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塾,童年的精神回望

2014-05-07 11:04尹丛丛
齐鲁周刊 2014年16期
关键词:南怀瑾私塾鲁迅

尹丛丛

私塾里的朗朗读书声,曾成就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1910年,学部颁布《改良私塾章程》,鼓励对私塾进行改良,调整私塾的课程、教材、教法,促使私塾向近代小学靠拢。一个世纪过去了,私塾却随着国学热又有所复兴。说起来,私塾的命运其实就是中华文明史的兴衰荣辱史。

鲁迅与丰子恺的私塾白描

《红楼梦》第九回写道:“原来这贾家之义学,离此也不甚远,不过一里之遥,原系始祖所立,恐族中子弟有贫穷不能请师者,即入此中肄业。凡族中有官爵之人,皆供给银两,按俸之多寡帮助,为学中之费。特共举年高有德之人为塾掌,专为训课子弟。”

凡同族子弟,沾亲带故,无论贫富贵贱,也无论谦恭顽劣,都可以来义学上课。学校是始祖所立,又由族中有钱人家供养,家族未来的荣辱皆从此出,其建筑想必不会是豆腐渣工程。

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一段描写:“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

但在鲁迅看来,乱哄哄的环境、迂腐的朗诵内容,构成了三味书屋枯燥的生活,这与代表自由快乐的百草园做对比,表现了鲁迅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私塾教育的不满。这在当时有一定代表性。

丰子恺在他的《私塾生活》一文中这样写道:“私塾里读的书只有一种,是语文……书名叫做《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种书现在的青年人、壮年人,也不容易懂得,何况小朋友。……然而那时的小朋友苦得很,非得硬记、硬读、硬背不可。因为背不出先生要用“戒尺”打手心,或者打后脑。

不管怎么说,私塾是传统中国向现代社会转变时期独特的风景,直到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依旧大量存在。民国时期那一批文化大家,童蒙时几乎无一例外接受过私塾教育。陈寅恪,出身文化世家,少时在南京家塾就读,从小就能背诵四书五经。胡适,5岁启蒙,在绩溪老家受过9年私塾教育。钱穆,9岁入私塾,熟读中国的传统文献典籍……

任继愈是最后一代完整接受过传统启蒙教育的学者。他6岁左右入私塾开蒙,9岁进当时济南市省立第一模范小学。从任继愈先生身上,“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厚德载物,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样的精神气度,在当今学者身上已鲜见矣。

一个人启蒙时期所受的教育犹如文化母乳,融化在血脉里,滋养其一生。私塾教育让儿童在开蒙之初,便将根深扎在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汲取其精华。

当代私塾的南怀瑾式回归

在民国时期,有不少人冷静看待私塾的功与过。

蔡元培在《我在教育界的经验》中就提到了私塾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法——对课,即对对子。他指出:“对课与现在的造句法相近。”说对课是私塾里的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初步运用,认为“对课不但是作文的开始,也是作诗的基础。”

蔡元培的这种中肯在百年后得到了印证——现代私塾如今在不少地方兴起。而私塾教育的百年循环,原因似乎正在于现代教育呈现出当年八股文章僵化的趋势。

2008年起,南怀瑾将办学重心,从大人转到小孩身上。他在太湖学堂的校区内创办“吴江太湖国际实验学校”,专门招收小学生。自己不再讲学,而是开启基础教育实验计划。

这所另类的“体制内私塾”,外界亦泛称为大学堂,就是为了抵抗现行的“硬体制”。“一百年来,中国学习西方教育方式乃是错误的选择。”南怀瑾批评说,“小学是生活教育的一环,只指导学生如何考,却不懂做人,才导致国家混乱。”

当然,不管是私塾的兴起还是南怀瑾对私塾的试验,更重要的原因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如今大多数孩子读幼儿园是在培养爱好兴趣,而过去的私塾主要是族人开设的,只要是族人或者乡亲,交几个铜板就可以过来读书,相亲相助的依存感和安全感是现今社会所缺失的。

私塾里的某些课本的意义正在被重新挖掘。《再见童年》的作者张倩仪说,“过去很多的翰林,他们都很喜欢做蒙学书,比如朱熹做过。他们重视孩子的成长,他们哪怕自己是大学问家,也要看孩子怎么成长,来做他们的教科书。”

南怀瑾认为,重视考试的学校是学店,无法教育出顶天立地的人才。台湾薇阁小学董事长李传洪先生分析说,“家长讨论中国百年被遗忘的教育,要恢复宏扬再现风华,没有别的诀窍,就是走回老路——传统私塾式学习法。”

某种意义上说,相比如今三岁就为上大学而发力的功利,私塾在对个人的人文关怀上是高明了很多。endprint

猜你喜欢
南怀瑾私塾鲁迅
南怀瑾做人的“双重标准”
南怀瑾做人的『双重标准』
鲁迅《自嘲》句
“告密”也是慈悲
斯诗私塾
斯诗私塾
斯诗私塾
南怀瑾: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寂寞
斯诗私塾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