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地方债图谱

2014-04-29 00:00:00
财经 2014年5期

以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和财政实力而言,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并不是特别大的问题。地方政府债务的根源在于地方政府的政绩观与财政体系不健全。“分税制”在很大程度上有退化为“分钱制”的迹象。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在流量而不在存量。地方政府债务的根源在于地方政府的公司化行为及其软预算约束。结果就是,不论是借钱的人还是借钱给他的人,都没有真正考虑借钱人的资产负债表。因此,财政改革与政治改革是从根本上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必要步骤。

近期,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就如何化解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进行了研讨。学者们建议,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可控,但是潜在风险巨大。很多因素共同导致了地方政府债务的形成和扩大,应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长期对策是财税体制的一揽子改革方案。可以采取把部分地方政府债变为企业债、从省级和副省级政府开始试点直接发债等应对措施。同时,宏观经济形势决定了对待地方政府债务不能过于强硬。在这样的复杂背景下,要想管理好旧债,同时发放新债,就要用好两个机制,即行政机制和市场机制,其中行政机制在当前尤为主要。进而言之,地方自治是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治本之道,也是财税改革的正确方向和最终目标。本刊择其要者以飨读者。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