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平
2013年下半年,我们学校进行了课堂教学改革,一个多学期过去了,学校的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课堂的主旋律,交流、展示已成为一种闪亮的学习形式。学生不仅学会了交流,还善于交流、乐于交流。下面我就自己的一些做法与大家分享。
一、明确目标,引导交流
记得一开始的课堂上,学生参与交流的积极性并不高,每个小组往往只是个别学生说一下,大部分学生基本不动。我们经过调查分析,发现有三个原因:一是心有千言万言,却不知如何开口;二是怕自己的答案不正确,同学会嘲笑,羞于开口;三是有些同学基础不够好,问题太难不会说。针对以上情况,教师首先对需交流的问题进行了改进,把问题设计成难、中、易三个层次,让每个同学都有事干,然后把自己解决的问题在组内充分交流;其次是要求积极评价他人,多鼓励,严禁嘲笑。同时,我们要求小组长平等待人,带好头,让组内的每个成员积极参与,对出现的问题要做好有效地评价,必要时作有效的补充。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组内的每个成员都大胆地动起来了,说起来了。
二、教给方法,学会交流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为了让学生学会交流,善于交流,我会定期对学生进行交流培训,激发他们交流的热情,教给他们交流的方法。在教学中,我们告诉学生在交流前必须先独立思考,在交流时要注意文明礼貌,然后轮流发表自己的见解。别人在发言时,要尊重别人,要善于倾听,听完后要作出评价,并且及时补充和修改自己的意见,还要亲自示范。一段时间以后,学生都会交流了。实践证明,经过培训的学生才能有条不紊地、彬彬有礼地进行交流。
三、创设情境,乐于交流
学生交流需要氛围的渲染,要想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交流,教师要创设能激发学生乐于交流的情境,要营造一种民主和谐、轻松快乐的交流氛围。例如在教学《草虫的村落》一课时,我先点击多媒体课件播放草虫的图片,然后说:“草虫是多么可爱呀!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想想导学案上的问题:‘草虫的村落在哪儿?你在那里看见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一边读一边画出有关的句子,并做上批注,然后在小组里与同学交流。”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通过问题的设置,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情境中去,让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然后去交流探究,深入学习内容。我自己也深入到每个小组的学习中,参与他们的交流,指导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学听,训练小组中每个成员如何进行交流,怎样形成统一意见,在交流时允许组内的同学有异解,在谁也说服不了谁的情况下,可以在全班进行讨论,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加以点拨、引导,最终得出由学生自己探讨出来的正确答案。经过这样的训练,小组交流的气氛活跃了,交流、展示不再是单纯的对答案。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会交流,体验交流的快乐。
四、恰当评价,鼓励交流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赞扬,要多鼓励学生,激发学生交流的欲望。如可以说:“你口才真好,以后一定能成为演讲家!”“你说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帮了他的大忙。”“大家看,这位同学不仅听懂了别人的发言,还加入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呀”等。一个眼神,一句赞扬,一个微笑……不花时间,不费力气,却能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教师如果能善于发现每个学生交流时的闪光点,用真诚的话语鼓励他们交流,课堂上学生怎么会不乐于交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