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金婷
“妈宝男”和“乖乖女”
文/王金婷
无论是唯美的爱情里,还是稳定的婚姻中,都有一个共性——排他性。独立的男人、女人相遇,相知,相爱,结合,但组建起来的新的感情世界里却不总是只有两个人。当没有足够的成熟和独立时,会带着自己原来家庭中的很多角色进入新的家庭。
当“妈宝男”和“乖乖女”们开始谈婚论嫁时,感情世界里会搅起一次大的风暴,自己、交往对象或结婚对象、父母都在这场风暴中据理力争,寸土不让。
“妈宝男”是近期流行起来的一个词汇,顾名思义,妈妈的宝贝,不管年龄多大,不管做什么,都会事无巨细地问妈妈的意见,听妈妈的话。表面上看是不忤逆妈妈,尊敬孝顺,但同时也是没有自己的主意,没有自己的原则,躲在“妈宝”形象的背后,拒绝长大。这一类的男人,成熟度相对比较低,在恋爱和婚姻中很难承担起男友或丈夫的角色,而更多的是儿子的角色,在情感上难以离开母亲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
许静的故事就是遇到了典型的“妈宝男”。她的男朋友小海是上海人,比较细腻温吞。两人是通过网络认识的,恋爱大约一年时间了,可是现在却走到了要分手的地步。
她说,开始觉得小海不错,人很温柔,很孝顺,可是后来发现那温柔更像温顺,孝顺更像是没主见,他一切都听他妈妈的。许静说:我们去约会要带着他妈妈,看电影、吃饭、逛街,都是三人行。开始我没想太多,因为他爸爸已经不在了,我想他妈妈一个人也寂寞就一起呗。但是什么都在一起而且还什么都听他妈妈的。我真是要崩溃了!上次看电影,看什么片子,要听妈妈的,然后选座位,要把最好的给他妈妈。
最过分的是有一次我们一起去旅游,定的家庭房,我想这样也行,照顾他妈妈比较方便,后来,居然他和他妈睡主卧,让我去睡客卧。我真是受不了一个28岁的大男人跟自己妈妈睡一张床!
越说越气愤,感觉她攥紧的拳头要花很大力气控制才能不砸向桌子。她说,这哪里像个男朋友,根本就是个儿子!她叹了一口气说:其实这些还不是最过分的,后来我终于忍不住爆发了。那次刚好在他家,我们三个人都在,忘了因为什么了,反正就是吵起来了,我就对他妈妈吼了,说她一直霸占她儿子,一直干涉我们。没想到,他妈妈很淡定地坐在沙发上,一副不屑和稳赢的样子,瞟了一眼她儿子,我男朋友马上接到这个信号,过来训我,说我不懂事,我还要争辩,他居然把我拉到门口,推出门外了!我真没想到啊,这都是什么人啊。当说到这样的经历,许静伤心地哭了起来。觉得很委屈,遇人不淑,怎么会有这样的男人呢,也为这一年的感情付出感到难过。
一个极度控制的母亲和一个完全顺从的儿子,他们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不仅仅是亲情,还有彼此的需要,这时候的爱情或者另一个女人的介入是很困难的,更多的时候他们会是一体来对付外来的打扰。“妈宝男”心理的形成有很多因素,包括心理发展阶段、父母的情感关系以及母亲的控制欲望等等。
“恋母情结”源自希腊神话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Oedipus),外国文学史上典型的命运悲剧人物。希腊神话中忒拜(Thebe)的国王拉伊奥斯(Laius)和王后约卡斯塔(Jocasta)的儿子,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并娶了自己的母亲。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中,4-5岁称为性器期(俄狄浦斯期),此期儿童性生理的分化导致心理的分化,儿童表现出对生殖器的极大兴趣,性需求集中于性器官本身。他们不仅通过玩弄性器官获得满足,而且通过想象获得满足。此期男孩会经历“恋母情结”(Oedipus complx,俄狄浦斯情结),对于女孩,则经历“恋父情结”(Electra complex,爱列屈拉情结)。
母亲是男孩第一个接触的异性,在性心理发展分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只有顺利通过这个发展阶段,才能进入后续真正的两性期(12岁-成年),两性期的发展目的是经由两性关系实现生育。部分“妈宝男”成年后仍然固着在俄狄浦斯期,即仍将发展目的停留在与父亲的对抗式竞争,与母亲依赖的幻想等。其性驱力的人格发展处于较早阶段,对于母子依恋关系中自我角色以及自我性别认同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即便成年后也很难进入成熟男性角色顺利地进行婚恋。
在许静和小海的故事中,看起来他们是一对恋人,但是心理关系上小海与自己的妈妈却更为亲近。许静讲到小海的父亲已经过世,很长时间是小海和妈妈一起生活。对于离异、父亲早逝或常年在外,或对家庭不关心这类情况的家庭,妈妈和孩子的关系一般都会更加的紧密,在生活中他们相依为命,在情感上他们也互相需要。
家庭的稳定性,是孩子正常发展的必要前提,而家庭稳定的基石就是夫妻关系。在父亲角色缺失的家庭中,父母的夫妻关系是缺失的,一方面孩子没有办法在稳定安全的环境中成长,另一方面尤其是儿子很容易成为替代父亲角色,与母亲关系过分紧密。就像小海,他承担着儿子的角色,对妈妈要孝顺听话,同时也承担了部分父亲的角色,妈妈是最重要的、不可失去的。在“妈宝男”中大多会有部分替代角色的情况,只是相对较隐晦,甚至妈妈和儿子也不自知。
过分听妈妈话这种情况,不仅仅存在于男性中,很多适龄女性也是听话的“乖乖女”。只是社会标准对女孩黏妈妈或者很听话更加认可和包容,但“乖乖女”们在自我发展上一样存在着她们的困境。
小易是上海人,他的女朋友航航却在苏州,是土生土长的苏州人,学习工作就没离开过苏州。两个人一见钟情,虽然是两地却恋的火热,每个周末两个人都要见面。开始的热恋中小易觉得距离不是问题,每周都会去苏州。为了更方便见面,他特地去苏州考驾照,这样又可以学习又可以见面,以后买车就更方便了。
而航航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妈妈的掌中宝,考大学找工作都是妈妈安排的,说是不能让女儿吃一点苦。准岳母对小易也严格挑剔,明确告诉小易,如果不能给女儿幸福就尽早离开,不要耽误航航。不管条件多艰辛,小易还是一如既往的坚持,因为他很在乎航航。
慢慢地,小易发现两个人的关系越来越难了。有时小易叫航航来上海玩,航航会说:我妈妈不让,她怕我在上海不回来。周末一家人出去玩,航航也和妈妈黏在一起,小易更像司机和搬运工,如果两个人单独出去,只要妈妈打电话催航航回去,航航一定会回去。小易有时也觉得很生气,但是又不能生准岳母的气,两个人因为这些事情也有过矛盾。每次吵架的结果都是航航妈妈打电话过来跟小易理论一阵,批评一顿,然后小易再跟航航认错。小易说:跟她吵架、认错我都能接受,可是,这是我们的恋爱啊,就算吵也是我们吵,总让她妈妈来吵算什么呢?后来小易在一次爆发式的争吵后问航航:以后是我们要一起过日子的,那么你会听我的还是你妈妈的?航航毫不犹豫地选了妈妈。小易真的很不能理解,为什么什么都要听妈妈的,我这么爱你却不值得信任和托付吗?在两个人的感情里加进来一个岳母大人,想亲近的心被阻挡了,而女朋友又躲在岳母的背后,似乎这些情感里的难关只是自己一个人的,要孤军奋战。
“乖乖女”从传统意义上讲,就是指在父母面前温顺听话,知礼节懂孝顺的未成年女孩,而现在出现“乖乖女”症状的却大多是适龄的成年女性。由此可以看出这些生理成熟的“乖乖女”们,心理仍然未成年。类似航航,在心理上仍然唯妈妈命是从,一方面看起来是听话的好孩子,另一方面心理并不确定自己想要什么,也没有自己独立的能力,只能顺从。
心理学上根据个体独立性程度,把性格划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独立型的人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干扰,能够独立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顺从型的人,易受外来因素的干扰,常不加分析地接受他人意见,应变能力较差。母亲是一个强势的人,又有较强的控制欲时,女儿很容易被培养成顺从型的性格。
这样的顺从可以省力,只要按照权威者的安排行事就可以,但是却压抑了自我的发展和需要。有些是不敢为自己争取,害怕触怒权威,而有些是已经习惯被安排,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她们就好像是没有经过青春期叛逆的小孩,一直很乖很听话,但也很难找到自我的位置和价值。
不管是妈宝男还是乖乖女,当这个现象出现时,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一定很早就存在了。他们有他们的可恨之处、为难之处、可怜之处,除了很少一部分是先天气质的原因,大多妈宝男和乖乖女都是不安全的家庭关系以及非常态的亲子关系造成的。如果家庭不再是家庭,那么母亲、父亲、孩子也都不存在,如果母亲对儿子不仅仅是母爱,那么儿子也不只是儿子的角色,如果母亲爱的只是一个依赖顺从的小孩,那么也不会出现独立自主的女儿。
家庭的稳定和母亲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身心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当到了需要发展亲密关系时,原来的模式会受到冲击。在被冲击的状态下,他们也很艰难,要在30岁的时候去完成青春期的发展,逐渐地学会与母亲分离、拥有自己的力量、组建新的家庭。成长的力量是无法阻挡的,虽然有些迟,但该走的路终会来,带着勇气前行,脱离“妈宝”脱离“乖乖”,成为真正的男人女人。
组稿:成韵 chengyunpipi@126.com
编辑:郑宾 39375816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