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地方商科院校专业特色的思路与实施途径

2014-05-05 10:12汤健
大学教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商科特色学科

汤健

[摘 要]在商校普遍开办商科类专业的形势下,地方商科类院校要利用自身的办学优势,坚持扎实基础、遵循专业发展本质、引领专业发展趋势的原则,从专业选择、目标定位和专业质量评价等方面加强专业特色建设。

[关键词]商科特色实践教学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4-0078-03

在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的形势下,各大高校都办起了商科类专业。特别是地方院校,近年来商科类专业增加较快,如何在高等教育竞争中发挥自身的办学优势,凸显商科类专业特色,是地方商科院校在发展中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地方校院商科类专业建设现状

笔者对湖南省二十余所地方普通高等学校进行了调查,了解到无论该校原来的办学基础和办学特长是什么,都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开办了商科类专业,尤其以会计学、工商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学等专业居多。这些专业的开设,为院校开辟了新的人才培养方向,丰富了学校的学科结构,但由于各校的办学条件不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商科类人才的培养质量,特别是在商科类专业特色的建设方面存在不足。

(一)专业建设基础不扎实

近年来,一些高校为了扩大自己的招生规模,将新增专业作为其扩大生源的一个有效渠道。而一个高校的专业建设,需要具备基本的办学条件,如:教学设备、教学师资、教学场地等,同时专业人才还要有社会需求。相对于教学设备有更高要求的理工类专业而言,商科类专业的教学投入较少,且对一般教学设备等也没太多特别要求,因此,在地方院校近年新增专业中以商科类专业居多。但有些学校开办这些专业前未对商科类人才的教学规律进行深入了解,未对基本的师资条件等进行筹备建设,缺乏起码的师资力量,有些学校的专业教师全是靠外聘,没有自己的专任教师,另外,在实验基地建设等方面也是空白。这些基础条件的缺乏,严重影响了商科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二)专业目标不明确

近年来,地方院校在商科类专业建设中,还存在专业建设目标不够明确的问题。其中一个表现就是有些地方院校原有的办学方向没有商科类专业,采取的是走一步看一步的办法,事先对本校所设商科类专业所处的区域环境、社会需求等缺乏深入调查了解,没有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定位,大多是简单照抄一本类高校。但由于在办学条件、师资资源、就业市场等方面与一本类高校存在差异,结果造成自身的商科类专业四不像。如:笔者调查了解到某地方院校开设的会计学专业,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注册会计师资格的、满足国内外会计市场人才要求的、能胜任各类企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与资金管理、审计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这一定位既未体现地方院校自身的办学层次,又未体现该专业的特色。专业目标不明确的第二个表现是某些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存在相近专业重复建设问题。原有的专业可能因就业形势不太好,学校因此利用原有师资,在原有专业基础上改变一下,新建了相近专业,而且在新增专业设置中纳入较多的非专业核心课的课程设置,以体现所谓的专业特点,解决专业的生源和就业问题,这种短期行为可能造成新旧两专业目标重叠,新增专业的培养目标可能偏离了教育部的基本专业规范,给专业的后续发展带来困难。

(三)专业质量评价片面

由于商科类专业的特点,理论教学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因而,现在地方院校在教学中大多注重对课堂教学的考评,对实践教学环节的监控与考评则可能难以到位,另外对人才就业与发展能力的市场评价则更缺乏,这样可能造成人才的专业实践能力不强或后劲发展能力不足。同时,由于仅仅关注课堂教学的考评,可能导致教师们不愿意花更多的精力去关注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有些专业虽然在培养方案设置上有实践教学内容,但可能流于形式。这种片面的专业质量评价体制,可能影响到地方院校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这一基本定位。

基于以上分析,地方院校虽在商科类专业建设方面发生了“遍地开花”的现象,对以商科类专业为主体的地方商科院校来说产生了一定威胁,但对于专营商科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地方商科院校而言,在其专业建设基础、师资力量等方面有着其他院校不可比拟的优势,我们要扬长避短,发挥自身办学特长,不断提炼专业特色。

二、地方院校商科类专业建设的基本原则

地方商科院校应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服务区域与层次定位,设定自身的学科发展与专业建设目标,培养高级应用型商科人才应是地方院校商科类专业的基本目标定位。在商科类专业的建设上,应选择自身有较扎实建设基础、有发展前景、有自身特色的专业进行重点建设,不断提升专业质量。在商科类专业的建设中不能有急功近利的思想,其建设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应基于专业建设前期调研和经验积累

一个专业的建设不能凭空想象,应基于本校的办学特色和社会调研结果,因地适宜地选择拟新增的商科类专业,商科类专业虽然不需如理工类专业那样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教学仪器设备等的建设,但对基本的教学设施、基本的师资队伍等还是有一定要求的,在专业开办前期应对本专业的办学条件等进行周全考量,做好前期建设准备,这样才能保障商科类专业的基本办学质量。而一个专业的特色形成则是需要在长期的建设过程中培养积累的,它需要通过长期的实践检验,并在实践中取得一定的建设成效,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而不能仅靠凭空想象写出来或说出来。因此,我们要善于对专业建设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和提升,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

(二)应保持专业建设的本质特性

专业建设应有特色,但不能脱离原有的专业本质一味地追求特色。首先,专业定位需要与国家的教育方针及专业所在高校自身的发展定位相一致。其次,专业特色定位应与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总体目标一致,而不能脱离专业的本质特性盲目追求所谓的特色,或为了追求短期的就业率指标而包罗万象地开设各类课程,甚至变成了四不像的专业。这样的专业最终会变成毫无特色可言。

(三)应引领专业领域的人才培养趋势

一个高校的专业特色,除了要基于本校的办学特色外,还要在本专业领域的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和先进性,这样的专业特色才能更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较长时间的社会适应性。地方商科院校在专业特色定位上,要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预测未来较长时间内社会对商科类人才需求的变化,分析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科学的判断和预测,使确立的专业特色在未来较长时间内,仍然能够具有较大的先进性与独特性。所谓独特性是指本专业与其他高校的相同专业比较具有不同之处,所谓先进性则是指在人才培养方向上不仅仅是适应社会需要,更应该具有超前意识,培养社会发展趋势中的未来人才,或是可以引领该专业领域发展的人才,如:在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地方商科院校不能仅满足于核算型会计人才的培养,而应培养具有战略管理意识的管理型会计人才和具有会计知识的职业经理人。

三、实现地方商科院校专业特色的有效途径

如何打造地方商科院校专业特色,人们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均做了一些研究与尝试,笔者认为,目前主要应解决的是专业选择、目标定位与质量评价的问题,可从以下三条基本途径加以努力,从而从源头、方向与结果三方面保障专业特色的实现。

(一)建立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相结合的机制

要解决专业选择问题,防止盲目的专业设置与发展,就应协调好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学科是专业发展的基础,学科主要是对知识的分类, 是选择、组织和发展专业的基础。专业则是对学科的选择和组织,是根据社会对不同领域和岗位的需求而设置的人才培养范式,是分门别类组织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在地方商科院校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兼顾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是关系到学校是否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要合理解决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在工作目标、资源配置及组织架构上存在的矛盾,建立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相结合的机制,以最大限度提高学校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共同发展。

首先,地方商科院校应以促进专业建设为导向开展学科建设。从学科与专业的产生与演进关系来看,可以说学科是源,专业是流,地方商科院校虽然也应重视学科建设,以提高自身在高校中的排名与地位,但重心应放在学科建设对专业建设的支撑上。地方商科院校应充分利用自身在商科类学科建设中取得的研究成果,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在学科建设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做好学科建设规划以及对现有学科进行学科交叉与融合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生成社会急需的新专业,从而逐步形成商科院校自身的学科特点和专业特色。

其次,地方商科院校的专业建设应以学科为依托。专业是学科承担人才培养职能的基地,学科是专业的基础,它提供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教学与研究基地,包含学科发展最新成果的课程教学内容等。相对于其他综合类大学而言,地方商科院校在其学科建设上有其独有的特点,现有学科之间有较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我们要基于相关学科不断提升现有专业的特色;另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地方商科院校现有学科的潜力,培植新专业,可通过学科内的挖潜与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举办社会急需的新专业与特色专业。这样以学科为依托的专业建设就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商科院校的专业特色会更加凸显。

(二)创建校院分级的实践教学基地

实践教学是地方院校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往往也是其专业特色体现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则是保障人才质量的重要条件。实践教学基地分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主要是各种实验室和实训室,大多采用的是校院两级建设模式,校级实验室适宜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培养,院级实验室则是有专业针对性的,校内实验室主要是实验与模拟实训。校内模拟实验是现代教育中运用越来越广泛的学习方法,商科学生通过在实验室模拟经济管理活动,不仅可以消化所学理论知识,使学生熟悉和掌握经济管理业务,也在不影响现实经济管理活动的情况下有效解决了学生业务实践和技能训练的需要,这对于在学校实现人才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无疑是一种低成本的实现途径。但模拟实验不能让学生真正体验现实环境中的能力运用,不能培养学生遇到现实突发问题时的应变能力,因此,校外的实践教学基地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各地方商科院校也建有校外实验教学基地,但大多是以各二级学院为主体建设的,虽然有一定的专业针对性,但这种实践教学基地有一定局限性,不利于实践教学基地的资源整合利用,不利于各专业学生在实践中的相互配合和交流。因此,有必要建立校级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让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实践中得到综合锻炼。有条件的学校还可建立大学生创业基地,让学生真正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得以提升。校院二级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是地方商科院校提升学校整体形象和各专业特色的有效途径。

(三)构建多元化的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人才培养目标是否实现,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是最好的回答。为了公正客观地评价人才培养质量,我们认为应建立学生评价、教师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的三维立体评价体系。

1.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方面的自我评价。从学生角度评判专业教学质量应是最直接的评价方式,我们可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收集毕业生反馈意见等方式获得学生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自我评价,并将评价指标量化综合。

2.教师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教师对专业教学质量的评价是对学生自我评价的补充,也是加强教师教学相互监控的有效手段。目前,教师评价信息主要来源于教师座谈会和教师的教学总结,难免有流于形式的可能,我们认为应加强过程的监控,并将各教学环节的工作完成情况量化评价。对于商科类专业来说,实践性教学在人才的专业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师评价中不能只重视理论教学质量的评价,还要重视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价。

3.用人单位对专业教学质量的评价。我们应与用人单位建立信息反馈渠道,及时了解专业人才在实际工作中的情况,对其知识结构、能力应用、提升潜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三维立体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可从人才培养的受教育者、实施教育者和人才受益单位三方面对专业教学质量作较为全面客观的评价。

[ 参 考 文 献 ]

[1] 纪宝成.我国高等商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6,(10):1-4.

[2] 张灵,禹奇才,张俊平.专业特色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12,(9):28-30.

[3] 杜立文,王智华,马静.论高校本科应用性专业特色的建设与推广[J].黑河学刊,2012,(9):110-111.

[4] 赵亚平,崔玮.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相结合的思路及对策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1,(8):119-122.

[5] 夏庆利,周一萍.地方本科院校商科人才个性化培养模式的构建[J].财务与会计,2012,(6):53-54.

[责任编辑:左 芸]

猜你喜欢
商科特色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特色种植促增收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商科院系建立咨询委员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