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预习,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2014-05-04 22:04张军民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教材作业

张军民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和提高预习能力正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数学知识是连续的、不间断的,新旧数学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学习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因此课前预习是十分重要的。要重视预习的哪些方面呢?我认为,要重视预习兴趣的激发、预习方法的指导、预习作业的设计三个方面。

一、重视预习兴趣的激发,培养预习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预习活动的主要动力源泉,想要强化预习环节,必须注重激发学生对预习的兴趣,让学生把预习当作一件快乐事,乐此不疲,长此以往,逐步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我认为主要应做好以下三点:

1.宣传预习好处,提高思想认识

可以通过课间谈话、中队活动等方式举行学习方法交流会,通过典型引路,让预习做得更好、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现身说法,谈谈自己的体会感想;也可以利用黑板报、学习园地宣传预习的好处,使其他同学认识到,预习可以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习成绩,使学习更轻松。

2.巧用激励机制,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巧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学生不断有成就感。可以给预习做得好的同学加星星标志,完成一次任务加一颗星,根据各人的得星数,定期评选班级预习之星,授予荣誉称号。

3.了解学习差异,分层布置作业

学生学习基础不一样,学习需求也就不一样,这就要求教师在布置预习作业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种差异性,进行科学设计。采取分层布置预习作业的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较好的预习效果。

二、重视预习方法的指导,提高预习能力

古谚曰:“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所需;而授人以渔,供人终身受用。”这句话启迪教师要加强预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会预习、善预习、乐预习,从而达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效果。为方便学情调查,我在教学中为学生设计了一种预习方案:

第一步:初读教材,整体了解内容,读懂教材结论。如六年级“圆的认识”概念多,课堂教学普遍感到时间紧,则可让学生课前直接阅读课本,大致了解涉及圆的有关知识和思考相关问题。阅读时,学生要从教材的情境图中发现数学信息,试着回答教材中提出的问题,从整体上了解新知,读懂教材上的结论,把重要的概念、结论画出来。

第二步:细读教材,把握来龙去脉,理解思路方法。例如:“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可让学生尝试计算“73-28=?”想一想,你是怎样计算的?再看一看书上是怎么计算的,或者与同学、家长交流一下,你们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

第三步:精读难点,记录疑难问题,鼓励思考疑点。这是数学预习的重要一环。预习不等于自学,对预习中遇到的疑难之处,要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努力去理解知识,不一定要在预习时解决,发现问题应该及时记下来。

第四步:自主练习,检测预习效果,做到有的放矢。学生经过预习,初步理解和掌握了新的数学知识。做练习或解决简单的问题,可以检测预习效果。这样既能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又能让教师发现学生较普通的问题,以便课堂教学时抓住重、难点。

三、重视预习作业的设计,提升预习质量

预习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如何发挥好预习的作用,预习作业的设计是个关键。预习作业设计得好,不但能提高学生预习的质量,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预习作业的设计应具有“四性”。

1.要具有可操作性

预习是学生通过课前自学初步理解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预习要求要明确、预习题要方便学生展开自学、要具有可操作性,否则会直接影响到学生预习的效果。布置预习作业,教师要善于将预习要求分解为若干小点或若干小问题来呈现。

2.要具有点拨性

预习设计的问题不宜大,而要小。问题大则思维度也相应增大,不利于学生自学,要深入浅出,体现点拨性,通过点拨使学生顺利地完成预习任务,收到预习的自学效果。例如,在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这部分知识时,根据图上的内容,教师可提出以下几个具体问题:①2,1各表示什么?②2+1表示什么?③2+1=3这个算式如何读?④你是怎样计算2+1的?这样学生就能较具体深入地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

3.要具有层次性

学生自学能力的高低也会影响预习的效果。对于后进生要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实际能力,适当调整预习的要求,增加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问题,减少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切实使后进生预习时有事可做,而且能够解决一些问题;对于有余力的学生则可适当提出一些更高的要求。

如:《圆的面积》一课,我布置的课前预习是:①全班同学(各层次学生)回家完成:将一个圆平均分成16份,再将它剪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然后观察它的长和宽与圆的什么部分有一定联系。②A层同学完成:你能否让这个由圆剪拼得来的近似的平行四边形更接近一个长方形?说说你的想法。第①题是一道动手操作题,学生能较为轻松地按照要求和提示完成,因此,我让全班同学都完成。而对于第②题,由于操作更为复杂,理解更为抽象,我安排基础较好的同学来完成。通过分层展开的预习和操作,使优生的思维得到充分展示,同时使他们有着一种解决难题后的自豪感,对中下生而言,他们也可以参与第②题的解答,如果他们做对了,心中的喜悦不言自喻;如果做错了,他们也不会有太多的压力。

通过分层设计预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自信心增强了,也必将推动课堂中的分层教学。

4.要具有全局性

如何将预习和课堂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使预习服务于课堂教学,我认为教师首先要熟悉理解、认真把握教材。只有对教材内容、课程标准认真理解,我们才能更好地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前预习,使预习的内容不致过浅或过深,过浅达不到课前预习的效果;过深容易将课前预习当成是新课内容,给学生造成理解认知上的困难,会令其产生畏难情绪,不能收到课前预习应有的效果。因此,我们要认真备好课前预习的内容,精心设计,努力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现自我、挑战自我的平台。

叶圣陶先生认为“在指导以前,得先令学生预习”,真正有质量的预习,不仅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使学生在数学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培养和提高。总之,只有教师激发了学生预习兴趣,指导了预习方法,精心设计了预习作业,正确地引导和组织学生预习,才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切实减轻教师负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教材作业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作业
浅议语文教学的课前预习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