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丽君
摘 要:纵观当今社会,各大经济领域不断取得新的进展,科技、教育、文化面貌焕然一新。社会的不断发展及新兴部门的大量涌现,使人才质量的提高面临新的挑战,受教育方式也从传统模式向现代化转变。与此同时,作为人生启蒙阶段的学前教育逐渐引发世人关注,为了使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将目光投向学前特长班,旨在以此激发孩子潜能,促进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学前教育;特长班;儿童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4-137-01
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是父母、学校及社会的殷切期盼,儿童的素质对以后学习、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人们逐渐意识到学前特长班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学前特长班以切实提高孩子素质、完善儿童性格为宗旨,是奠定儿童良好素质的重要基础,以此,提升学前特长班的教学质量、完拓宽学前特长班的教育领域、丰富学前特长科目等成为当前特长班教育的重中之重。
一、学前特长班的存在价值
1、学前特长班是提高孩子综合素质的起点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培养不是短期内就能完成的,其过程也绝不简单。学前教育是儿童发展的推动因素,影响着孩子的认知水平,特长班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孩子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时代对于人才的需求层次不断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逐渐成为就业的先决条件。基于这一时代现状,越来越多的家庭意识到“凡是从小做起”的重要性,从农村到城市,学前特长教育开展的如火如荼。学前特长教育涉及多种领域,如:音乐、美术、读书、写作、游泳、锻炼、博弈等,学习领域的不断拓展使得孩子学到的技能也不断增多,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身心修养,在学习中,逐渐成为多才多艺的人,有利于孩子综。合素质及身心健康的提升
2、学前特长班是推进社会发展的基石
社会的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撑,孩子是国家发展的后备力量和未来希望,决定着国家今后发展的前景,良好的学前教育环境是孩子成长成才的客观决定条件。学前特长班是孩子早期的启蒙乐园,丰富的活动教育形式和各种课外教程,能够有效完善孩子的娱乐能力、动手能力、思考能力等,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加深儿童对社会的认知,增强其对环境的理解与适应能力,养成较好的品格。儿童在长大后,注定要踏入社会,而性格决定命运,孩子们在学前特长班所汲取到的有益知识,对其踏入社会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是提升人才质量的重要一环,也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关键一步。
二、学前特长班的弊端
1、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设备投资欠缺
当前,学前教育班开展的日益火热,这使得很多学前教育学校忽略了办学质量,采用一贯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没有将时代需要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教师专业化程度较低,教学理念不深入,只注重外在和表面现象,偏离了教学重点。部分教师教学方式不太适合学龄前儿童,讲课不够生动、活泼,无法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积极性,除此之外,教师讲课不够精炼也是学前特长班所存在的一大问题,侧重点有所偏离,没有集中在特长上。众所周知,学前特长班是需要具备素材及设备的,但目前,学前特长班对基本设施的投资力度不大,导致教学器材落后,新的教学资源得不到激发,这就使得学前特长教育与教学理念背道而驰,无法有效发挥其育人作用。
2、过度的市场需求导致教学理念落后,创新思维缺乏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文化素质的要求层次也不断发生变化,近年来,儿童教育广受重视,任何父母都都不愿孩子落于人后,这就使得学前特长教育有着较大的市场,基于这一原因,学前特长教育的教学理念不再注重创新,教学途径的探讨也明显停滞,教育方式居于单一。众多学前教育学校过于追求经济效益,不再优化教学目标,活动形式太过传统,这就使得学前教育班不能有效发挥其作用,孩子的潜在能力也无法激发出来。教育的宗旨在于育人,要注重因材施教,但如今很多学前教育班忽略了这一问题,没有将教学与儿童的兴趣喜好结合起来,逐步脱离实际,固守传统,长此以往,势必会导致学前教育失去根本意义,加重学前教育班的弊端问题。
三、结束语
学习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经不单单局限于学生的成绩,其涉猎的范围不断增大,而学前特长班是当今社会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对人才的培养起着决定性作用,也是儿童能力差距的主要影响因素,其对社会、家庭的意义已经不言而喻,鉴此,加强学前特长班的改革,着重创新学前特长教育思维,努力提升儿童技能成为当前工作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李兵.纠正与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 2007(03).
[2] 张向葵,孙蕾,李大维,盖笑松..教师关于儿童入学准备的观念[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5(04).
[3] 徐钢良.让学生“人人有特长”——实施特长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2000(08)
[4] 陀婷.论儿童的潜能与儿童的教育——关于幼儿参加兴趣班的思考[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