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立德树人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014-05-06 07:45胡金波
唯实 2014年3期
关键词:立德美育美的

胡金波

坚持立德树人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胡金波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办好让人民教育所必须正确回答的核心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强调“立德树人”要把“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主要目标,把“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核心内容,把“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作为关键环节,把“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作为重点任务。这为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必须把握这些新要求,自觉把坚持立德树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必须突出“德育为先”

《决定》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明确根本任务,是基于实现的理性选择,也是着眼长远的战略考量。一个民族的伟大和人性的优秀,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德性”的伟大和优秀,而德育正是“指向人的德性培养的教育”。我国有立德树人的传统,《左传》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立德居其首,是为人处事的至高境界,决定着一个人发展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养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这为教育坚持立德树人、突出德育为先指明了前进方向。

必须“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着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就是对国家和民族要具有“位卑未敢忘忧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对人民和亲人要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的情愫,对自然和环境要拥有“道法自然”和“天人合一”的情感,对自己要怀揣“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志不强者智不达”的追求。因此,教育就是要善于引导学生肩负起自觉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的“教育梦”而努力奋斗,在大爱无言、大德无痕、大责无疆、大智无价的氛围中,让学生学会学习,成为自己的自己;学会奉献,成为更高大的自己;学会尽责,成为对人类有更大贡献的自己。

着力增强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着力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马克思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因为“实践是包括了完成目的在内的活动”,“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给你解决”。其次,着力增强学生敏锐的问题意识。马克思说过:“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沈三白在《浮生六记》中说:“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丁肇中先生曾在2万多张照片中发现8张照片上粒子的轨迹有异常,他穷追不舍,从而发现J粒子,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再次,着力增强学生丰富想象的意识。席勒曾说:“你之所以缺乏创造性,是因为你的理智限制了你随便想象的能力”,“科学工作是源于形象思维,终于逻辑思维”。法国哲学家马利坦认为:“所有伟大的数学家的著作中都蕴含着诗”,“没有诗的帮助,亚里士多德不可能凭经验完成他的关于菱形基本定义的推断”。最后,着力增强学生善于操作的意识。爱迪生说过:“我平身从来没有做出过一次偶然的发明,我的一切发明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和严格试验的结果。”

着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要让实践满足学生对真理的渴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实践智慧,把别人的经验或教训变为学生自己的财富。其次,要让实践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在实践过程中,可见的不可见的、可测的不可测的东西都能让学生感到新奇美妙,进而引发探求兴趣,使学生产生出实践无限好、探索真奇妙的追求。最后,要让实践使学生体验到运用的乐趣。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运用所学的知识成功解决实际问题,这种乐趣是单纯学习书本知识很难体会得到的。

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文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这些清晰地表达了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探索新成果,同时,也提出了在青少年中深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新课题。教育作为育人的阵地,首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把践行核心价值观作为学生的社会责任,使学生个体价值观既能体现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又具有自己的个性特色。其次,要善于引导学生自觉按照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行动,矢志不渝地坚守,自觉地履行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最后,要善于引导学生以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标准检验自己的言行。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完整的科学价值体系,包含了终极目的、核心理念和基本原则,所有这一切都应该成为学生衡量是非善恶、正当与否的标准,反思和检验自己的言行,做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者。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优秀传统文化的形式和载体主要是文化典籍、文化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和理念就是道法自然的观念、天人合一的思想、混沌中和的境界。前者属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后者属于优秀传统文化的“魂”。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着民族的核心价值,是民族的核心竞争力。完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参与到我们的当下教育生活中,为解决现实中的教育问题提供启示。完善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在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学习中,运用适当的方式更多地引入一些哲学、文学、文化经典名篇的学习内容。其次,通过课外教育和生活实践,加深学生对各种文化遗存、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节日的了解和理解。最后,在对学生进行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防止泥古不化,注重推陈出新,把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结合起来,同时,主动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必须“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

将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要求融入教育教学之中。杜威强调:“道德目的应当普遍存在于一切教学之中,并在一切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孔子提出:“子以四教:文、行、忠、信”,道德修养被贯穿在各种学科中讲授,强调“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所谓“思无邪”,指的就是道德感化。

将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要求融入氛围营造之中。“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营造良好进取的氛围,让学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将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要求融入榜样示范之中。王安石在《原教》中主张德育的方法重在感化,而感化的途径就是通过榜样的作用,“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将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要求融入社会实践之中。亚里士多德把“德分为两种,一种是智慧的德,另一种是行为的德。前者是从学习中得来的,后者是从实践中得来的”。道德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是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重要通道。

将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要求融入改革创新之中。创新德育目标,大力推进中小学德育体系建设。创新队伍建设,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为一体的德育网络,切实把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落到实处。

必须“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

近年来,青少年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指标持续下降,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超重和肥胖青少年的比例明显增加。这和学生课外锻炼普遍不足、锻炼行为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率和巩固率偏低密切相关。学校体育课程要着力解决学生的运动自觉、运动有效和运动安全三大难题。要因地制宜制订并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方案,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中科学安排体育课时。建立健全学生体育竞赛体制,引导学校合理开展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活动。积极鼓励创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群众性体育活动。制订和实施体育课程、大课间(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一体化的阳光体育运动方案。创新体育活动内容、方式和载体,增强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和吸引力,着力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运动兴趣和技能特长,大力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有效方法,每个学生学会至少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加快体育教师结构调整,落实配齐专职体育教师,多渠道配备好体育教师,建立健全体育教师培养体系,完善农村学校教师特岗计划补充体育教师的机制。加大国培计划培训体育教师的力度,拓宽体育教师培训渠道。加大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在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中统筹规划学校体育设施,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等项目中加大对体育设施建设和器材配备的支持力度,推动学校体育设施和器材逐步达到国家标准。大力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和运动设施向青少年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

必须“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美是教育的本质”,是人类生活及社会进步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审美教育是通过审美教育活动,促进个体的审美发展,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进而达到人与社会的完美和谐。

美育是立教之本。叶圣陶认为:“美育正是帮助学生的美好天性自然生成的最好方式,也是生命质量自然形成、自然提高的最好方式。”第一,美育是立于学生成长的教育。美育的实质就是以自然之美滋润学生自然成长,以生活之美启迪学生自己成长,以艺术之美促进学生自由成长,以崇高之美引领学生自觉成长。第二,美育是寓于全面的教育。“没有美育,就不可能有个性充分的全面发展”。美育就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渗透在学生的心灵深处,不仅给学生以美的愉悦,还给学生以真的启迪、智的诱发、健的促进。蔡元培强调“美育代替宗教”。美育以它独特的功能,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十分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三,美育是伴于终身的教育。孔子认为教育是“兴于诗,立于德,成于乐”,王国维认为孔子的治学之道就是“始于美育,终于美育”。第四,美育是隐于具体学科的教育。每一门学科尽管研究对象有所不同,但其所展示的知识之美、境界之美、人生之美无时无处不在给学生以启迪和激励。第五,美育是显于艺术的教育。孔子认为一个完整的人应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强调“游于艺”为德、道、仁的实现提供精神与技能保障。柏拉图说:“艺术是教育的基础。”如果艺术就是“呈人之美”,艺术教育就是“成人之美”,那么教师就是善于“成人之美”之人。

改进美育教学应着力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要在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增强审美意识。首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引导学生自觉按照“美的规律”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其次,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梁启超曾说:“情感教育的目的,不外将情感善的、美的方面尽量发挥,把那恶的、丑的方面渐渐压制淘汰下去。这种功夫做得一分,便是人类一分的进步。”再次,帮助学生提升审美文化修养。马克思认为:“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最后,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人生态度。一方面,发掘教育生活中固有的美来启迪学生,培养学生高品位的生活情趣;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学生艺术生活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二是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审美感受能力是学生进行一切审美活动的出发点。审美感受能力不是天生的,一靠教育,二靠实践。如果缺少对美的敏锐的感受能力,就不可能获得丰富多彩的审美感受。其次,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鉴赏美的能力是在感受的基础上对美的辨别、理解和评价的能力。辨别是审美的关键,理解是审美的核心,评价是审美的升华。最后,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创造美既是审美活动的最高成果,也是美的归宿和美育的最终目的。应在帮助学生树立审美理想、提高创造美的心理素质、发挥个性特点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创造外界美的同时,也创造自身的内在美,从而造就有丰富个性、完美人格、全面发展的新人。

改进美育教学应着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是流淌在学生心中的一股清泉,既是一种气质,也是一种气魄,更是一种气韵。人文素养首先是“根植于心的修养”。就如同怀德海在《教育的目的》中所说的那样:“文化乃是思想的活动,乃是对美与人文情感的感受性。”其次,是“无需提醒的自觉”。就如尼采认为的那样:“唯有成为审美现象,我们的存在与世界才具备永恒的正当理由。”就如苏轼追求的那样:“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再次,是“约束之下的自由”。就如同苏霍姆林斯基阐述的那样:“我把美称为心灵的体操,是因为它能矫正我的精神、良心、情感和信念。”最后,是“为人着想的善良”。就如同胡适晚年总结的那样:“你要看一个国家的文明,只消考察三件事:第一看他们怎样待小孩子,第二看他们怎样待女人,第三看他们怎样利用闲暇时间。”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中发出呼吁:“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即“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必须把美育寓于各门学科教学之中,实行相互渗透,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系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

责任编辑:戴群英

猜你喜欢
立德美育美的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严以修身”先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