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底,我和妻子到澳大利亚参加儿子的硕士毕业典礼,竟然在那里与《齐鲁周刊》相遇。
儿子留学的是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阿德莱德属南澳首府,一座美丽得让人陶醉的城市。作为家长,没有比看到孩子学业有成再高兴了。而作为一名游客,估计和大多数中国人一样,最喜欢的事情莫过于比较。很快,到澳大利亚已二十多天。对于长期生活在嘈杂环境里的中国人,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宁静。在宁静的早晨被唧唧喳喳的鸟鸣叫醒,这种声音在国内虽然也多次听见过,但只是电视里相声演员们的口技而已。
在这样的宁静中过了20多天,因语言不通,也就产生出一些烦闷。特别是儿子出去打工,一去一天,我们老两口呆在家里消磨着时间,除了做饭吃饭还是做饭吃饭。电视看不懂,报纸看不懂,到大街上散步感觉静得蚂蚁在地上爬的声音都能听到,偶尔碰上一个人也只是说句“hello”。为解除无聊带来的烦恼,只有一个办法:逛街。阿德莱德的西海岸是繁华的商业区,我和妻子经常去那里消磨时光。常常是妻子进商店,我坐在海边椅子上看海景,看大海里冲浪的人,看海滩上打排球的人。
圣诞节刚过,2008年的元旦马上来到。不知什么时候,我坐的椅子上多了一位黄皮肤的女士,我看了她一眼,谨慎地用汉语问道:“您好。”
“您好。”女士标准的普通话让我兴奋。虽然阿德莱德的华人很多,但能近距离交流的却很少。于是,我主动搭讪,说来自山东济南,女士也突然兴奋起来,说她来自青岛,到阿德莱德参加女儿的毕业典礼。闲聊了一会儿,女士便从挎包里拿出几份报纸消磨时间。突然,我眼前一亮:有一份刊物是彩色印刷,巨大封面照片上赫然印着“齐鲁周刊”四个字。当时,我有点失态地突然喊道:“给我看看,好吗?”
几乎是在地球的最南端,离家乡近万公里的阿德莱德看到了家乡的周刊,简直不可思议。那一刻,我体会到了他乡遇故知的感觉。也许,这是我长这么大看报纸心情最激动、看得最仔细的一次,也是最难忘的一次。如今依然清楚地记得,那位女士一共带了两份《齐鲁周刊》,都是2007年8月份出版的。我几乎是从那位女士手中抢过来了一份,像一个人在沙漠里抓到了水囊,拼命地吸喝着。封面、版权页、内文、一页一页地翻阅着。翻阅到最后,再折回到目录、版权页和封面故事文章。一下子,我又兴奋起来,因为一个又一个熟悉的名字跳跃进眼帘:编辑部副主任(现在的副总编)解永敏,我们1990年就在一起参加笔会,一起写小说,他去齐鲁周刊我知道,一个作家从事新闻深度报道,完全能够彰显其老辣、犀利的文笔;赵方新,1997年山东文学讲习所的第7届作家班学员,我是他的班主任,当时发表了很多小说,文笔很好。果不其然,这期周刊封面专题《童年已死》的文章正是他执笔,写得相当出色,是一篇社会性、新闻性和批判意识完美结合的好作品……
时隔7年,那份齐鲁周刊里面的绝大多数文章内容已经忘记了,但当时看《齐鲁周刊》的心情却依然历历在目。能在南澳洲与家乡的《齐鲁周刊》相遇,可谓缘分深刻。慢慢,大海里冲浪的人逐渐消失了,沙滩上打排球的人也用自来水管冲完沾满沙子的身体……巨大的日光火盆在下降,我却依然目不转睛地翻阅着那份《齐鲁周刊》。忽然,旁边的女士说:“对不起,我该走了。”
我一愣怔,猛然有了一种失落感,仿佛一位老朋友离你而去,立刻惆怅起来。
那女士当然舍不得把那份齐鲁周刊送给我,而是要过去后迅速收拾起挎包,两份周刊被她不假思索地装进包里。
我丢了魂一样站在一边望着,嘴张了好几次,想说把那份《齐鲁周刊》留给我好吗?却什么也没说出来,毕竟是在南澳洲,家乡的刊物也是人家的所爱。在那样的时刻,带着一份家乡的刊物,就像带着对家乡的全部思念。因此,我实在不好意思夺人所爱。
无聊和寂寞毕竟是短暂的,踏上南方航空公司回国的班机时,众多到澳洲旅行的游客在飞机上的喧嚣,瞬间消除了我的孤独感。那一刻,又想起了那份《齐鲁周刊》上的一段话:“本质上说,一个人的社会融入、生活方式的选择,不仅是某种社会秩序和结构的产物,它是一种文化思维、社会风尚的表现载体。从这个角度看,许多人的情趣选择很值得我们品咂与畅想……”于是,我想回去后立刻与齐鲁周刊的老朋友们联系,今后多读《齐鲁周刊》,多关注家乡这份很有品位的刊物。要知道,这份刊物与我多有缘,相遇在南澳洲那是一份情愫,更是一份珍藏。
之后的许多年,每到周五《齐鲁周刊》出版的日子,都会到报摊上买一份,这样的阅读渐渐也成了一种习惯。当然,周刊也让我经常享受到那段关于南澳洲的美好回忆。
刘强,山东省文学院院长、国家一级作家,从事文学创作多年,先后有多部(篇)中短篇小说发表,其中篇小说《官扎营的马子妮》在《齐鲁晚报》连载后引起较大社会反响。
“我与《齐鲁周刊》”
征文启事
2014年9月1日,是《齐鲁周刊》创刊15周年华诞。
15年来,我们坚持独立品格,坚持品牌意识,从“关注国计民生,服务千家万户”到“批判、建设”见长;从“中产阶级文化读本”到“关注主流人群,关注精英人物”,秉承“有意义、有价值、有意思”之主旨,形成了周刊独特的文化沉淀,使其品牌个性深入人心。
我们坚信,文字是一座桥梁,能够沟通彼此的心灵。
我们坚信,文字的力量与理想的光芒能够更新我们的生活。虽然有时无力,有时慷慨,但无论前行或者驻足,我们都能感受到您的目光温度。
15年的成长历程,凝聚了我们的智慧和心血,也承载了您的支持和厚爱。为喜迎《齐鲁周刊》15周年华诞,即日起推出“我与《齐鲁周刊》”有奖征文活动,邀请广大读者共同回味《齐鲁周刊》成长的点点滴滴。真诚希望您用您的文字或创意,描述15年来与《齐鲁周刊》温情的瞬间和难忘的记忆。
让我们重温《齐鲁周刊》一路走来的欢喜与感动;
让我们一起翘首《齐鲁周刊》明天的发展和灿烂。
征文要求每篇不超过1200字,围绕15年来与《齐鲁周刊》有关的人和事,可回顾往事,可追忆收获,可畅谈心得,本刊将择优发表。来稿请发至:
xieyongmin0301@163.com
ywjywj001@163.com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