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腐败丑闻背后

2014-04-29 00:00:00徐安
财经 2014年2期

自2013年12月中旬以来,土耳其政坛发生了一系列非同寻常的事件。先是12月17日凌晨,伊斯坦布尔警方在总理埃尔多安不知情的情况下,以经济受贿罪突袭逮捕了包括3名内阁部长的儿子、房地产商人及银行高管在内的近50人;而后,案件涉及的3名部长被迫辞职;紧接着,埃尔多安解雇和调换了至少500名首都安卡拉的警察,并在一夜之间更换了一半的内阁成员。

1月4日,有报道称埃尔多安正在考虑重新审判因“颠覆政府”罪而入狱的一些军方要员,而这些将军们正是他上台以来极力打压的对象。更为吊诡的是,埃尔多安还罕见地责备美国驻土耳其大使“干了一些不该干的事”,并威胁将其驱逐出境。

这样大规模的高层震荡在埃尔多安11年的总理生涯中尚属首次。一系列事件看似毫无关联,实际有着内在逻辑。埃尔多安12月18日通过Twitter控诉说,反腐调查受到一个“国中之国”的操纵,有意针对他的内阁部长及其家人。

美国智库哈德逊学院伊斯兰教、民主和穆斯林世界未来研究中心主任弗拉德金(Hillel Fradkin)对《财经》记者说,埃尔多安指的“国中之国”应该是那些他认为的通过非法手段操纵政府部门来达到自身目的的人,特别是司法系统的法官、检察官和警察。

土耳其的司法和警察系统被外界普遍认为和一个伊斯兰教传教士法土拉·葛兰(Fethullah Gülen)领导的“葛兰运动”有密切关系。在执政党正义和发展党(下称AKP)的壮大过程和限制军方权力的斗争中,埃尔多安和葛兰曾经是紧密的盟友,但这种同盟关系如今已经转化成了公开的对抗。

2014年3月,土耳其将启动明年大选前的地方选举。由于在经济上成绩显著,执政的AKP仍拥有稳固的选民基础,但去年爆发的大规模民众游行抗议和本次反腐调查显然消耗了AKP不少支持率,因此也使选举的结果变得扑朔迷离。

与埃尔多安反目

法土拉·葛兰出生于土耳其的埃尔祖鲁姆,现年72岁,被《经济学人》杂志称为当今最重要的穆斯林人物之一。1999年,因土耳其当局指控他“图谋建立伊斯兰国家”而遭到放逐。

他目前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小镇赛勒斯堡过着隐居的生活,近年来除了发表过少数文章和视频,很少露面。2012年CBS电视台新闻节目《60分钟》曾造访葛兰的住所,被以“身体不适”为由拒之门外。

尽管葛兰行踪诡秘,他发起的“葛兰运动”却声名远扬。波士顿大学的土耳其问题专家怀特(Jenny White)对《财经》记者说,“葛兰运动”是一个在世界范围内活跃着的穆斯林网络,和老式的伊斯兰教兄弟会不同的是,它通过分散的基金会进行组织,不设会员制,因此很难辨析出谁是“葛兰主义者”。

葛兰在其教义里融入了很多现代社会的元素,例如他认为伊斯兰教和科学是相互融通的,提倡多党民主制和宗教间对话,鼓励追求富裕。《经济学人》杂志曾总结说:葛兰主义告诉年轻人,要大胆拥抱西方世界的机会,同时坚定保持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信仰。

“葛兰运动”在美国、俄罗斯、土耳其、伊拉克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不少国家建立了数千所学校以及下属商业机构,还掌握了若干家媒体。据与葛兰有关的报纸统计,这类学校每年总共约有20亿美元的收入,并在全世界聘用了约10万名教师。在土耳其,有超过4000所葛兰学校,他们每年帮助约120万名学生准备大学入学考试。

“这些学校并不直接传授宗教知识,而是和普通学校一样传授科学知识。他们以良好的教学质量获得市场。”怀特回忆她对葛兰学校的印象时说,“但是教学以外,他们会到学生宿舍进行游说,把一些对他们提供的教育和奖学金心怀感激的人拉入葛兰网络。”

葛兰和埃尔多安的渊源始于上世纪90年代。弗拉德金介绍说,作为伊斯兰教主义者,他们都敌视世俗派,因此当时葛兰的追随者将他们的选票悉数投给了埃尔多安,成就了AKP的崛起。

埃尔多安执政期间受到的最大威胁之一来自军队,20世纪土耳其军方曾三次发动军事政变,并始终站在世俗精英一边。2007年-2013年间,与葛兰关系紧密的司法系统通过审判,将许多有影响力的军队将领宣判入狱,为埃尔多安建立伊斯兰教民主国家消除了后顾之忧。不过这一结果也让埃尔多安感到了“葛兰运动”对司法部门的巨大操纵力。

总部设在华盛顿的以色列学院项目主任、中东问题专家科普洛(Michael Koplow)告诉《财经》记者,导致埃尔多安反目的导火索发生在2012年2月,当时检察官办公室贸然提审土耳其情报总长哈坎·菲丹。埃尔多安最后通过使用议会授予他的否决权才终止了调查,将哈坎·菲丹解救,但这笔账被记在了葛兰头上。

2012年末,总理办公室宣称他们被安装了窃听设备,埃尔多安的新闻发言人对此评论说“那些在清除军队势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人也许想自己来填补军队的空白”,半公开地将矛头对准了“葛兰运动”。

2013年初夏,世俗主义者和自由主义者因为环境问题和房地产商的腐败问题挑起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关键时刻土耳其警察镇压了游行,驱散了人群,不少亲AKP的媒体都称警察为“英雄”。但是,随着游行烟消云散,警察的功绩很快被淡忘。

11月中旬,埃尔多安政府宣布将关闭全国私立的备考学校,这些学校大约有四分之一是由“葛兰运动”运营的。在公布这一决定后不久,政府又改口说可以允许这类学校一直运营到2015年。

科普洛分析认为,在这一连串事态发展后,关闭学校的决定是导致“葛兰运动”挑起反腐调查的直接原因,因为这些学校不仅是“葛兰运动”主要的收入来源和招募成员的主要平台,也是“葛兰主义者”与组织接洽的地方。“如果埃尔多安已经瞄上了学校,那就说明他已经彻底无法容忍和‘葛兰运动’和平共存了。”科普洛表示。

埃尔多安和葛兰开战正好也解释了为何他对外表示将重新审判已经入狱的军队将领。弗拉德金对《财经》记者说,埃尔多安很可能想借用军方来平衡葛兰主义者的势力。

腐败案余波

警方从2013年12月17日开始的抓捕和审讯实际包括两起错综复杂的案件,相关的指控分别是政府官员受贿、洗钱和黄金走私,至今为止被拘留的嫌疑人包括土耳其的三位房地产大亨,前经济部长卡格拉杨、内政部长古勒尔、环境和规划部长巴拉克塔尔的儿子,国有上市银行Halkbank的CEO阿斯兰、一名伊朗商人以及一些负责城市规划的公务员。

受影响下台的三名部长均曾是埃尔多安的左臂右膀,卡格拉杨设计了AKP的经济政策,确保了近年来GDP的高速增长,古勒尔是AKP的大管家,对稳定党内气氛有重要作用,环境和规划部长一直被外界认为和埃尔多安私交甚密。当检方出示这些高官子弟接受贿赂的照片资料后,他们有可能是在顶头上司的压力下被迫辞职。土耳其媒体称,环境和规划部长下台后并不甘心,说他所受的一切指控只不过是在埃尔多安的命令下干的,总理应该和他一起辞职。

对政府官员受贿的调查其实已经持续了近一年时间。科普洛对记者表示,无论存在什么样的政治斗争,司法机关出示的铁证总是不可抵赖的;埃尔多安大规模地撤换司法和警察部门的人员以及内阁官员,试图掩盖事实、阻止调查,最终只能使他的支持率大打折扣,如果AKP党内有越来越多的人站出来反对他,他很有可能失去党内的领导权。

腐败调查的另一个线索集中在国有的Halkbank银行。据称警察在CEO阿斯兰的家里找到了装有450万美元现金的鞋盒,这些贿赂有可能来自一起被捕的伊朗商人。自2012年起,伊朗由于受到美国和欧盟的经济制裁,已经无法接受或支付外汇。有调查认为Halkbank为伊朗开了账户,将从伊朗进口的天然气和石油的账款存在里面,伊朗使用这些钱在国际市场购买黄金,并把这些黄金运回国内。

类似的黄金交易令欧美大为恼火。据一些土耳其媒体报道,美国驻土耳其大使弗朗西斯·里查尔顿在丑闻爆发后曾对欧盟大使说,土耳其不肯听从美国与伊朗切断关系,“现在你就等着看这个帝国是怎么倒台的吧”。

埃尔多安之后暗示有大使做出了一些挑衅行为,对此指责美国国务院立即否认美国是腐败案的幕后指使。

在科普洛看来,不管美国是否参与,埃尔多安对美国的指控起到另一个作用:在政治危机中利用选民的民族主义情绪来巩固自己的执政基础。“美国和土耳其的外交关系建立在不可改变的共同利益上,但是任何友好的关系都是建立在相互信任之上,如果总被当成国内政治的减震器,这种关系也无法长久。”科普洛说。

无论是去年世俗派和自由派的游行示威还是今年“葛兰运动”的图谋倒戈,都让执政党威望扫地,政局不稳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也即刻显现。2013年12月,里拉单月贬值6%,创2012年5月以来的单月最大跌幅,进入2014年以来继续下滑,1月6日,里拉对美元的汇率收于2.1925∶1,创自1981年以来的历史新低。由于土耳其大量进口包括原油在内的大宗商品以满足国内需求,货币贬值对本国经济有重要影响。惠誉评级公司表示,目前腐败案还未影响到土耳其“BBB”级的主权信用评级,不过一旦政府长期陷入丑闻泥沼,不能及时出台稳定经济的政策,后续堪忧。

迫使埃尔多安政府必须立即采取措施的还有3月即将开始的地区选举。不少分析人士认为,由于国内反对派根基尚浅,AKP在地方选举和明年的大选中仍然拥有票仓保证,不过已经担任三届总理的埃尔多安要想继续独揽AKP大权就没那么容易。

科普洛预计,AKP党内一些核心成员,如现任总统居尔、阿里·巴巴詹等几名副总理与“葛兰运动”有密切交往并持同情态度,如果他们中有人接替埃尔多安,今日的争斗或将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