲、红色电影、红色诗词、红色故事等,拓宽红色德育活动渠道。此外,为了弘扬百色起义精神,配合红色德育活动的开展,学校开展了“七个一”活动,即读一本红色书籍、编写一份红色手抄报、上一节红色教育课、演一个红色节目、唱一首红色歌谣、讲一个红色故事、游一次红色圣地。通过开展“七个一”活动,促进红色书香校园文化的建设。学校以特色活动为载体,通过读、看、访、学、做、写等形式,营造了良好的德育氛围。endprint
(三)强化过程教育
教师利用学校开展的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通过策划和开展班级主题活动,强化德育教育过程。比如,学校每个月都制订了不同的德育主题,以“真情德育”为主线开展“七彩活动”,即赤色以革命传统教育为主,橙色以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为主,黄色以热爱劳动教育为主,绿色以低碳科技环保教育为主,青色以养成教育为主,蓝色以安全卫生教育为主,墨色以书法特色教育为主。教师可以围绕不同的德育主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内容鲜明、具体生动的德育实践活动。如二月份德育主题为“养成道德好习惯教育月”;三月份德育主题为“讲文明讲奉献,做雷锋式的好少年”;四月份德育主题为“弘扬红七军精神”革命传统教育月。每一个德育主题色块均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学生的体验为主线,为学生的生命成长和精神成长增添色彩。在强化德育教育过程中,学校为学生创设了展示自我的舞台,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期间都能感受到成功的乐趣。以“在国旗下的讲话”这一活动为例,每个班级需要推荐一个学生上台展示,学生可以演唱一首歌曲,可以演奏一首曲子,也可以讲一个革命故事,从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四、利用学科优势,教学育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注重知行统一,要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要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因此,学校要注重开发以地方资源为主要内容的德育校本课程,充分挖掘地方德育资源,丰富德育课程。笔者所在的学校结合红色教育特色,依托当地红色文化资源,编写了红色德育校本课程。红色德育校本课程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红色故事》,内容与语文、思想品德学科相结合,同时编写相应的阅读教材;第二部分是《红色歌曲》,内容与音乐学科相结合,开发本地区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民间文化资源,同时编写音乐教材;第三部分是《红色童谣》,内容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相结合,让学生了解红七军后代继承革命传统,建设美好家园的历程,同时编写相应的阅读材料。对于红色德育校本课程的教学,学校安排了一定的课时,由中队辅导员负责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家乡的历史,培养了学生作为一个百色人的自豪感,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红色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使用,让教师找到了更好的德育教育方式,并将德育工作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收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学校结合办学理念“唱响红色旋律,我们从这里起航”,围绕红色文化教育主题,将资源利用与文化育人相结合,校内课堂与校外课堂相结合,经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开辟了学校德育教育的途径,拓宽了德育实践活动空间,提高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责编 欧孔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