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
[摘 要]中国和法国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两国古老的文明对人类的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人们不会忘记,法国是第一个正式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西方大国。最近几年来,两国致力于发展战略伙伴关系,并打下了深厚的基础。文化背景的不同和意识形态的冲突不应成为影响两国友好关系正常发展的障碍。本文通过中法友好城市关系及发展方面开始阐述,继而通过法国文化对我国文化的影响,最后对中法友好关系可持续健康发展做出几点建议,希望对两国文化稳定健康交流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友好城市;文化交流;文化;发展
伴随着中法地方政府合作高层论坛的发展壮大,两国地方交往合作持续升温。中法友好城市数量从第一届中法论坛时的四十多对,在欧盟国家中名列前茅。地方交流合作的典范更是不胜枚举:法国罗纳-阿尔卑斯大区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设立展馆;今年十月底,武汉首所法国国际学校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不久前,法国五个大区的负责人和三百五十余家中小企业赴华出席四川成都西部国际博览会;两国高校、医疗和研究机构以及企业界共同参与的中法联合实验室至今已发展到约五十个;目前有十九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在法国设立,仅布列塔尼大区超过三千名中学生学习汉语。 中国人近代以来怀有“睁眼看世界”的强烈冲动,改革开放后有了更大的可能进行中法文化交流,当然,法国那边也有很大的动力。这种交流是在两国政府的积极促进下进行的,而不是一种完全的民间交往。中法互办文化年对于进一步增进两国文化交流和人民间的相互了解,推动全面伙伴关系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目前,中法文化关系正处于最好的发展时期。两国已建立了四十六对友好城市。两国间经常性文化交流项目每年保持在二百个以上。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到法国巴黎以及外省地区学习、生活,并且随着留学生越来越多的回流,相信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将会越来越密切,越来越富有层次性,而不仅仅局限于以前的精英文化和时尚文化层次。
一、法国文化对我国文化的影响
1.二十世纪前半期以伯希和为代表的法国汉学家的敦煌研究,无论研究对象还是研究方法,对一代中国学者(包括陈寅恪等等)产生重大影响,并形成互动。
2.法国自己的法国大革命研究传统一直影响着中国。中国对法国研究的核心可以说是对法国大革命的研究。法国大革命史学对革命时代、后革命时代的认识在中国学界一再地激起共鸣。解放前翻译出版,后来多次再版的马迪厄的《法国革命史》,对激进的雅各宾派持肯定的态度,多年来成为中国学界法国革命观的主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以及傅勒的《思考法国大革命》等,给中国学界的反思提供了思想刺激。
3.年鉴学派在中国史学界引起较大的震动。其代表人物布罗代尔在《十五到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一书中所呈现的总体历史的宏大视野,使中国的史学者只能望其项背。他所提出的长、中、短时段概念以及一些具体的观点,给中国的史学家以启发。
西学东渐以来,除了上世纪中叶有过几十年的停滞和阻隔之外,在中国接纳优秀外国文化成果的长河中,法国文化的译介一直占有突出的、有时甚至是最显要的位置。远的不说,仅以迄今二十多年以来的外国文学译介而论,每一次带有突破性开创性意义的法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和思潮流派的翻译,从萨特、德里达的文论到普鲁斯特、纪德、加缪的小说,从新小说到荒诞派、象征派、未来派的种种标新立异,都在中国社会文化思想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出版方面,得益于法兰西文学的滋养就更加明显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为新建的漓江出版社选择的突破口,就是以《保尔和薇吉妮》、《巴黎的忧郁》等为代表的别开生面的法国小说、散文以及获诺贝尔文学奖最多的法国作家的作品。随后推出的“法国二十世纪文学丛书”无论在规模或深度上,都超出了国内对世界其他国家现当代文学的译介水准。
二、加强中法友好关系的建议
中法友好关系的加强将推动今后的中法文化交流在更加广阔深入的层面上扩展,应该还可以从下列几方面努力:
第一,要注重文化价值、艺术价值,而不只是着眼于作品一时的销路。尽量把目光放远一些,耐心细致地做一些中长期的工作,逐步培育有潜力的读者市场。法国不仅是香水、时装、流行小说等等新潮事物的风向标,而且往往是有深远影响的新文化的发源地,我们进行选择时,不要太世俗,不宜太过急功近利。
第二,应该体现多样性、丰富性,而不是只盯住一个门类、一种题材。当代法国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科学文化的开拓创新上,可资关注的东西很多,《我的野生动物朋友》等让人耳目一新的图书,在内地和港台地区都产生过巨大反响,就是一个例证。
第三,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要提升计划性,在把握较全面资讯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规划,争取各方兼顾,避免轻重失衡,避免过于零散、单一。尽管当前商业大潮的冲击造成的困窘不少,但固守和坚持的力量还是会顽强地生存和发展下去的。
第四,应该注重培养优秀的翻译和研究人才。翻译如傅雷、研究如柳鸣九这样的大家应该后继有人,中法文化交流才有可能实现生命力旺盛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进入二十一新世纪以来,国人的自信心和创造力、看世界的水平和视野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理当更虚心地、理性热情地对待优秀外国文化成果的借鉴和学习。法国的文化在西方或者欧美国家里是最周全的。中法文化交流的时间长、规模大、富有系统性。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法文化交流的规模将会越来越大,交流的内容将越来越细致。总之,就是朝着常态化、专业化、经常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海林,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梅向明.18世纪中國文学对法国影响的文化分析[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2011
[3]聪.中法友好城市的发展及关系[M].北京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4]徐智锡,从中法友好城市的关系及发展来看中法文化交流[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