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章伦
古人造字,也最会玩儿字。
比如杀人,直接写一“杀”字不就得了?古人却硬要搞点儿区别。臣杀君,或子杀父,写成“弑”;杀有罪之人,写成“诛”。前者是下杀上,大逆不道;后者是上杀下,被杀者罪有应得。只有民杀民,或官杀官,即同等级别之间杀,才写成“杀”。杀人夺命,杀者与被杀者关系不同,用字就不同。
字是死的,没有上下尊卑。人是活的,却有上下尊卑关系。身子一挺眼睛一闭,死了,直接写一“死”字不就得了?古人却硬要表达出“死”的不同等级——天子死叫“崩”,诸侯死叫“薨”,大夫死叫“卒”,士人死叫“不禄”。只有老百姓死才写成“死”,无喜无悲,无情无感,跟猪狗的死差不多。“死”字不同,概因埋藏的礼仪不同,厚薄不同,上下尊卑的等级不同。连“死”都有别,还用得着说“生”“老”“病”么?
汉字,形音义结合,造起来麻烦,用起来更麻烦。古代帝王玩儿起来,却一点不嫌麻烦,总给百姓增添麻烦。帝王玩儿字,其实就是玩儿人,比如避帝王之讳,名堂很多,把人玩得够呛。
庄氏,避汉明帝刘庄讳,改为严氏。姬氏,避唐玄宗李隆基讳,改为周氏。不仅讳姓,还要讳名。唐初宰相裴世矩,避唐太宗李世民讳,不得不去“世”,改为裴矩。人算老几呢,神仙都得让路。众所周知的观世音菩萨,原本名正言顺的,但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讳,就改称观音菩萨。
活着的要避,死了的也要避。秦汉之际的策士蒯彻,死后因为汉武帝刘彻即位,在《史记》中便被改称蒯通。南齐时将军薛道渊,因避齐太祖萧道成名讳,去“道”而称为薛渊;到了唐代编修《南史》时,因避唐高祖李渊名讳,再改称为薛深。“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只有帝王才能做到。一个人姓甚名谁,有时候并不由父母做主,也不由自己做主。
人名儿要避,地名儿也要避。秦始皇之父,秦庄襄王讳楚,秦始皇称帝之后,便下令把湖北楚州改为荆州。西晋愍帝司马邺即位后,便把建业(今江苏南京)改为建康。五代后唐庄宗李存勖即位后,因其父名国昌,改孝昌县为孝感县。“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人名地名算个啥呢?不都是帝王玩儿的文字游戏么?
古代帝王玩儿字,玩儿的是权术。现代人也玩儿字,玩儿的是金钱利益。比如一些物欲物求的广告语,就玩儿字玩儿得得心应手,把消费者玩儿得“舒舒服服”——有店铺挂一牌子,上书“最后一天清仓大削价”,醒目得很,但“最后一天”具体指哪一天?无始无终,每一天都是最后一天,这块牌子可以挂上一年两年,一点都不会过时。
(邓昌伦荐自《杂文月刊》)
责编:天翼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