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丽
在现实生活中,物理现象随处可见,若能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展开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信心,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视野,从而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笔者结合生活实例谈谈如何联系生活实际,优化物理教学.
一、借助生活实例,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知识在运用中得到发展,在发展中升华为能力.不能灵活应用的知识,只能是死知识.随着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和技能的逐渐增多,教师应有意识引导学生观察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教会他们应用物理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使他们觉得“物理就在我们身边,物理知识和技能是很有用的”,进一步增强对物理的亲切感,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例如,在讲“大气压强”时,教师可以用两个塑料挂衣钩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导入.准备两个塑料挂衣钩,用力将它们挤压而合在一起,请一个力气大的同学上来,看他能不能把两个挂衣钩拉开.这个同学费了很大的力气都不能把两个挂钩拉开.教师介绍:其实,早在17世纪的时候,德国马德堡市长、科学家格里克就当众做了一个精彩的实验.格里克所用的黄铜半球直径约20cm,抽气以后合在一起,两边共用了16匹马才把两个半球拉开.这就是轰动世界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刚才的实验,我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把两个挂衣钩拉开.只要在挂衣钩上刺一个小洞,放气,就可以轻易把它们分开.为什么抽气以后就能拉开呢?在黑板上板画解释:球的四周只存在空气,显然是空气对球施加了压力.这些实验生动地告诉我们,大气存在压强.
二、使用身边随手物品进行物理实验
教师应因地制宜地引导学生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和各种物理实验,这样可以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我们身边的许多东西都是重要的实验资源.事实上,很多廉价的日常用具在训练动手能力方面比实验室仪器要实惠得多,利用它们做实验,可以突破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让学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感受物理、体验物理.利用身边材料呈现物理现象,更容易引起学生直觉的集中,引发学生认知的兴趣和欲望.这些物理实验蕴涵的丰富创新思路,无不潜移默化地启迪着学生,如利用注射器、矿泉水瓶、废旧的铁粉等,可以完成许多有趣的小实验,这些实验各自不同地表现出“改变”、“放大”、“借用”、“替代”等创新技巧,对保持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无疑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利用顺手拈来的物品动手实验,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皆物理知识.
三、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指出,重视知识的实际应用,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不断了解物理知识的广泛应用中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自觉性.在解决物理问题时,把物理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能使学生深切体会到物理学科的魅力,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密度及其应用后,教师可提出问题:农民选稻种时,需用密度为1.03×103kg/m3的盐水.今配制2L盐水,称得质量为2.4kg,请你检验这样的盐水是否符合要求.若不合要求,是加盐还是加水?每2kg原来的盐水应加多少盐或水?这是一个与农业生产联系紧密的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必然用到混合物质的密度知识,在知识的迁移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排除生活经验干扰,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生活中的许多物理现象,学生单凭日常的观察和直觉经验理解,容易形成一些与正确的物理概念不相容的错误观念.在教学中,教师可作正误的对比,即针对学生理解概念中常出现的错误进行设问,让学生从正确、错误的对比中辨明是非,提高概念的全面性、准确性、逻辑性和批判性.这种创设的纠错情境,由于给出的结论与学生的思维发生冲突,学生寻找错误原因的动机非常强烈,一旦错误被揭穿,必定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在讲“温度”时,学生都有这种感觉:手摸到冬天户外的铁和木头,感觉铁比木头冷.由这种感觉会作出“铁比木头温度低“的错误判断.我向学生解释:温度高的木头一定向外放热,温度低的铁一定吸热,经过一夜热传递,其温度必然相同,学生之所以感到铁冷,只因铁传热比较快,所以物体的冷热程度不能凭感觉,而要用温度计来测量.实践证明,消除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假象的误导,是十分必要的.通过物理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对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运用能力的形成与提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总之,联系生活实际,学习物理学科,不仅能降低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难度,有效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而且能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探索、掌握物理知识,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