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之花在科技教育中美丽绽放

2014-05-07 09:06
未来教育家 2014年3期
关键词:蜗牛蚂蚁科学

四川省阆中市城北小学校长

郑小敏

那只蚂蚁突然在一堆米饭前停了下来,又绕着米饭来回转了几圈,居然走了。不一会儿,一群蚂蚁排着整整齐齐的队伍往米饭粒前赶,我用一根树枝拦断了它们的去路,不一会儿,它们又整整齐齐地排着队走。接着我挑开蚂蚁,用手中的开水烫了一下地面,顿时,它们就乱了阵脚,先前整齐的队伍散乱了,许多蚂蚁在原地打转,急得像在热锅上一样,好像在说:“这路怎么不对呀!”

这是一位小学生在科技实践活动中观察到的蚂蚁去找食物的过程。我们不难发现孩子观察非常仔细,并在观察过程中动手探索,努力发现蚂蚁是靠什么来辨路的,对蚂蚁的行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我们不禁反思,科技教育活动对小学生的写作有帮助吗?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不难看出,科技教育与小学语文殊途同归,既能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还能在科技活动中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们学校将科技教育活动与写作相结合,让写作之花在科技教育中美丽绽放。

科技教育活动中形成的科学方法促进孩子们有效观察

科技教育活动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也是一个孩子们在实践中不断发现的过程。但是要通过实验获得科学的结论,就必须仔细观察实验的每一个步骤,观察实验中的每一种现象。为了客观分析、反思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孩子们必须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实验,动手操作,仔细观察,详细地记录实验中产生的现象、数据、结论,填写实验报告。而这样的科学方法却在无意间促进了孩子们的有效观察。在观察过程中记录下观察到的事物的大小、形状、变化、现象、数据、感受及感觉、想法以及不明白的问题等,形成观察资料,最后成为写作素材;观察后将观察记录的材料进行思考、整理、组织,最终形成写作的材料。其实在本质上,实验中的科学观察与写作中的观察是相通的,但实验中的观察是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进行的,也正是这个方法促进了孩子们有效观察品质的形成。

我校五(8)班的学生戚子祎在做蚂蚁速冻实验后,他写下了自己的观察结果:

我想做一个速冻蚂蚁的实验,看看蚂蚁能否在解冻后复活。我从冰箱冷冻仓的壁上刮下一些冰霜放在小碗里,用勺子压平,然后去屋外找蚂蚁,不一会儿就找来两只“不幸者”。我把这两只试验品放在冰里,上面又覆盖一层松软的冰花,透过透明的冰花,只见它们惊慌地爬了几下,便蜷缩成一团不动了,我便把这碗实验品放入冰箱冷冻。过了大约半小时,我取出小碗,拿掉上面的薄冰花,只见蚂蚁一动不动。我便抓起蚂蚁放到一张红纸上,拿到太阳底下去晒。我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正午的太阳火辣辣的,可蚂蚁一动也不动,是不是冻死了?又过了一会了,忽然我似乎看到一只蚂蚁的触角动了一下,但仔细一看,又不动了,难道是眼花了吗?我揉揉眼再细看,只见一只蜷缩的蚂蚁舒展开了,慢慢翻过身来。啊!我没想到,蚂蚁真的醒过来了。这时另一只蚂蚁也苏醒了,又过了一会儿,它的触角动了动,慢慢地爬开了。

细致的观察来源于实验,而实验给了学生们观察的兴趣,科学的方法促使他们善于发现,善于观察,细心观察,科学观察,让观察更有效。

科技教育活动中形成的科学态度促进孩子们准确表达

科技本身就是严谨的,需要用科学的态度进行科学活动,长期的科技教育活动会让学生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意识,这种态度与意识不仅是对于科技教育与科学实验而言的,它对科学写作更是举足轻重。怎样组织与取舍观察所得的素材,用什么表达方法能最好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略写的内容如何表达才能言简意赅……这些就是在科学态度下的科学写作,而这个科学写作背后的实质就是准确表达。在科技教育活动中形成的科学态度是严谨的,这种科学的态度会迁移到写作中来,促使孩子们更准确地表达,写出的文章不论是在结构上,还是在表达上,也都更科学,思路更清晰。

在“探索大自然的奥秘”的科技活动中,四(1)班的学生冯琬婷这样写她观察到的蜗牛:

一场大雨后,我在家里的花盆中发现了一只傻乎乎的小蜗牛。只见它长着田螺似的壳,上面有许多不规则的花纹。头上长着一对细长的“天线”,头的下部还有一对较短的“天线”。它的身体肉肉的,摸起来粘糊糊的,好玩极了。它正努力地向前爬着,我用手把它抓住,它受到了惊吓,连忙把头缩进壳里。

这段文字在写蜗牛的特点时,先写出了自己的整体感受——傻乎乎,然后再具体地写蜗牛的壳、触角、身体,最后写蜗牛胆小的特点。在写蜗牛的触角时,充分发挥想象,把它比喻成“天线”。整段文字层次清楚,从整体到部分,运用了修辞手法,写出了蜗牛的特点,给人栩栩如生的感觉。这就是科学的写作,让表达更加准确,让语言文字更加生动形象。

科技教育活动中形成的科学观念促进孩子们思维多元

新课程标准指出:“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这就要求学生要对身边的事、物、人进行观察与思考。当然,不同的人对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思维,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对同一事物的思维也是不相同的。就像哲学家、经济学家、建筑家、工人看到同一棵树而得出不同的结论一样。例如,孩子们观察到蚂蚁搬食的过程后思维结果也不相同。有的孩子关注的是它们怎样认路回家;有的孩子思考的是这些食物是由一群蚂蚁共同发现的,还是由一只蚂蚁先发现,如果是由一只蚂蚁最先发现的,那么它是通过什么方法通知其他蚂蚁的……这就是思维的多元,这种多元的思维会不断地让孩子们学会在看待同一人、事、物时看到不同的东西,提升孩子们的辩证思维能力。

科技教育活动中形成的生活体验促进孩子们积累素材

科技教育活动本身是丰富多彩的,像一座五彩缤纷的百花园,萦绕着山河草木、花鸟虫兽、风霜雨雪,在这座百花园里,孩子们或感受泥土与青草的甜香,或聆听虫吟鸟叫蛙鸣,或观察蜂飞蝶舞虫爬……少了课本给孩子们带来的枯燥,少了作业带给孩子们的压力,少了因为学习困境带来的尴尬。在科技活动中,孩子们无拘无束,全身心地放松。这种感受是一种积累,是一种快乐的积累,是一种实验有结果后的成功的积累,也是一种生活经历中的积累,更是一种自信的积累。当然这些积累还有来自科技活动内容方面的积累:如玉兰花先开花,后长叶;蚂蚱的呼吸器官在腹部;昙花为什么总是在夜间开放;黄桷树春天落叶;蜘蛛不吃死了不动的食物;蜘蛛网为什么粘不住蜘蛛自己……这些都是孩子们写作的素材,他们在活动中积累,在活动中丰富,在活动中成长,为将来的写作打下基础。

四(1)班的学生伏婉铃在观察含羞草后,这样写道:

你瞧,含羞草青里带紫的茎,不很粗,也不太直,但很结实。茎上有明显的节枝,枝上有许多卵形的小叶子,一片挨一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左一排,右一排。含羞草长得并不显眼,但它与众不同的地方是:当有人碰它的时候,它的两片叶子就会迅速并拢,花枝低下头来,像一位害羞的姑娘用手遮住了脸似的,真是花如其名呀!我盯着它看了好一会儿,叶子却又奇迹般的张开了,真有意思。

含羞草的外形与其“含羞”跃然纸上,更印在了这个孩子的心里。以后有需要的时候,孩子们记忆的闸门一打开,往日积累的写作素材便随手拈来,摆脱了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尴尬局面。

创新让作文教学之路鲜花盛开,我们做了把科技教育活动与写作有机结合的尝试,激发了孩子们写作的兴趣与灵感,积累了生活经历与感受,丰富了写作的素材与方法,端正了孩子们写作的态度,拓宽了孩子们写作的视野,提升了孩子们写作的思维能力。最终,促使写作之花也能够在科技教育活动中美丽绽放。然而,作文教学之路漫长,仍需我们努力探索,让这朵美丽绽放的花开得更加艳丽!

猜你喜欢
蜗牛蚂蚁科学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我们会“隐身”让蚂蚁来保护自己
蜗牛说
蚂蚁
小蜗牛
蜗牛(共3则)
科学拔牙
蜗牛
蚂蚁找吃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