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2014年第1期“新金融双雄”)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影响不单是银行,还对大量的影子银行、民间借贷、小贷公司以及担保公司带来较大的影响。在目前的市场背景下,互联网金融仍是一个规则缺失的灰色地带。
为防范系统性风险,我国实行了严格的金融管制,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传统金融机构受到了明确而严苛的金融监管,但互联网金融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由于相关立法和监管的空白,导致打政策擦边球的行为层出不穷。
互联网金融的持续发展需要一个规范的环境,只有在监管之下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的路才会走得更长远。
(《财经》2014年第1期“企业如何应对技术革命”)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全球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一国要在未来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创新。本文提出,科技发展犹如达尔文丛林法则的现实演绎,弱肉强食,优胜劣汰。新的技术总是在颠覆旧的技术,而这些颠覆者在不远的将来,又将被新的颠覆者所取代。
在我们探讨技术革命的同时,美国作者克里斯蒂娅·弗里兰站在另一个角度提出科技革命加剧了贫富差距。上世纪80年代,我们见证了现代科技革命的起步、全球化、市场开放和私有化等新兴的自由思想,当人们梦想有一天和那些富人一样,共同享有科技进步所带来的繁荣之时,却发现始终无法得到预期的面包。经济高歌猛进的时候,全体国民的福利水涨船高,皆大欢喜,而一旦泡沫破裂,金融风暴铺天盖地而来,最先遭殃的却是普通民众。
(《财经》2014年第1期“治霾更需市场机制”)
这几年雾霾天气席卷全国,面对环境气候的倒逼,不少城市出台了应急预案,共同探索极端天气的应对之策。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治霾新政”——《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于2013年9月发布,其中京津冀的任务最重、指标最严。
雾霾产生的原因很复杂,工业污染、汽车尾气、施工扬尘……这就注定治霾是一个综合的整治工程,需要多管齐下,多方努力,才能使空气质量明显改观。在雾霾越来越严重的今天,我们也认识到,为换取经济发展我们所牺牲掉的代价。而正如文中所言,中国的转型,正是要转变靠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模式,走向一个发达经济和良好生态相兼容的“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