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应维护支持社会正义

2014-05-04 17:00吴松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理性主义理想主义正义

吴松

教育的精神,应该是回归到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健全人的心智为目的,以促成人的灵魂转向为己任,以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还有围绕这些理念和价值取向所展开的种种努力。只要具备并展示了这些精神,教育便自然而然地支持、维护着社会正义。

从本真的意义上讲,教育在其本质上就应该是以人为本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教育常常背离人本教育的出发点,于是,教育才有了自己的精神,这一精神就是使教育回到人本教育这个理念上来的种种努力。然而,“回到人本教育”的理念和目标,如果不能被具体的教育准则与教育活动所分解和贯彻,那它同样可能变成口号或教条。

从目标的语义上看,“回到人本教育”与实现人的解放、争取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一回事。

虽然人的全面发展是有限的,但人也必须预设一个全面发展的目标。然而,任何目标的预设都不能离开教育活动以及教育活动置身于其中的社会生活。换句话说,只有在实践中获得并引导实践的教育精神才是有意义的。任何时代都有自己的教育背景——社会生活背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背景,因此,教育活动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不同的内涵,至少在教育方式的选择和知识的选择上是不同的。

不过,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不管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作为人本教育的教育活动都必须支持社会正义。只有支持社会正义的教育才可能走向以人为本的教育,否则,教育就只能停留在传授知识的层面。专事传授知识的教育对知识是缺乏判断力的,知识有可能在这种教育活动中变得呆滞、僵化和死板。当然,我们必须清楚地意识到,这里所说的社会正义,乃是建立在可靠的社会良心、社会道德和社会良知的基本价值取向上的社会正义。只有当社会正义的价值目标和教育的价值目标协调一致的时候,教育活动才最大限度地获得了自己的意义。这是一种教育的理想,是一种可靠的、人性的教育理想,而不是为“超人”鼓与呼的、泛滥的理想主义。

泛滥的理想主义就是非理性主义,这是教育必须时常警惕的。非理性主义不一定以疯狂的、极端的方式破坏社会正义。相反,在和平年代,非理性主义常常以空泛的社会道德和社会责任,甚至以正义的名义来影响本真的教育活动,在大众心理最薄弱的地方破门而入,征服世道人心。非理性主义就是极端化的、粗暴的理性主义和理想主义。

说到底,理性和非理性这两极影响社会正义的力量,也是相对而言的。它们是同一个事情的两面,都在社会进步中发挥着作用,维持着社会的平衡。这里的关键在于,它们是不是被居心叵测者利用?是不是能在它们发挥作用的时候得到控制——这种控制首先来自社会自身的调节力量?越是成熟的、民主的、文明程度高的社会,越能够调节和平衡社会中的各种力量。伟大的教育活动是这种调节力量的源泉。对于社会安全和社会和谐来说,教育的精神及其价值正体现于此。?

(摘自《光明日报》2006年11月22日)

猜你喜欢
理性主义理想主义正义
包豪斯理性主义设计思想刍议
从出文看《毛诗正义》单疏本到十行本的演变
一部理想主义长篇小说——评李保均《花农》
在八十年代的理想主义气质中*——评长篇小说《花农》
从理性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利益观的形成理路研究
《芳华》:事关理想主义的陨落
有了正义就要喊出来
倒逼的正义与温情
理想主义长安马自达MAZD CX-5
法律与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