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 衍
(首都体育学院,北京 100191)
系统动力学视角下复合型训练团队多元化信息管理研究
史 衍
(首都体育学院,北京 100191)
为了加强国家队复合型训练团队信息管理工作中各要素的控制手段,提高复合型训练团队管理绩效,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在分析复合型训练团队内涵与特点的基础上,阐明复合型训练团队信息多元化引发的正向或负面效果的影响机制与作用机理。结论表明:1)复合型训练团队运行中,通过保持信息源异质化机制、理顺多元化信息整合机制、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及系统地调控多元化信息管理影响因素和反馈回路,能够真正促进运动员和运动队的发展;2)采用系统动力学中的因果关系图方法,建立国家队复合型训练团队的多元化信息管理模型,对提升运动员竞技能力并获得最佳的竞赛成绩具有重要作用。
系统动力学;多元化信息管理;复合型训练团队
当今高水平竞技运动训练的发展日趋专业化和精细化。对于由科研、体能、康复、营养、医务、管理等方面专业人才构成的高水平复合型训练团队,1)通过学科互补与合作可以带来更多的信息与知识,有效提高训练效益和质量;2)其成员的异质化构成,在性别、文化背景、价值观、工作方式,甚至国籍和种族方面日益多元化,容易造成信息的重复传播和利用效率分散。例如,运动员经常会同时接收到总教练、主教练、领队甚至部门领导针对某一问题的指导信息。这些信息的内容一致会让运动员产生心理惰性,而内容不一致又会导致运动员无所适从。因此,如何进行复合型训练团队多元化信息的有效传播与利用,提升复合型训练团队的管理绩效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系统动力学是一门分析研究信息反馈复杂系统动态行为的学科,具有处理非线性、高阶复杂、互动反馈和延迟性信息的能力[1]。利用该理论和建模方法可以有效地分析团队多元化信息管理各子系统和外部环境系统的协同互动作用,提出团队信息多元化的管理研究的思路与框架。基于此,采用文献资料法,通过国家图书馆、首都体育学院图书馆查阅“信息管理”、“系统动力学”、“体育管理”等方面书籍22本;通过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以“系统动力学”、“复杂信息反馈”、“体育管理”、“国家队管理模式”等为“篇名”检索词,查询相关文献856篇(1985-2013年),全面了解并掌握了自国家体育总局(原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成立以来各类国家队的管理运营模式。同时,走访了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国家队管理处(2人)、北京体育大学(1人)与首都体育学院(2人)在体育管理方面的有关专家,全面了解了“国家队复合型训管团队”提出的历史背景、实施策略以及未来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机遇与挑战,为文章框架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访谈了国家女子曲棍球队(队医1人、科研人员1人、教练员2人)、国家柔道队(队医1人、科研人员1人、教练员2人)、国家帆船帆板队(教练员2人)、国家摔跤队(教练员2人)等单位的有关领导、教练员及工作人员,为制订复合型训练团队多元化信息管理模型提供了科学依据。在此基础上,采用系统动力学中的因果关系图方法,深入探讨复合型训练团队信息多元化引发的正向或负面效果的影响机制与作用机理,进而更好地利用多元化所带来的信息差异与冲突,有效对多元化信息进行过滤、分类与转化,从而构建了高效的复合型训练团队信息处理机制。
1.1 国家队训练管理模型的历史演进我国各项目国家队的管理先后实行过3种制度,包括:1985年之前实行的领队负责制,1985-2000年期间实行的主(总)教练负责制以及部分项目从2001年开始实行的队委会制度[2]。2014年3月,通过对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国家队管理处相关工作人员访谈获悉,目前国家队共有6种管理模式,分别是队委会领导下的领队负责制、队委会领导下的总教练负责制、队委会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领队领导下的主教练负责制、业务部领导下的外籍教练负责制,以及业务部领导下的领队主教练分工负责制。以国家柔道集训队为例,国家女子柔道集训队实行“队委会领导下的总教练负责制”,重大决策由队委会决定,但是在业务上突出主教练的全面指挥权;而国家男子柔道集训队实行“业务部领导下外籍教练负责制”,柔道部领导发挥政治领导作用,训练、参赛、生活等方面工作的重大决策由外籍教练员全面负责。
1.2 复合型训练团队的内涵20世纪80年代,我国科研人员开始逐渐深入运动队,不断推进“训练科研一体化”进程,随后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演变,在备战北京奥运会的过程中,复合型训练团队被正式提出[3]。此后,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复合型训练团队涵义进行了诠释,虽然在内容上已形成共识,但将其归纳成一个科学概念尚有难度。同时,提出“复合型训练团队”更多是为了与教练员团队、管训科医团队等传统训练模式相区别,强调整合包括多学科人员在内的各方面力量。因此,可以将复合型训练团队定义为:在竞技体育中,综合相关专业人才,通过探索竞技项目发展规律,实施科学化训练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并获得优异比赛成绩的团队。
1.3 复合型训练团队的复杂性复合型训练团队信息多元化管理从本质上讲是一个复杂系统,具有复杂系统的一般特性。
1.3.1 智能性 复杂系统智能性是指系统内的元素或主体的行为遵循一定的规则,根据“环境”和接收信息来调整自身的状态和行为,并且主体通常有能力来根据各种信息调整规则,产生以前从未有过的新规则[4]。在复合型训练团队组织中,教练员不再被认为是信息的唯一源泉,执行团队任务的每个人都掌握着源于本专业、利于他人进步的信息,即有用的信息分散在整个组织中。团队的每位成员都在做组织中其他人可以有所借鉴的事情,并同样能利用其他人的信息,由此促进了同行之间“给予-索取”的信息交流。团队成员既是贡献者,又是接受者。随着信息在组织成员中的扩散和共享,拥有和使用该信息的人越来越多,信息的效用也就会越来越大。但只有当组织成员愿意合作时,信息的使用才能成为可能。相反,如果团队成员不愿意合作,信息共享的网络效应就不会产生。显然,一个复合型训练团队如果有成员对自己的信息有所保留,整个组织的信息共享就会面临风险,其本身所具备的智能性也就无从谈起。
1.3.2 动态性 动态性说明系统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化,经过系统内部和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不断适应、调节,通过自组织作用,向更高级的有序化发展,体现出独特的整体行为与特征[5]。
1)由于复合型训练团队是由不同学科背景、不同技术领域、不同来源以及个体差异的人员聚集在一起组成,其内部成员的动态性促使团队内部个体的信息水平不稳定,进而导致整个团队信息水平的不稳定性。例如,运动队中的科研成员偏重理论探索而教练组成员善于利用操作经验,2类信息交织、碰撞、融合最终汇聚成运动员的训练指导信息。
2)复合型训练团队是以运动员竞技能力提升和竞技成绩的获得为导向的。因此,运动员及其竞技状态的变动势必会引起整体信息评测标准的变化,从而增加团队开展多元化信息管理的难度。例如,运动员遭受运动损伤后,教练员、队医或康复师会从各自的角度提出应对策略,如果2种信息源的内容截然相反或差异较大时,就会引发内部争论,增加团队的管理难度。
3)复合型训练团队竞赛与训练任务的阶段性变更以及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变化,同样会带来团队信息的动态性变化,这就进一步加大了复合型训练团队管理的复杂性。
1.3.3 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即所谓的“积累效应”或“蝴蝶效应”,是指如果系统的起始状态稍微有一点改变,就会最终导致系统行为发生巨大的变化[6]。这种不确定性使得我们不可能对系统做出精确的长期预测。
1)复合型训练团队的多元化信息管理是根据运动员的即时状态、阶段性训练与竞赛任务以及利益既得者的变化而进行调整,具有非周期性的特征。这就极大地增加了复合型训练团队多元化信息管理的不确定性,使整个管理控制过程变得更加复杂。
2)复合型训练团队的外部环境、内部运作及其成员之间彼此交互作用,也会对团队信息的产生、传播起到重大影响作用。关系良好的成员之间愿意分享信息、协同工作,反之则会闭口不谈或者出现干扰信息。
3)由于复合型训练团队的信息流动还与同类组织存在交互作用,其中的干扰或协同因素之间又存在复杂关系,这就为多元化信息管理带来了更多的复杂因子。
我国竞技体育管理多实行运动项目管理中心领导下的各运动项目协会负责制,同一中心一般分管若干项目。某一管理中心下属的各项目复合型训练团队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差异,但是在其运行过程中诸如团队文化建设、队伍结构设置以及团队目标设定等方面均会存在相互影响效应。同时,训练场地临近的2个项目训练团队之间,在管理模式、运行机制方面也会存在干扰或协同效应。
综上所述,在复合型训练团队中,信息不再被看作是稳定的事物,而是不断变化的事物,是一种用来指导行动的必要的临时性的工具或手段。信息共享的动态性既可以表现为信息的全方位流动,促使复合型训练团队或组织形成动态能力;也可以表现为缺少控制性,使复合型训练团队或组织的战略行动和计划行动缺少指导性。
目前,“还原论”是有关复合型训练团队构建与运行机制研究的主要视角,这种思维方式往往把完整信息系统分解成若干部分(子系统或要素),然后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用线性方法加以诠释,试图通过改善要素功能和提高局部结构来提高整个系统的功效。但是,系统的各要素按照一定的结构和运动方式处于协调状态时其功能大于各要素之和。复合型训练团队既包含多种内部因素(团队规模、团队领导、成员多样性等),同时也受各种外部因素(竞赛体系、业务部门管理体制、训练环境等)影响,如何协调这些要素才是多元化信息管理的关键。
系统动力学作为研究复杂信息反馈系统的科学,强调系统行为主要是由系统内部的机制决定的,并兼顾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利与弊,既能解决复杂系统的建模问题,又可以在整体框架下对系统要素间的联系等进行定量的协调和优化[7]。应用系统动力学理论研究复合型训练团队多元化信息管理,就是利用系统思考的方法,从结构优化角度看待不同信息源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关注系统本身与外界环境的关系,力求运用图示理论或数学建模的方法展示各种关系之间动态的交互作用。
2.1 模型的建立复合型训练团队多元化信息管理受到团队外部环境、内部运作过程、信息源等众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与团队信息的产生、传播与利用之间形成了多层次、复杂的反馈回路。这样就需要利用系统动力学中的“因果关系图”模型来阐释各要素之间的动态反馈关系。1)进行理论假设。假设1:尚不考虑不同信息源之间的时滞性。假设2:信息管理影响因素以外的其他因素不变。假设3:信息对团队运作过程具有显著制约作用。2)进行抽象概括。在上述理论假设基础上,抽象出复合型训练团队多元化信息管理的系统动力学因果关系(见图1)。
2.2 模型的阐释
2.2.1 外部反馈回路 复合型训练团队作为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始终对其外部环境保持着敏感性。复合型训练团队所涉及的竞赛体系、训练环境以及业务部门管理体制等因素是其外部环境中的主要影响因子。复合型训练团队的目标和任务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以运动项目国际发展趋势、国内整体的发展规划和战略为导向的,因此,只有在所涉及项目发展目标战略的统领下建构复合型训练团队,才能够保障复合型训练团队信息工作的针对性。
图1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复合型训练团队多元化信息管理模型
2.2.2 内部反馈回路 复合型训练团队内部运作过程的影响因素包括:团队规模、团队领导、成员多样性等,它们共同影响着复合型训练团队的工作方式以及多元化信息管理系统的建构。同时,由于复合型训练团队具有信息不对称性,势必会对团队成员“信息共享意愿”生成产生阻碍作用。例如,在团队组建初期,彼此间相互信任的基础相当薄弱,个别成员还会基于所在省市运动员发展和主要竞争对手限制的权衡做出信任选择。此时,团队成员之间经常由于沟通不善而导致误会和猜疑,进而引发相互之间的不信任。因此,团队成员的信息不对称性与其信息共享意愿之间存在一个调节回路。通过团队绩效目标的建立,厘清个体目标承诺与团队绩效目标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团队氛围,建立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感,提高团队成员之间信息沟通的效率。
2.2.3 信息源反馈回路 团队成员间的信息不对称性容易引发团队卸责和社会惰性等现象,从而会降低个体的努力程度,给团队信息带来负面影响,所以,“信息源”建设水平的提高并不一定带来整个系统信息工作水平的提高。因此,复合型训练团队有效的激励体制的建立,会促进团队内部结构健全与完善,同时也会极大地促进“信息源”的学习和成长。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表明,在工作任务的建构上为“信息源”提供富于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工作会提高“信息源”的满意度,进而提高其个体信息工作水平。也就是说,“信息源”自身素质和能力提升会带来其人际关系的促进和敬业精神的提高,反过来会提高团队内部整体信息工作水平。
如图1所示,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的变化容易导致团队工作目标的偏移,从而引起训练团队工作方式的变化,进而抑制目标转移对团队信息传播效率产生的消极作用。另外,团队信息流动速率的提高有利于在团队内部形成信息共享机制,克服信息不对称对团队“信息共享意愿”建立的阻碍作用,继而有助于团队成员对任务和情境达成共识,有效认清任务的复杂性。可见,制订以运动员需求为导向,基于项目整体发展战略的团队目标和工作方式,才能不断拉动团队绩效的提升。因此,复合型训练团队多元化信息管理过程中应当时刻把运动员竞技能力变化作为调控的重要环节。
3.1 保持信息源异质化机制异质性又称多样性,通常指的是复合型训练团队中成员的特质,例如,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性格特征、工作年限等是否存在着差异[8]。复合型团队能解决复杂问题,得益于成员的多学科交叉和信息异质化。复合型训练团队的教练员、医务人员、科研人员与管理人员之间存在多种联系。通过建立诸如团队微信群、内部局域网或公共邮箱等多元的沟通方式,使团队成员运用网络、电话等沟通媒介时,不用考虑环境、费用和距离问题及时进行沟通和讨论。同时,还可以利用非正式聚会,例如,节日聚餐、获奖或晋升庆祝等,营造平等放松的环境,增进团队成员感情交流,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信息共享和传递效果。并且,团队还应营造出尊重信息、充分授权、允许失败的团队文化,以保证团队信息源的异质化。
3.2 多元化信息整合机制组织整合是指组织利益的协调与调整,促使组织成员形成共同体的过程。复合型训练团队本质的特征在于相互协作和彼此依存。系统组织的异质化构成有利于系统知识信息创新,同时也会对系统的协同合作带来一定的干扰和影响。团队之所以高效运行,必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是人数上的聚集。团队内部实现差异化合作,必须形成结构上纵向联系、学科上横向发展的组织体系。因此,团队成员分工合作时需要有一个较为统一的工作方式作为依托,使群体构成趋于同质化。例如,定期组织团队内部进行或参加外部的学术交流、小组讨论等。要安排人员记录,把重要问题及时整理为显性信息存储起来,避免因为人员变动造成信息流失,这是信息积累的关键。同时,要针对训练工作的阶段性改变,定期安排特定群体的交流和讨论,鼓励不同学科成员之间进行深度交流。即促进隐性信息与显性信息相互转化,形成有利于创新信息激发的互动平台。复合型训练团队多元化信息管理的关键在于实现“差异化合作”,“大同小异”是复合型训练团队健康运行的内在要求。
3.3 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共享意愿是指组织中所有成员共同的、发自内心的分享自己知识或经验的愿望,这种意愿能够创造巨大的凝聚力。在我国,由于历史和体制原因,教练员文化素养不高是事实,研究人员不熟悉运动项目也是两者之间长期排斥、无法实现信息共享的一个重要因素。
复合型教练团队多元化信息管理模型中,激励约束体系对团队及个体的激励与约束作用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应通过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区别对待、评价团队不同成员在信息共享中的成果价值,来增强不同成员信息产出、转化以及共享的积极性。例如,通过申报专项课题,要求科研人员密切结合运动队的实际需要,通过与教练员沟通,将制约运动员成绩的“瓶颈”问题纳入科研攻关的重点内容。再如,定期进行重点运动员多学科机能状态的综合评定,发挥医务人员在综合膳食、生化检测、伤病评估等多方面优势,从运动生理、生化、中医中药学、营养学、康复学等多学科领域筛选敏感指标,建立综合的监控和评价体系,以便能更好地为教练员的训练提供依据。因此,通过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积极影响团队合作的环境改变,不断强化教练员与科医人员的沟通,促进教练员接受先进的理论知识以及科医人员加深对运动项目的熟悉程度,能够促进团队高绩效作用的发挥。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复合型训练团队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训练管理体系,其主要目标是提升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并获取最佳的竞赛成绩。团队训练、科研、医疗、恢复、教育、管理、保障等一系列工作主要是围绕这一中心目标而开展的。复合型训练团队运行中,通过保持信息源异质化机制,理顺多元化信息整合机制,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团队信息管理工作中各要素的控制,系统地调控多元化信息管理影响因素和反馈回路,能够真正提高复合型训练团队管理绩效,从而促进运动员和运动队的发展。
[1] 王其藩.系统动力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2] 王凯珍,雷厉,潘志琛,等.国家队管理模式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0):1297-1300.
[3] 李卫.国家级运动队复合型训练团队运行机制与组织策略[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24(4):299-302,305.
[4] 时龙.复杂系统研究的基本思想及教育反思[J].教育科学研究,2013(7):13-20.
[5] 杨永福,黄大庆,李必强.复杂性科学与管理理论[J].管理世界,2001(2):169-174.
[6] 李焕荣,张晓芹.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知识团队绩效管理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4(5):177-179.
[7] 李旭.社会系统动力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8] 顾仰洁,田新民,李宁.团队氛围影响下信息异质性与团队士气关系研究[J].上海管理科学,2008(2):47-50.
[9] 赵阳,石岩.我国国家队科技服务主体的演变[J].体育与科学,2011,32(5):76-81.
[10] 罗宾斯,贾奇.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1] 袁守龙.北京奥运会周期训练理论与实践创新趋势[J].体育科研,2011,32(4):5-11
[12] 李岱昌.复合型训练团队的合作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09.
[13] 孙汉超.中国竞技体育的巨大进步得益于五大管理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1):1-5
[14] 杨树安.新时期运动队的领队工作[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0(2):5-7.
[15] 史康成.备战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科技攻关与科技服务[J].体育科学,2004,24(12):7-10.
[16] 张正民.举国体制下竞技体育发展的再审视[J].体育文化导刊,2006(1):24-25.
[17] 徐永生,黄波.试论现代运动训练知识分工、团队协作[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7(6):117-120.
[18] 吕晓俊,俞文钊.团队研究的新进展[J]人类工效学,2001(1):51-54.
[19] 陈国权,马萌.组织学习的过程模型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0(3):15-23.
[20] 张霞.试论我国运动队科研团队建设[J].中国体育与教练员,2006(3):24-26.
[21] 周瑜,张世林.构建我国CBA球队复合型教练团队的理论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25-28.
[22] 成惜今,张锡庆,卢亮球.论培养和强化球队团队精神[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9(1):86-92.
[23] 任婧,王二平.互依性与团队协作[J].心理科学进展,2007(1):146-153.
[24] 施杨,李南.团队有效沟通与共享心智模式的构建[J].科学管理研究,2007(1):102-105.
Research on Diversifie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f Compound Training Team in Perspective of Systematic Dynamics
SHI Yan
(Capital Univers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Beijing 100191,China)
In order to strengthen control measures of each element i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f national compound training team, to improve management performance of compound training team, adopting methods of literature consultation and specialist interview, based on analysis of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ompound training team, this thesis illuminates influence mechanism and functional principle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 caused by diversified information of compound training team. Results indicate that: 1) in operation of compound training team, it can really promote athlete and team development through keeping source heterogeneous mechanism, rationalizing diversified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mechanism, improving incentive constraint mechanism as well as systematically regulation of influence factor and feedback circuit of diversifie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2) Using causal diagram method in systematic dynamics, establishment of diversifie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model for national compound training team is of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athlete competitiveness and to achieve best competition performance.
systematic dynamics; diversifie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compound training team
G80-053
A
1004 - 7662(2014 )10 - 0035 - 05
2014-06-15
国家体育总局科研课题“国家女曲备战里约奥运会训赛要素及相互关系研究”(项目编号: 2013B058) 。
史衍,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能训练理念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