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论李斯的一生

2014-04-29 16:02党艳丽
西江月·上旬 2014年1期
关键词:胡亥始皇赵高

党艳丽

【摘 要】李斯《史记》中一个重要人物,是秦朝政治舞台上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他身上集合了辉煌的时代光芒,但在“焚书坑儒”和赵高阴谋纂权的活动中,也犯有严重的错误,应该给于一定的批判。

【关键词】李斯;一生

李斯出身于“闾巷布衣”(平民),年少时(古代30岁以前谓年少之时)曾当过“郡小吏”。大约在公元前255年与韩非、包丘子“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史记·韩非传》说韩非“与李俱事荀卿”;《盐铁论·毁学》说:“昔李斯与包丘子俱事荀卿,既而李斯入秦”。由此推论李斯、韩非、包丘子俱事荀卿的时间当在公元前255年荀卿初为楚兰陵令之后)。

李斯完成学业之后,“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决意西去秦国。公元前247年到了秦国,先在秦相吕不韦门下当“舍人”。吕不韦看他很有才能,“任以为郎”,使他有机会能接近秦王嬴政。向秦王上了《论统一书》,劝说秦王抓紧有利时机消灭六国,统一天下,这正合秦王的心意,遂任李斯为长史(管理文书的长官),以后又尊李斯为“客卿”。

正当李斯受到重用,将要施展其才能的时候,公元前237年(这里系年本《始皇本纪》)因“大索”嫪毒余党(《李斯列传》说是因郑国事件),秦王下了“逐客令”把所有各诸侯国去秦国做事的“客卿”一律驱逐出境。李斯也在被逐之列。因此,李斯写下了有名的《谏逐客书》,有力地列举秦自孝公以来,任用许多来自其他诸侯国的人才,变法图强,使秦国后来居上,给秦国作出巨大贡献的大量事实,说明“一切逐客”的错误和危害;劝说秦王“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广泛任用愿意效忠秦国的人才,完成统一大业,决不能“却宾客以业诸侯”。秦王采纳李斯的意见,撤销了“逐客令”。差人跑到骊邑把已经上路的李斯请了回来,官复原职。李斯立即向秦王建议对山东六国采取分化瓦解、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方针,主张“先取韩以恐他国”。秦王同意李斯的主张,并“使斯下韩(灭韩)”。后因燕、赵、吴、楚四国联合攻秦事件的发生,“下韩”计划未能付诸行动。

此后,秦王派姚贾“南使荆、吴、北使燕、代”以重金贿赂,游说三年,破坏了四国的联盟,遂于公元前233年再次攻韩,韩国恐惧,急派韩非出使秦国,向秦王上《存韩》书,诱使秦国攻赵存韩,目的在于弱秦。秦王把韩非的上书交给李斯评议,李斯遂写《议“存韩”》(《韩非子》)的上书,具体分析取韩与存韩的利害得失,认为“秦之有韩,若人之有腹心之病也”。力主灭韩,并主动请求出使韩国。李斯到了韩国,韩王拒不接见,因而写了《上韩王书》。极力陈述秦韩两国的利害关系,表面似为秦、韩的共同利益,实际是服务于秦的统一计划,胁迫韩国降秦。

李斯从韩国回秦之后,紧接着就又采取军事行动,辅助秦王以实现其“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计划,于公元前230年首先灭了韩国,公元前228年再灭赵国,继而灭了燕(前226年)、魏(前225年)、楚(前223年),到公元前221年最后灭了齐国。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李斯为巩固封建帝国做了大量的改革工作,作出许多有益于统一的贡献。公元前221年,即秦实现统一的当年,丞相王绾等劝秦始皇恢复“封国建藩”的制度,“请立诸子”。李斯力排众议,极陈行郡县、废封建的利害得失。始皇赞许,采纳其议,分天下为36郡(以后又增设到40余郡),郡下设县,县下设乡,乡下有亭、里。在李斯当了丞相之后,贵极人臣,声势显赫,长子李由做了三川郡(今洛阳东北)守,其余几个儿子都娶了秦的公主,女儿也嫁了秦的公子。

从公元前220年到前210年秦始皇曾亲率群臣5次出巡,“东通燕、齐,南至吴、楚”。沿途祭山封禅,刻石颂德,李斯跟随始皇出巡,所立纪功刻石,多出自李斯之手。如秦山刻石,今尚存10字。绎山刻石今尚存有拓本留存。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东巡,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始皇少子胡亥同行。归途始皇病死沙丘,(今河北平乡、广宗一带),李斯恐引起动乱,秘不发丧,置尸于辒辌车中,百官奏事如故。赵高因得幸于胡亥,阴谋伪造遗诏,废始皇长子扶苏,立胡亥为傀儡皇帝,以便自己独揽大权。首先他煽动诱逼胡亥篡位。胡亥应允后,赵高又觉“不与丞相谋,恐事不能成”,遂威诈李斯与其合谋。李斯始而严厉词斥赵高,“安得亡国之言!此非人臣所当议也!”继而出于私心,屈从了赵高。卒使赵高、胡亥改诏篡位的阴谋得逞。

胡亥即位(史称秦二世),“以赵高为郎中令,常侍中用事”。赵高操纵胡亥,更改秦始皇制定的法律,“尽除去先帝之故臣”,建阿房宫,修筑驰道,“赋税愈重,戌徭无已”,以致民不聊生,“欲畔者众”。李斯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几次想瞅机会进谏,二世不许。直到公元前209年末,胡亥责问李斯:“吾愿肆志广欲,常享天下而无害,为之奈何?”李斯才乘机写了一份《劝行督责书》(督责:监察臣下过失而处以刑罚),论述“明申韩之术”,“修商君之法”的重要意义,暗示胡亥“明君独断”,“权不在臣”,赶快收回赵高窃取的大权,继续推行始皇行之有效的治国之道,即督责之术。

公元前209年4月,秦二世东巡还至咸阳,因大修阿房宫,“尽征其材士5万人屯卫咸阳,令教射狗马禽兽”,赋税和戌徭更加繁重,又加上“法令诛罚日益刻深”,从而激发了统治阶级与农民的矛盾,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大起义。为了缓和这一矛盾,李斯、去疾和冯劫于公元前208年冬进谏二世,提出减轻农民赋税和徭役的主张。胡亥不听,反诬李斯等“欲罢先帝之所为”,“不为朕尽忠力”。接着李斯为了制止赵高进一步篡权,连续两次上书言赵高之短,提醒二世“今有大臣于陛下,擅利擅害,与陛下无异,此甚不便”。“陛下不图,臣恐其为变也”。昏庸的秦二世不但不聽李斯的忠谏,反而私告赵高。赵高怀恨在心,趁机诬陷李斯有“裂地而王”的野心,并说李斯的长子三川郡守李由与陈胜、吴广有勾结,秦二世听信谗言,遂将李斯囚禁起来。

秦二世使赵高审讯李斯,赵高以捏造的李斯与子由谋反罪,收捕李斯的宗族和宾客。李斯自信对秦“有功,实无反心”,乃从狱中给二世上了《自罪书》。上书的大致意思是:“臣为丞相,治民三十余年”,共有7条罪状:第一是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立秦为天子;第二是“北逐胡貉,南定百越”,扩大了疆土;第三是“尊大臣,盛其爵位”加强内部团结;第四是“立社稷,修宗庙”以显示主上的英明;第五是统一刻画等级徽饰,统一度量衡和文字,以树立秦的威名;第六是“治驰道,兴游观”以供皇帝游乐;第七是“缓刑罚,薄赋敛”,使万民感戴主上的恩德。这七条名为述罪,实乃颂功。是自述个人辅助秦始皇统一中国的丰功伟绩。上书被赵高弃而不奏,并对李斯“榜掠千余”,使其招认“谋反罪”,李斯在严刑拷打而不胜痛的情况下“自诬服”(屈打成招)。公元前208年7月,李斯被腰斩于咸阳市中,并夷灭三族。在绑赴刑场的途中,李斯对其一起罹难的中子感慨地说:“我想跟你再牵着黄犬,一起出上蔡东门去自由自在地追逐狡兔,还能办得到吗!”

从上述李斯的一生经历看,他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他顺应历史发展,促秦统一中国的时政分析;对敌实行远交近攻,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军事策略;反“逐客”、行郡县,实行统一的政治主张,都有利于推动历史的前进,被后人誉为“应运豪杰”、“因时大臣”和“才力功臣”。李斯又是杰出的文学家、文字学家和书法家。前人称他的上书“事略而意径”、“丽而动”;他的书法“小篆入神”、“大篆入妙”、“经不过数分”之字,“而有寻丈之势”。鲁迅先生对李斯的评论更为中肯精辟,认为李斯“然于文字,则有殊勋”;“法家大抵少文彩,惟李斯奏议,尚有华辞”;而其篆刻石铭,“质而能壮,实汉晋碑铭所以出也”。并说:“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猜你喜欢
胡亥始皇赵高
《赵正书》研究
赵高改遗诏不可信,但《史记》写得高明
王翦将兵
也谈“胡亥当立”问题
也谈“胡亥当立”问题
指鹿为马
下篇 今日巴清
因他有心
指鹿为马
赵高的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