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兵,史 衍
(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院,北京 100191)
中考体育加试对初中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归因研究
刘建兵,史 衍
(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院,北京 100191)
培养青少年儿童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能力和习惯已经成为目前学校体育的主要工作。本文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对北京市各城区16所中学的初中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研究表明绝大多数被调查人群在进入青年时期之后,尤其是离开校园步入社会,就会出现中断参与体育活动的现象。在此基础上,对影响体育锻炼习惯形成因素进行归因分析,揭示北京市中考体育加试开展的现状与不足,结合专家意见提出相关对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2007年)等文件中指出,各级各类教育单位必须大力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努力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因此,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能力和习惯已经成为目前学校体育的主要工作。但是,研究表明绝大多数被调查人群在进入青年时期之后,尤其是离开校园步入社会,就会出现中断参与体育活动的现象。其中,20岁以下者占68.7%,30岁以下者占90.5%,与1996年相比,分别增加了18.0%和11.7%。这不能不说是学校体育教育的一大遗憾。可见,中学阶段参加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以及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养成是未来一段时期学校体育工作改革的重中之重,必然引发学校体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与思考。
2.1 文献资料法
在本文开展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大量查阅、收集国家教育部、北京市教委发布的相关文件,参阅大量有关教育学、学校体育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等方面的期刊文献,掌握了我国和目前北京市初中生升学体育加试和初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情况的发展现状。
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的目的与内容,作者设计了相关的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主要是北京市各城区中学的体育教师、学生、部分学生家长等,以求得到他们对中考体育加试方面的意向性资料。
2.3 调查访问法
走访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北京市教委及北京市各城区16所中学的相关领导,对30多名有关的专家和负责人进行了咨询。
2.4 数理统计法
对收集回来的问卷调查结果录入EXCEL,并用Spss 12.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5 逻辑分析法
运用逻辑分析方法对资料、数据进行整理和归类,对北京市中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与保持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3.1 核心概念
本文对“体育锻炼习惯”采用下述定义:体育锻炼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逐步养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模式。采用锻炼频率每周3次以上,每次锻炼时间20分钟以上,锻炼强度在与自身锻炼状况相适宜的中等或中等以上强度,锻炼时间10个月以上的学生定为有体育锻炼习惯的学生,反之为无体育锻炼习惯的学生。
3.2 中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归因分析
研究表明,个体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过程包括:(1)对体育锻炼形成认识,继而产生兴趣;(2)具备参加锻炼的需要后,个体会基于多种动机进行体育锻炼;(3)体育锻炼过程中,参与人生理和心理的良好运动体验,就成为继续保持该体验的内驱动力;(4)外界激励因素与内在意志品质的协同控制,保证参与者在体育锻炼中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如场地器材缺失、生理惰性、时间不足等),坚持不懈地巩固既有行为,并最终形成体育锻炼习惯
另一方面,影响体育锻炼习惯形成与保持的因素有内因与外因,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相互影响。内部因素包含: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兴趣、需要、动机、运动能力、运动体验、时间等。外部因素有:家庭体育环境、学校体育教育、同伴关系、传媒的宣传报道、气候等因素。本研究着重对“体育锻炼动机”“家庭体育环境”“学校体育教育”三方面内容进行调查与分析。
3.2.1 北京市初中学生具备体育锻炼习惯人群比例根据本文对体育锻炼习惯的定义,经过调查统计出北京市部分学校初中学生中具备体育锻炼习惯人群比例。
调查得知,有锻炼习惯的学生比例为54.7%,其中男生为64.2%,女生为41.8%;无体育锻炼习惯人群比例高达45.3%,其中男生为35.8%,女生为58.2%。按照“性别”指标进行聚类,男生中具备体育锻炼习惯的比例比女生高出12.4个百分点,反映出初中学生中女生的参与体育锻炼程度较男生更差,这个结果在笔者意料之中。初中阶段的男生身体发育情况已经赶上并开始超越女生;另一方面,男女生性格上的差异以及体育锻炼的兴趣、需要方面的差异,也影响到各自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3.2.2 北京市初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因分析动机是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学习动机是学习者根据需要进行学习以达到某种目的的心理动因,它表现出学习意向或愿望。中学生在体育活动和锻炼中的表现和效果取决于他们参加体育活动和锻炼的需要,需要就是引发动机的首要因素,而动机则是根据需要所引发的。
由表1可知,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分别是:获得加分25%,调节情绪和缓解压力13%,个人爱好20%,社会交流8%,家长督促22%,主管教师监督12%。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家庭督促作用对于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已经悄然上升到了第2位的角色。的确,青少年儿童习惯的养成,除了学校教师的教育与培养分不开,还和家长日常监督与要求密不可分。初中学生家庭中是否具备浓厚的体育锻炼的氛围更加有利于激发其对体育锻炼产生兴趣,并积极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同时,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激励与合作,对初中学生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和持之以恒是有积极影响的。
此外,中考体育加试中“获取高分”仍然是激励初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但是,为考试而不得不参与体育锻炼的这种外部动机,在考试结束后,自然而然就容易中断了,这对初中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只有将影响参与动机的内外因素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由被动参与转变成主动参与,才能逐步形成良性循环和延续性发展。
3.2.3 制约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习惯成因分析虽然表面上,我们的学校体育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然观其背后,在校期间的中学生尚能够在体育教师指导下进行有效的体育锻炼,但是一旦回到家或在假期里,很少有学生能够主动坚持进行体育锻炼,这种情况日益凸显。
表1 北京市初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因素n=143
经过研究发现,目前初中学生校外参与体育锻炼的状况堪忧,存在主要原因有以下3个方面:(1)中学生的课业负担较重,写完各科作业就已快到该休息的时间,如还有点时间还要完成其他课外班的任务,没有时间进行一定的体育锻炼(占受访学生的29%);(2)北京很多的老旧居民小区没有配套建设青少年运动场地,即使想活动也没地方去(占受访学生的25%);(3)家长的重视度不高(占受访学生的21%),家长们大多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完成好课内外作业后有点空余时间也就听任孩子看看电视、玩玩电脑了。
另一方面,通过对部分“无体育锻炼习惯”学生家长的访谈调查可以看出,制约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同样包括“文化课学习负担过重无时间锻炼”和“缺少场地设施不便于在家庭中开展”这两方面的问题。
3.3 中考体育加试对初中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影响
从1979年4月上海市崇明中学率先在全国范围内试行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俗称“中考”)加试体育,到1992年原国家教委体卫司印发《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试点工作意见》的通知,再到1998年中考全面铺开加试体育,这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中考体育改革已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以得到了广大体育工作者、学生、家长的支持以及社会各方面的肯定。
3.3.1 中学生对中考体育加试意义的认识中学毕业考试中的体育加试,其考试本身并非目的,目的是要通过体育考试的结果来反馈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并激发他们自觉参与锻炼,养成良好习惯;提高各方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视,共同关注中学生身体健康,培养他们保持身体健康的意识,推动他们养成长期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从而进一步促进整体国民体质的提高。那么,体育加试对培养初中学生体育锻炼习惯有无作用呢?当前中学生对中考体育加试的看法又如何呢?根据调查显示(表2),30%左右的中学生认为体育考试不重要。究其原因,多数学生反映中学体育课的内容都是局限在应付体育加试中的那几项,突显了中考体育加试变得如此功利化和应试化。考试项目和内容的设定和考核的方式直接决定了考生们的备考行为,学生们为了取得好成绩、拿高分数,不得不去抽出一定的时间来应付,靠这种被动的、非自愿的方式去“赶着”学生们“学”,会产生更加逆反的心理,后果是消极的,造成不喜欢体育课或者不喜欢运动。更不用说养不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了。
表2 中学生对中考体育加试意义的认识
3.3.2 中考体育加试存在的不利因素
(1)缺少“柔韧”素质项目的测试。柔韧素质是指人体各关节的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及弹性,即关节活动幅度和范围的大小。现行的体育中考,只有耐力、速度、力量、技能(灵活性)等素质项目的测试,没有有关身体柔韧性的测试项目。在青少年10 ~ 13岁这个年龄段,需要充分发展他们的身体柔韧性练习,因为这个年龄段是性成熟前期,身体骨骼的弹性增强,全身肌肉韧带的弹性、伸展性、韧性等仍有较大的可塑性和发展空间,给予这个年龄段学生身体柔韧性的充分练习,会使身体中的各个关节幅度达到最大解剖限度。充分提高肌肉韧带的弹性、伸展性、韧性,这不仅能够提高身体柔韧性,更好保护身体中的各个关节,对青春期的身高增长是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2)家长缺乏正确认识,存在“突击式”备考倾向。将体育加试纳入中学升学考试制度,通过强制性的手段,用分数引导或者说“赶着”学生不得不参与锻炼身体的方法虽然是无奈之举,却是比较有效的方式。但是,为中考分数进行突击训练,这样的“短、平、快”训练对于青春期的学生身心健康是极为不利的,尤其是那些平时甚少运动,缺乏体育锻炼的学生,这种“恶补”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加深了中学生对参与到体育锻炼的种种厌倦心理。调查中发现,部分家长存在这方面的认识倾向,占受访者的15.46%。
(3)中考体育加试项目不便于在家庭环境中开展。北京市中考体育加试内容包括:耐力(男生:1 000m,女生:800m),力量(男生:单杠引体向上或投掷实心球,女生:仰卧起坐或投掷实心球)和技能(篮球绕标志物运球),考试评定标准参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制订。这些项目中只有“仰卧起坐”项目可以在家进行练习。其余项目均需要特定的场地与器材,不利于中学生在假期或在家庭中进行体育锻炼,从而影响他们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
4.1 结 论
4.1.1 初中学生毕业升学考试中安排体育加试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方针,保证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采取的必要措施,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与完善,实践表明“中考体育加试”实施对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使在校初中学生受到了良好的体育教育,全社会越来越重视体育。但是,测试项目设置的科学性、全面性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4.1.2 家庭体育环境成为影响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又一重要因素,家庭督促作用对于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已经悄然上升到了第2位的角色。然而,部分家长的急功近利思想倾向严重,并且缺乏相关体育锻炼常识。
4.1.3 中考体育加试采用的绝大多数项目需要特定的场地与器材,很少有学生能够回到家或在假期里坚持练习,不利于中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
4.2 建 议
4.2.1 中考体育加试项目设置应以改善学生体质健康为目的,根据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生长发育的特点,在素质发展的敏感期,以速度、柔韧、灵敏等发展体能的项目为主。建议加入身体柔韧性素质的测试项目(如:坐姿体前屈、侧平衡等)。
4.2.2 中学生习惯的养成,除了学校教师的教育与培养,与家长日常监督、指导和共同参与密不可分。因此,为了家长便于监督,应采用简便易行,在家庭范围内实施的运动项目。例如:原地抱膝蹲起、1分钟跳绳、俯卧撑等,这些项目不仅能够全面反应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中学生在家里或者假期里依旧可以进行自我锻炼或与家庭成员共同练习,不受气候影响。
4.2.3 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中考体育加试内容与标准、注意事项等要及时及早告知家长与学生,同时学校应为家长和学生提供科学系统、简单易懂的指导手册,便于家长进行指导,发挥家庭的监督促进与桥梁作用。强化中学生在假期、在家里等不同时间和环境下坚持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
[1] 莫连芳.对广西高校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1.
[2] 王和平.当代大学生体育动机及同一与差异性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0):1351-1352.
[3] 修晓雨.辽宁省大学生课余体育调查与分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6(6):86-89.
[4] 张旭光.民生体育备受关注[N].中国体育报,2011-01-28.
[5] 李雪梅.对现行中考体育改革的若干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9(21):224-225.
[6] 王慧丽.高校学生的健康教育与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体育学刊,2003,10(1):95-97.
[7] 黄龑.中考体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0(8):87-90.
G806
A
1674-151X(2014)11-019-04
2014-10-13
刘建兵(1975 ~),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