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进
数学不只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也是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的必备技能.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将高中数学与生活实际相融合,可以使高中生灵活地学习数学,在实践中更加轻巧地应用数学,使学生真正理解学习的意义,发现学习数学的乐趣,这也是我们这些教育者所期盼的结果.如何才能将数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呢?
一、营造与实际生活相融合的氛围
在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辅助学生学习的,因而学生需要教师引领他们去探索和发现数学的奥秘.
首先,教师要在课前作好充分准备,掌握授课内容的指导路线.
其次,教师要注重调动课堂的气氛,把握课堂的大体节奏.
例如,在讲“函数”时,对于函数的形式“一对一”,“多对一”,“多对多”等,如何更形象生动地讲述这三种函数形式的区别呢?教师可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场景来阐述这一问题,将x,y看成箭和靶子,一把箭同时射到多个靶子上,显然不可能;而一个箭对应一个靶子和多个箭射到一个靶子上都是正确的.这样的教学形式,更易于学生接受抽象的函数概念,丰富教学的内容,同时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创建与实际生活相融合的环境
1.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大多数人心目中,教师是敬而远之的长辈,这样的形象很难与学生更好地交流学习情况,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作为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形象,对待学生要和蔼可亲,以微笑亲切的态度解答学生的疑问,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另外,高中生的心理压力比较大,教师要采取正确的措施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调节心理状态,让他们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从而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水平.
2.适当借用生活实例创设教学环境
数学是一门基础的学科.随着年级的升高,数学的难度也不断上升,如何巧妙地设计教学课堂使学生更容易学好数学呢?要从我们身边的事物入手,联系实际教学.
例如,在介绍几何图形时,教室角落的柱子可类比为四棱柱,粉笔可看做圆柱体,还可以让学生自由想象,找出生活中其他几何图形的模板.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辅助学生学习,也可以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应付式地学习、记忆,无法在学习中理解学习的意义.教师要改变这样的教学环境,实行民主化的教学,让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索,在教学中,教师要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提出问题后,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让他们自主探索,有自我发挥的平台,鼓励他们踊跃发言.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助于与实际相融合
1.学会观察生活,发现数学
数学与实际生活相关,学生需要联系实际生活发现数学,在实践中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看到地球仪,我们可以想到球体,从不同的角度看它都是一个圆,通过实物的观察,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的乐趣,在实践中寻找数学.数学的运用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的习惯.
2.善于思考问题,探索数学
数学的教学不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拼命做习题,而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数学.对于实际出现的问题,我们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去探索问题,发现其中的原理.
3.学会创新,生活少不了创新
单一的思维模式只会抑制学生学习的发散思维能力,阻碍学生掌握新知识,因此要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当今科技发展的社会,电子产品是生活的必要工具,然而这些设备的发明,离不开创新,也离不开数学.
四、数学教学目的与实际相融合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任何道理和猜想都需要经过考验才能真正被世人所采纳.生活中,人们在购物时,工程师在设计图纸时,需要数学的灵活应用,这才是学习数学真正的目的.在教学中,要侧重学生能够通过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在应用中注重数学的灵活性.
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在社会中更方便的生活.在教学中,我们要明确教学目的,拓宽学生学习数学的视野,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数学的机会,鼓励学生参加数学兴趣小组,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他在学习中得到成长.
总之,数学是与实际生活相辅相成的.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也依靠数学.除了课堂的教学,学生还要经历更大的舞台——生活的检验.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数学与实际生活相融合,根据实际生活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探究数学世界,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自由快乐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