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计存
在以往的传统美术欣赏课中,教学形式单一,缺乏艺术情趣,审美教育沦为说教,课堂形式主要是以教师的讲授,加之以简单的图片演示和学生的思考为主,理性知识多而感性材料少,造成学生注意力的下降,机械的、被动的学习。我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突破常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效果明显。
一、多媒体使美术欣赏课更加直观生动
过去要上好美术欣赏课,教师需要搜集大量的图片、幻灯片或录 像带,并且在讲课时需要大量的口头讲解。因此,不少教师把上好美术欣赏课视为畏途,本来应该非常生动直观的美术欣赏课,变的非常 乏味,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兴趣。 借助电脑多媒体信息技术,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效果大为改观,只 要教师拥有一台多媒体电腦, 把存有美术欣赏数据的光盘装进光驱就 很容易了。当欣赏经典美术作品时,鼠标一点,某个画家的代表作及 其背景资料就会出现在眼前,不但可以窥见作品的全貌,还可以放大 局部进行观察,学生身在课堂,却能打破时空的界限,跨越古今,驰骋中外,在艺术的长廊漫步,在想象的空间飞翔,审美教育寓于潜移 默化之中。 当欣赏建筑艺术作品时,借助电脑多媒体,不但可以用常规的视 觉方式欣赏建筑物静态的形或内部构造,而且可以做动感演示,让建 筑作品旋转活动起来,让学生欣赏建筑物的多个侧面。比如:使用这 种手段在中年级的 《立体构成》 与高年级的 《组合形体写生》 一课中, 可以充分体现它的优越性。学生可以按照预先设置的浏览路线,欣赏周边的建筑外形,浏览一座座建筑物的内部装饰,陈设,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真切地感受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空间的建筑。
二、多媒体使美术欣赏课入课更加吸引学生
在美术欣赏教学中,要引发兴趣、激活思维,就必须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富有吸引力的感性材料,呈现美丽情境和漂亮画面。我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呈现优势,给美术课堂创设一个多元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心情愉快地欣赏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在《各种各样的树》时,我先放黄山迎客松的视频,学生被迎客松的雍容大度、姿态优美深深吸引,这样一来老师不用多讲学生自然会发现迎客松的美。然后用课件呈现春夏秋冬四季树的不同色彩变化,此外,又呈现了名画家白桦、木棉作品,激发、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并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使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加活跃,内在的求知需要得到满足,使整个课堂教学成为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创造的平台,从而优化了美术课堂教学。 又如在小学低年级的欣赏课《各种各样的建筑》中,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大量不同类别的电子图片和指导性的网页浏览路径,深刻理解到了建筑的不同种类和功能,以及建筑的文化背景。这种效果是一页美术建筑图片,无法比拟的,也是空洞的理论所无法达到的。 再如我在教学《海底世界》一课伊始,演示一段展现海底世界的视频影像进行欣赏,绚丽的色彩,变化无穷的神秘海底, 以及优美的音乐,给学生的视觉、听觉以美的享受,使课堂教学进入轻松、愉悦的氛围,这样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探究新知识奥秘的心情由然而生,他们带着强烈地好奇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开始了新课的学习,为完成教学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达到了“课伊始,趣即生”的良好教学效果。
三、多媒体能进一步拓展教材内容和学生
多媒体集文字、图形、音频于一体,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丰富多彩的教学画面,激起了小学生的欣赏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效果。如《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的美术欣赏课中,课本介绍的是我国现代美术史中最负盛名的艺术大师齐白石的作品《群虾》,教材上虽然有《群虾》的全图和局部及文字说明:“齐白石在题词中写道”苦把流光换画禅,工夫深处渐天然。‘天然就是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画家表现夏的生命的能力已达到极致。为了这种艺术追求,甚至顾不得‘等闲我被鱼虾误,负却龙泉五百年的遗憾了。 根据这种情况,我又利用教学课件,不仅把画家的生平作了详细的介绍,还把画家所处的社会背景、所属流派及作品风格都一一作了介绍,以加深他们对《群虾》这一幅作品的理解。我还从网上下载了大量画家的其他作品图片,给同学们观看,讲解,整个课件不仅有作品图片,还有相关内容的文字说明。从学生们还欣赏其他艺术大师的作品。这种教学形式延伸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主动性,进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可持续发展。
总之,多媒体教学模式的运用是现代教育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在美术欣赏课课堂教学上利用多媒体技术提供大量生动的感性材料成为了学生进行想象的最佳诱因,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