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舒伯特钢琴小品的创作风格

2014-05-02 03:06:52广西大学艺术学院530001
大众文艺 2014年19期
关键词:即兴曲舒伯特大调

(广西大学艺术学院 530001)

舒伯特是音乐史上著名的钢琴家,作曲家。他所创作的艺术歌曲堪称经典,至今为止,都没有一个作曲家能够超越他。在钢琴领域,虽然他的成就没有艺术歌曲那么大,但也是不容忽视的,比如他最受欢迎的钢琴小品——“即兴曲”和“音乐瞬间”。舒伯特把艺术歌曲的感觉注入到钢琴作品中,使得音乐旋律非常具有歌唱性,优美动人,回味无穷。除此之外,舒伯特还创造了一种新的题材“音乐瞬间”,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一、钢琴小品是舒伯特最具代表性的钢琴作品

舒柏特生活在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交接时期。他的交响乐继承的是古典主义的传统,但他的艺术歌曲和钢琴作品的风格却完全是浪漫主义的。他的钢琴小品主要有“即兴曲”和“音乐瞬间”两种体裁。其钢琴小品欢快、幽默,极具歌唱性,旋律优美,情绪多变,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即兴曲”和“音乐瞬间”,舒柏特使钢琴唱出了新的抒情风格,它们的随想性、自发性和意料不到的魅力都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典型要素。“即兴曲”这种体裁并不是舒伯特独创的,而是借鉴了作曲家伏瑞契克的风格,但是与伏瑞契克相比,舒伯特创作的即兴曲更加庄重,结构更为严谨,更好地发挥了即兴曲的特点。而“音乐瞬间”却是舒伯特的首创,它通常是篇幅短小、结构精巧、旋律清新、节奏活跃的,成为浪漫主义时期的重要体裁,为钢琴音乐的创作开拓了新的领域,在钢琴小品的创作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舒伯特之所以比较偏爱钢琴小品这种独特的形式,是因为它与音乐的情感性、个体性贴切吻合,这些钢琴小品和他的艺术歌曲同样都是为了抒发内心情感而创作的,是舒伯特内心喜怒哀乐的一个真实写照。他的这些思想和作品一直影响着后人的音乐创作,引领了浪漫主义乐派的风格。

二、以即兴曲Op.90 No.3为例分析舒伯特钢琴小品的风格

即兴曲Op.90 No.3是即兴曲第一组里的第三首,被认为是舒伯特即兴曲中,最动人、最美妙的一首,也是所有即兴曲里篇幅最小的一首,只有87个小节。这首作品是复三部曲式结构,复三部曲式又称复合再现三部曲式,是一种复杂化的三部曲式,由三个部分组成,呈示部和再现部与中间的部分形成对比。这部即兴曲调式调性丰富多变、织体层次鲜明、旋律极富歌唱性。

1.曲式结构

这是一首转调频繁的钢琴小品,乐曲开始为bG大调后转为be小调,之后是连续的转调bG→bA→bG,最后乐曲结束在bG大调上。

第一部分(1-24小节)是带有重复乐段的单二部曲式,由a、b、b1三个乐段组成,b、b1是重复乐段。a(1-8小节),是一个二句类的、方整性的、收拢的、重复的的乐段,为bG大调。乐曲以bG大调主和弦开始。相较于a来说,b段和b1段采用模进的手法,使音乐的情绪向前推进。B部是单二部曲式结构。c(25-31小节)的速度变快,情绪慢慢加强,32-39小节是连接部。d(40-47小节)情绪更加激烈。48-54小节又是一个连接部,比32-39小节的连接部以移高三度的方式呈现出来。A1部是A部的变化重复,a段是完全再现的,b2则是变化再现,综合了b段和b1段的材料。结尾是b段的材料发展而来的,篇幅较长,音乐在三次模进中结束。

舒伯特在这部作品运用变奏、重复等手法在结构内部自由发挥,一方面继承了古典主义时期三部曲式的结构特点,另一方面又突破了这种规整的结构,使情感得到充分的表达。

2.旋律

这首作品旋律优美,情感丰富,整体富有流动性。全曲分为三个声部。高声部为主要旋律音,声音悠远平静、怡然自得,像女高音在淡淡的哼唱。低声部则为连续的6连音进行,给人以连绵起伏不断地感觉。左手和弦跟随着右手的旋律,与高音旋律配合在一起,更丰富了音响效果,有纵向的和声感。

1-4小节是这部作品的主题。主旋律音量由pp开始,轻柔平静,缓慢的出现,给人以沉静、悠扬的感觉。高声部主旋律以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为主,连贯通畅,低声部与高声部共同组成的四部和声链接,平稳而庄重,步步推进。

从展开部开始,旋律开始加紧,经过呈示部音乐情绪的渐进,音量由ƒ进入,强调了主旋律,和弦也变得更为清晰。这一部分,音符以四分音符为主。左手也在和弦里加入了三连音和四分音符,整体节奏加紧,音量加强,情绪变化明显,起伏较大。进入到第35小节的连接部分,旋律部分连续的中央C进行,使音乐慢慢地沉稳下来。

再现部变化重复了呈示部的内容,激烈的情绪慢慢恢复平静,节奏放缓,旋律起伏较小,又回到沉静、悠扬、如梦幻般的感觉,为最后的结束做铺垫。由b段材料发展出的尾声从第74小节开始,经过连续的bG音,经过三次模进,最后结束在主和弦上。

3.和声

从和声的角度来说,作品的转调非常丰富。刚开始从原位主和弦进入,经VI、II和弦的转换,结束在主和弦上。进入b段后,开始转入bC大调,但马上又转到bG大调上。A部最后以I→V→I→V56→I结束。在第24小节左手低音由bG滑向F,自然而然地向下进行到bE。进入B部后,调式转变为be小调。这一部分的和声主要是I级→V级的走向。中间部分转调为bC大调,后转为bG大调。从第55小节开始,重复第一部分的和声,最后以属和主和弦交替的形式结束。

4.节奏

乐曲最开始标注Andante,为行板的意思。是以二分音符为一拍来进行的,这样的安排使得整首作品的节奏舒缓、安静。这首作品大致是以全音符配两个二分音符的形式进行,偶尔会有四个连续的四分音符下行出现,有急有缓。

然而,从作品的B部开始,随着情绪的推进,右手节奏型变得紧密,出现了连续的四分音符进行。

整首作品,节奏大致舒缓,但并不缺乏情绪的波动,但是,这种情绪的波动也并不十分激烈,仍然是在舒缓的节奏之下进行的,所以整首作品体现出流畅而浪漫的风格。

这首即兴曲中丰富的调性、大量的和弦与节奏的变化,推动了作品情感的表达,也鲜明地体现了浪漫主义音乐富于色彩变化的特点。整部作品极富歌唱性和描绘性,深刻地概括了舒伯特钢琴小品的浪漫风格。

参考文献:

[1]王欣然.《“瞬间的永恒”——论舒伯特钢琴小品的音乐魅力》南京艺术学院.

[2]陈帆.《浅谈舒伯特钢琴即兴 时代特征与风格特征》贵州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

猜你喜欢
即兴曲舒伯特大调
贝多芬降E大调奏鸣曲Op.81a“告别”第一乐章三个不同演奏版本的比较
D 大调赋格 (钢琴小品)
当代音乐(2020年11期)2020-11-24 05:15:27
G大调随想曲
ViVi美眉(2020年2期)2020-08-04 13:20:14
最富诗意的音乐家——舒伯特
舒伯特
演奏莫扎特《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KV216》的预先准备
乐府新声(2016年4期)2016-06-22 13:03:15
舒伯特钢琴即兴曲作品142第一首的结构特征与演奏分析
艺术研究(2016年1期)2016-06-12 15:08:01
关于舒伯特八首钢琴《即兴曲》的探讨
北方音乐(2016年21期)2016-02-03 06:19:32
霍米·巴巴“第三空间”视阈下《孙行者:他的即兴曲》的文化身份构建
舒伯特《即兴曲Op.90 No.4》的音乐分析及演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