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军
作为一代教育家,蔡元培对北京大学的改革,不但影响了北大百余年的历史,甚至影响了整个中国近代史的进程。直到现在,蔡元培的大学理念依然有其先进性,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1917年1月,蔡元培出掌北京大学,对北京大学进行了一系列根本性的改革,这场改革极大地震动了当时在中国讲学的美国哲学家、教育学家杜威。
在离开中国前夕,杜威曾对胡适说过这样的话:“拿世界各国的大学校长来比较一下……这些校长中,在某些学科上有卓越贡献的,固不乏其人。但是以一个校长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而外,恐怕找不出第二个。”
教育家杜威对蔡元培的评价显然主要的不是学术标准,而是社会文化标准。从杜威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知道,评价一所大学的标准不是唯一的,而是至少有两个,即学术的和社会文化的。应该说,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来说,北京大学的巨大影响力是世界任何大学比不上的。这种影响力主要来自于当时的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持续了约5年左右的时间。在这期间,北京大学引领了中国的社会思潮,是中国社会新思想的家园。
众所周知,新文化运动有两面大旗,一面是思想革命,另一面是文学革命。文学革命又有两个方面,一是形式方面,另一则是内容方面。形式方面主要是白话文的提倡。从内容方面说,文学革命主要表达的是一种新人生论。而此种新人生论才是新文化运动的真正宗旨。
我们一般都将新文化运动定义为民主与科学两项。其实,新文化运动的内涵决不仅此两项,而是提出了将民主与科学包含在内的一种新的人生论。除民主与科学外,此种人生论还强调个人自决、自主、独立的人格;主张平等、自由、博爱;积极倡导人民主权论,坚决反对专制政权,指出国家是人民的公产,而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个集团的私产,提出要建立人民民主的国家。
新人生论显然是一种关于人的价值观的理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也是从此种价值观立论来解读民主与科学的。他们认为,民主不仅仅是一种良好的社会政治制度,更主要的是一种人生态度、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所谓的科学也不仅仅是指由学理组成的知识体系或学问,而主要是指求实的思想方法或态度。
就其实质而言,上述的新人生论就是一种新的哲学思想。或者说哲学主要就是关于人生观或世界观的学问。所以将新文化运动的新人生论概括为一种新的哲学思想并不为过。事实上,新文化运动的创始人蔡元培就是从世界观与人生观,或者说是从哲学入手来进行北京大学改革的。
(作者系民进中央文化艺术委员会主任、民进北京市委会副主委、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