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研究

2014-04-29 19:00郎采凤
2014年1期
关键词:失衡中美贸易格兰杰

郎采凤

摘要:本文利用2005年1月到2013年6月份的102个月度数据对美国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额进行了实证分析。协整检验的结果说明,中国进口和美国对中国的进口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从误差修正模型看,短期内中国进口与美国对中国出口间存在动态的修正机制。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则表明,在滞后8期内,中国进口与美国对中国出口间只存在单向因果关系,美国对中国出口是其从中国进口的格兰杰原因。考虑到近年来全球垂直专业化分工和中美贸易行业及产业结构的变化,我们认为垂直专业化是导致中美贸易失衡的重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中美贸易;失衡;垂直;专业化;格兰杰;因果关系

一、引言

上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首次宣布对华出现贸易逆差,但当时的贸易逆差数额很小,仅为6百万美元。其后,中美双边贸易中,美国逆差额以成倍的速度增长。根据美方统计,美国贸易逆差额在2002年突破1000亿美元,2005年突破2000亿美元,并在2012年初达到3000亿美元。如此巨大规模的贸易差额使得中美贸易失衡一度成为国内外学者们极为关注的焦点。美国因其常年贸易逆差,对中美贸易不平衡现象尤其敏感,频频对中国使用歧视性贸易政策,这不但未缓解贸易失衡,反而增加了双边贸易摩擦。甚至美国还将美国制造业失业率上升、经济增速放缓归结为与中国的巨额贸易赤字。从贸易利得的角度来看,中美贸易增加了美国居民的福利,且中国贸易顺差通过资本流动的方式流回美国,促进了美国金融及实体经济的繁荣,并使美国通胀率保持在了较低的水平。但作为美国贸易伙伴的中国却要承受实行贸易保护主义、不公平竞争、压低人民币币值、傾销、补贴等舆论压力。贸易是中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中国与美国的优势互补也决定了未来中美的贸易及伴随的摩擦会持续下去。鉴于此,正确理解和定位中美贸易关系对未来双边贸易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本选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确定的。

二、中美贸易失衡的现状分析

1.中美贸易失衡的总体规模

根据中方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自1993年由贸易逆差转向贸易顺差,但据美方统计,美国在1985年就已出现贸易逆差,且贸易逆差额逐年扩大。美方统计的中美贸易的进出总额和差额显示,美国贸易逆差额在2000年以前增长缓慢,但2000年之后,贸易逆差增长迅速。截至2008年,贸易赤字高达2680亿美元。受到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贸易赤字有所下降,但2010年后贸易逆差额又回到了较高的水平。2012年初创历史新高,达到3000亿美元。

2.中美贸易不平衡的行业和产业结构

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商品中,制成品的比重最大,超过94%,机械及运输设备和杂项制品又各占了约40%。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重逐渐攀升,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略有下降,表明在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产业链下,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已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转型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电子设备、机械设备等中高技术产品的终端加工装配环节可以在中国国内进行是中美贸易结构呈现出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中国凭借自身优势,承接了大量加工、组装生产环节,这也使中国进口的零部件和半成品等中间产品的比重超过60%。加工贸易是中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形式。外商直接投资于我国的加工贸易,从母国进口中间品及原材料,并结合中国较低的劳动成本优势进行加工生产,最后将制成品出口到美国市场。常年的积累最终形成中美之间的巨额贸易顺差。

因此,本文猜测中国从美国进口增加是中国对美国出口增加的诱因,而各国家、地区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则是这种因果关系出现的根本原因。

三、中美贸易失衡的实证分析

1.指标选择与数据搜集

为了验证中国从美国进口增加是中国对美国出口增加的原因这一猜想,我们对中美贸易的出口额及进口额进行了实证检验。由于中国和美国在贸易进出口的统计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且美国一直宣称自己是“受害国”,因此,为了使本文观点更具说服力,我们选取美国统计的贸易进出口额为样本数据。此外,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了第二次改革,考虑到汇率在进出口贸易中的重要作用,为了避免汇率变动带来的影响,在选取样本时,本文将样本跨度限制在2005年1月到2013年6月份,为不失大样本性,采用月度数据,样本数据总共有102个。这不仅增加了参数估计的自由度,而且充分地反映出了美国对中国出口和美国从中国进口变化的长期均衡关系。美国对中国的出口与从中国的进口数据来自美国普查局网站的美中货物贸易统计。我们用EX表示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额,IM表示美国从中国的进口额,EXSA表示经过季节调整后的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额,IMSA表示经过季节调整后的美国从中国的进口额,lnEXSA表示对季节调整后的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额取对数,lnIMSA表示对季节调整后的美国从中国的进口额取对数,DlnEXSA和DlnIMSA分别表示lnEXSA和lnIMSA的一阶差分序列。

2.原始数据调整

我们首先做图观察了美国对中国出口和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月度贸易数据。从散点图中我们明显地看了两者之间的季节变动、长期趋势和不规则因素的影响,这是多数时间序列数据经常出现的情况。这些因素的存在,会严重影响分析结果。因而,我们对进口和出口数据进行季度调整,然后分别取对数。本文利用Eview3.0的ratio to moving average-multiplicative 季节调整方法对两序列进行季节调整并取对数后的时间序列图显示,调整后的时间序列消除了季节因素的影响,曲线不再呈现明显的季节波动。

3.单位根检验和协整分析

我们采用ADF检验方法,对各变量进行检验,从而判断序列的单整阶数。检验结果显示,原序列是非平稳序列,但一阶差分后,两个序列均显示平稳。

接下来,本文采用EG两步法对这两个时间序列做协整检验,找出它们的长期稳定关系。

第一步:利用OLS估计回归模型。估计的回归模型为:

LnIMSA=5.687+0.5212121LnEXSA

(28.00691) (35.02845)

R-squared=0.886927 D.W=0.795293 F=784.3870

第二步:我们对回归方程的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观察残差的检验结果,我们看出残差序列不存在单位根,即序列平稳。据此我们认为,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和进口间存在一种长期的均衡关系。

4.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通过对变量作协整分析,本文得出变量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但是我们无法得知这些变量偏离长期趋势之后的调整速度。根据格兰杰定理,存在协整关系的两个序列{LnIMSA}和{LnEXSA}可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误差修正模型可表示为:

DlnIMSA=C+1ECMt-1+0DlnEXSA+μi

其中,ECMt-1=lnIMSA-5.686933-0.5212121lnEXSA表示前一期偏离均衡状态的程度。我们运用最小二乘估计法对上述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得到的误差修正模型为:

DlnIMSA=0.003706-0.277959ECMt-1+0.220245DlnEXSA

(0.760488) (3.347170) (2.600515)

R-squared=0.117538 D.W=2.367630 F=6.526444

DlnEXSA反映了短期波動的影响,ECDMt-1的系数大小则反映了对偏离长期趋势的调整力度。从模型可以看出,当某种原因导致美国对华出口偏离长期趋势而发生短期波动时,偏离长期均衡的数量会在下一期得到27.8%的反向修正,最终使与回到长期均衡关系。正是这种内在的调整发挥作用,才使得美国对华出口和从中国进口保持长期的均衡关系。

5.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lnEXSA与CnIMSA的长期均衡关系是否构成能因果关系,我们还需进一步检验。本文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对这两个时间序列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在1%显著性水平上,当滞后阶数为1到8时,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增长是美国从中国进口增长的原因,并且这种因果关系是单向的。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本文的实证分析,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从协整检验可以看出,美国对华出口与从中国进口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从误差修正模型可以看出,长期均衡趋势偏离的收敛机制在发挥作用,当美国对华出口偏离长期趋势时,内部调节机制会在下一期对偏离数量做反向修正,使美国对华出口重新回到长期趋势线上;从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可以看出,美国对中国的货物出口增长是美国从中国货物进口增长的原因,美国对华出口每增加1%,就会导致进口增加,出口引致进口的效应明显。

第二:中美之间的这种关系可以部分反映出中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特点,即美国向中国出口中间投入品,在中国加工组装为最终产品后,再从中国进口。根据美方官方统计,中间品、零部件产品占比较大是美国对华出口的主要特点。在全球垂直专业分工的背景下,外商利用中国的劳动力和政策环境优势,在中国投资设厂。同时国内还存在大量为美国企业开展代工业务的企业,这些企业从美国进口所需要的关键零部件、原材料等投入品,在中国完成组装加工后再出口到美国,这促使了中美贸易不平衡结构的形成与规模的扩大。因此,对于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美国不应该片面指责中国币值低估、倾销、补贴等,而应当从全球大背景及自身方面入手,全面的分析其原因。(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参考文献

[1] Davis D R,Weinstein D E.”The Mystery of the Excess Trade Balances”[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ume,2002(2):170-174.

[2] 安礼伟,马野青.国际碎片化生产与中美贸易失衡.《南开大学学报》,2012.

[3] 黄晓凤、廖雄飞.中美贸易失衡主因研究.《财贸经济》,2011(4):85-90.

[4] 夏先良.中美贸易失衡、产业分工与美国就业率.《财贸经济》,2010(11):82-87.

[5] 王威.美日贸易协调性的实证分析.《东北亚论坛》,2013(2):80-88.

猜你喜欢
失衡中美贸易格兰杰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中美贸易摩擦的特征及对策
《全金属外壳》:一场关于战争的噩梦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的《基础日语》课堂教学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供需市场失衡问题的研究
关于中美贸易摩擦的表现、原因与对策
格兰杰因果关系在神经科学领域的发展及缺陷
中美贸易的经济溢出效应及碳泄漏研究
榜单
格兰杰因果关系在复杂网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