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血通瘀汤治疗急性脑梗死昏迷(瘀热证)临床观察

2014-05-03 13:55何小刚蔡秋芳马海蓉
中国中医急症 2014年10期
关键词:脑梗死急性疗效

何小刚 蔡秋芳 马海蓉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昆山中医医院,江苏 昆山 215300)

凉血通瘀汤治疗急性脑梗死昏迷(瘀热证)临床观察

何小刚△蔡秋芳 马海蓉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昆山中医医院,江苏 昆山 215300)

目的 观察凉血通瘀汤治疗急性脑梗死昏迷(瘀热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2例急性脑梗死昏迷(瘀热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1例采用内科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21例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凉血通瘀汤内服。两组疗程均为14d。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增加(P<0.05);凉血通瘀汤治疗组治疗后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颅内水肿状况减轻(P<0.05);临床疗效比较发现,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90%(P<0.05)。结论 凉血通瘀汤能够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昏迷(瘀热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急性脑梗死 瘀热证 凉血通瘀汤 临床疗效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中大面积重症脑梗死患者昏迷时间长,并发症多,病情危重,医疗费用高,其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目前针对脑梗死的治疗已比较成熟,循证依据充分,但疗效仍不尽如人意,尤其对急性脑梗死昏迷患者的治疗仍有较大的探索空间。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发现,急性脑梗死昏迷患者中尤以瘀热证患者为多,故采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凉血通瘀汤治疗,以观察其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起病在48h内,经临床和头颅CT或MRI证实为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第4届全国脑血管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1],全部患者入院时即存在意识障碍,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在7~10分之间,并适合内科保守治疗的患者。对伴有严重的心、肝、肾功能障碍及既往脑血管病史者不予以入选,治疗过程中颅内水肿严重、中线移位超过1cm行外科手术治疗者予以剔除。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所制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2]。辨证分型标准根据南京中医药大学过伟峰[3]教授提出的“病机证素”辨证新方法,采用其指导下制定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病机证素量化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1.2 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10月符合上述标准的本院42例急性脑梗死昏迷(瘀热证)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1例,男性12例,女性9例;年龄52~84岁,平均(65.21±8.22)岁;治疗前GCS评分(8.14±1.01)分;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19.38±2.82)分;额叶梗死2例,基底节区梗死10例,脑干梗死1例,小脑梗死2例,半球多部位梗死6例;合并冠心病3例,合并心房颤动1例,合并风湿性心脏病2例,合并糖尿病2例;同时合并有冠心病,糖尿病2例。治疗组21例,男性11例,女性10例;年龄50~82岁,平均(64.22±4.32)岁;治疗前GCS评分(8.10±0.94)分;NIHSS评分(19.50±2.52)分;额叶梗死1例,基底节区梗死12例,脑干梗死2例,小脑梗死1例,半球多部位梗死5例;合并冠心病3例;同时合并有冠心病、糖尿病3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内科基础治疗[4-5],阿司匹林100mg,每晚1次口服;阿托伐他汀钙20mg,每晚1次口服;20%甘露醇125mL静滴,每12小时1次;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加丹参酮注射液60mg静滴,每日1次;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加胞二磷胆碱500mg静滴,每日1次;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加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静脉滴注,每日2次。治疗组加用凉血通瘀汤:熟大黄10g,水牛角片30g(先煎),赤芍15g,生地黄20g,牡丹皮10g,地龙10g,三七5g,石菖蒲10g。每次200mL,每日2次。同时密切观察瞳孔、神志及生命体征,防止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两组疗程均为14d,治疗1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GCS、治疗后两组清醒时间,各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7、14d分别查头颅CT评定颅内水肿(中线移位情况,脑干及小脑梗死者不列入统计),NIHSS评分、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1.5 疗效标准 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制定疗效标准[6],治愈:GOS评分5分,表现为神经系功能恢复良好,能完全独立生活。显效:GOS评分4分,表现为有一定的智力和神经功能损伤,但生活基本能自理。有效:GOS评分3分,表现为神志清楚,生活不能完全自理,需要照顾。无效:GOS评分2分,表现为植物生存,或GOS评分1分,死亡。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并对数据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CS评分和清醒时间比较 见表1。两组治疗后GCS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增加,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CS评分和清醒时间比较(±s)

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下同。

组 别 治疗后清醒时间(d)治疗后n GCS(分)治疗前治疗组 11.00±1.14△ 9.29±1.19△△21 8.10±0.94对照组 21 8.14±1.01 10.14±1.30 10.38±1.60

2.2 两组治疗第7日、14日颅内水肿中线移位比较 见表2。两组治疗后第14日时颅内水肿中线移位均较治疗第7日时明显减轻(P<0.01);两组之间在同一时间点上治疗组水肿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第7日、14日中线移位比较(mm,±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第7日、14日中线移位比较(mm,±s)

与本组治疗第7日比较,**P<0.01。

组 别 n 治疗后第7日 治疗后第14日治疗组 18 6.61±1.46 3.11±1.37**对照组 18 6.67±1.72 3.89±1.28**

2.3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 见表3。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降低(P<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评分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 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21 19.50±2.52 11.71±2.53*对照组 21 19.38±2.82 13.29±2.39*

2.4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4。结果示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因样本量限制,未行统计学处理。

表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瘀热”一词为张仲景首先提出,他在《伤寒论·太阳病》篇云“太阳病六、七日是,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7],指出瘀热为病其病位在里而不在表。外邪随经入里,瘀热搏结,可致“下焦蓄血”,治法以抵当汤活血逐瘀,荡涤瘀热。周仲瑛教授根据多年临证经验总结出“瘀热学说”这一重要学术思想[8],他认为瘀热不同于单纯的“瘀”和“热”,也不是两者简单的合病,而是指在急性外感热病或内伤杂病病变发展的一定阶段,火热毒邪或兼夹痰湿壅于血分,搏血为瘀,致血热、血瘀两种病理因素互为搏结、相合为患而形成的一种证型,瘀热搏结是许多急、难、重症的主要病机之一,中风患者血随气逆,瘀热上冲,亦表现有“瘀热”病理特点。

凉血通瘀汤为周老根据犀角地黄汤化裁而成。犀角地黄汤出白《备急千金要方》,文中论曰“犀角地黄汤。治伤寒及温病应发汗而不汗之内蓄血者。及鼻衄吐血不尽。内余瘀血,面黄、大便黑,消瘀血方”。孙氏明确指出本方主要是用于伤寒或温病的消瘀之方。孙氏用此方功用本意是作为凉血化瘀之方剂。但是细究本方的主治证偏重于“伤寒及温病”等外感病邪所致病证,而忽视了内伤诸因素。周老从临床实践认识到,外感病邪纵然六淫化火,疫毒入侵,热毒炽盛,搏血为瘀可致“瘀热”互结,但内伤久病,气火偏盛,逆乱脏腑,湿热痰瘀,壅塞脉道,热郁血瘀而致“瘀热阻窍”之中风也较为常见。由此而拟凉血通瘀方。方用大黄为君,苦寒清热泻火,凉血化瘀,通腑泄热;水牛角为臣,其咸寒之性,功类犀角,长于清热泻火,凉血止血。两药相合互补,更能加强凉血化瘀作用。佐以生地黄甘寒滋阴生津,清热凉血,以治瘀热相搏所致之伤阴耗血。再佐三七、赤芍、牡丹皮,凉血活血,和营泄热以增药效;更佐地龙舒筋活络通瘀并引诸药直达病所。并入石菖蒲为使,芳香走窜,开窍醒神,引药上行。诸药配伍具有凉血化瘀、通腑泄热之功。实验研究发现,本方的作用机理是通过增强脑细胞膜离子泵活性,减轻组织钠钙离子浓度异常升高,调节TXA2、PGF1α系统,调节甲状腺轴激素水平,清除氧自由基,稳定生物膜,保护细胞超微结构和功能,从而减轻脑组织损伤,促进吞噬细胞吞噬,促进胶质细胞修补病灶。王氏等[9]和赵氏等[10]分别采用不同诱导剂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运用凉血通瘀方干预后,均能明显减轻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程度。

急性脑梗死后即表现为意识障碍者往往多为大面积脑梗死,起病急,病情重,神经功能缺失明显,预后差。笔者通过长期临床观察发现此类患者大多表现为神昏、躁扰不宁、或昏蒙不语、或神志恍惚欠清;半身不遂,肢体强痉拘急,口舌歪斜,舌强语謇;腹胀硬满,便干便秘;身热;面色红或深紫,面部油腻光亮;口气臭秽;舌质深降或紫黯,苔黄;脉弦滑数或结等征象,一派瘀热內结之象。在内科常规治疗下,此类征象大多改善不明显,例如身热,临床监测常常体温稍偏高,但多项检查炎症性指标多不明显,多予以抗生素治疗,体温非但不易控制,反导致菌群失调二重感染,体温居高久治不下。据此,笔者受周老[11]学术理论启发及临床实际,从瘀热立论,认为急性脑梗死昏迷患者瘀热阻窍乃其基本病机,凉血通瘀法为其基本治法,凉血通瘀汤是其基本治疗方剂。

综上所述,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凉血通瘀汤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昏迷(瘀热证)患者的意识状况,缩短意识恢复时间,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轻颅内水肿,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和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1]王新德.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6.

[3]过伟峰,吴勉华,周仲瑛,等.论“病机证素”[J].中医杂志,2010,51(5):389-391.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17(3):64-66.

[5]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处理的建议(1998年)[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8,31(15):305.

[6]王维治.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21-222.

[7]陈亦人.伤寒论译释·上册[M].3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606.

[8]周仲瑛.论瘀热[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2(5):273-276,330.

[9]王昀,许立,杨延华,等.凉血通瘀方对细菌内毒素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0,42(2):76-77.

[10]赵凤鸣,吴勉华,方泰惠,等.凉血通瘀方对H2O2诱导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0,21(5):471-474.

R743.3

B

1004-745X(2014)10-1938-03

10.3969/j.issn.1004-745X.2014.10.077

2014-05-06)

△通信作者

猜你喜欢
脑梗死急性疗效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5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