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经济带城市集群发展与梧州的定位

2014-04-29 21:26熊林
西江月·上旬 2014年1期

熊林

【摘 要】本文论述了在西江经济带应该以城市集群、产业集群、物流集群、贸易集群等形成西江经济通道带。通过城市集群的布局,特别是提升梧州市的核心地位和门户功能,提高梧州市的服务与辐射功能从而构建广西甚至是南中国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特色农业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把西江流域建造成国际区域合作的一块新高地。

【关键词】西江经济带;城市集群;梧州城市定位

一、城市集群与西江经济带城市集群的布局与走向

(一)城市集群成因及其意义

城市集群(city cluster) 是指许多大都市和城市在发展中逐渐扩张甚至彼此连接而形成的多核城市体系。表现为占地面积大、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交通方便、彼此联系密切的城市群,是现代城市形态的一种新类型。一个城市集群,以其广阔的土地面积、众多的人口、丰富的资源、同质的产业结构、统一的市场、强大的辐射能力组成整体的力量,共同托起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

形成大城市集群区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①自然地理位置。世界上的大城市集群区基本上位于中纬度的平原地带,并分布在河口海岸或大湖沿岸,这样的地方为城市及城市间交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从广西西江经济带的产业由轻工业向重工业转变的定位来看,大力发展水运无疑是比较合适的选择。根据测算,如果对西江进行合理开发,整条西江水系相当于20条铁路的运力。就成本而言,铁路运输每公里每吨的成本是0.15元,公路是0.5元,水运成本是最低的,只要0.04元。②城市化和郊区化程度。世界上的大城市集群区均有一些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由于卫星城镇和新城市不断填充在各大城市之间,当城市范围扩大和城镇数目增多到城市地域相互衔接时,形成巨大的城市带的初步格局。

城市集群的发展速度每提高1个百分点,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将增加1400亿元,最终将带来3360亿元的GDP。由此可见,城市集群对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无与伦比的作用。城市集群重要的意义是彻底打破了传统农业经济社会基础上形成的经济格局,打破了限制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枷锁,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利益格局和市场格局。建立以城市集群为主的城市集群经济体系根本的宗旨就是建立城市集群内统一的经济市场,确保政策同向、区位同优、产业同构、资源同享、建设同规。

(二)城市集群: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内河水运优势,全面提升广西西江黄金水道通航能力,适应新的发展形势,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了“打造西江黄金水道,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出台了《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打造西江黄金水道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若干意见》,决定从2008年到2012年,投入资金215亿元以上,将西江建设成为“开放、合作、协调、高效、生态”的亿吨黄金水道,以西江亿吨黄金水道建设促进西江经济带形成。

区域整体竞争力歸根到底在于产业的竞争力,而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产业区域特色优势的形成。加强产业合作,坚持市场主体、政府推动,抓住承接广东等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历史性机遇,立足各自比较优势,优化区域产业分工,通过合作共建产业园区的模式,加强城市群之间的产业分工合作和优势互补,努力实现错位发展,良性竞争。按照一体化的要求,整合西江城市群相关产业资源,大力促进产业融合与协作,推动形成特色突出、优势互补、分工合理、互利共赢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城市群的产业建设要强调临江式布局,尽量靠近铁路干线和高速公路,培育高效益的产业带和特色鲜明的产业走廊,打造沿“黄金水道”产业带,进而促进广西落后地区崛起。

二、西江经济带城市集群

(一)西江经济带的城市集群布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向纵深发展、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国泛珠三角和泛北部湾经济区合作的进一步推进,以及中央出台一系列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措施,广西沿江经济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广西西江经济带包括广西西江沿江7市:南宁、柳州、梧州、贵港、来宾、百色、崇左,土地面积13.09万平方公里,人口2607。2012年8月,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实施《广西西江经济带发展总体规划》为广西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总体规划》是以西江干流为发展主轴的区域规划,包括工业产业、环境保护、文化社会事业等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提出西江经济带总体布局,明确将西江经济带打造成为“实施‘两个大局战略的示范区、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试验区、西江开发轴的先行区、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门户区”的功能定位,打造“生态优先、交通引领、工业主导、产业升级、城镇集聚、品质提升、社会和谐”的西江经济带。西江经济带建设不仅是“广西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内容也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西江经济带不仅仅是辐射广东云贵的经济区域还是上接云贵、纵贯两广的重要流域。因此,西江经济带的布局与总体规划事关大局、至关重要。

以现有城镇为基础,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城市带。采取“宜居宜业”的城市发展模式,加快建设宜居宜业的西江城市带。让城市成为发展工业和服务业的最好载体,成为培育产业集群的环境基础,成为人们实现美好生活愿望的安居之所。逐步沿江形成南宁、柳州、梧州、贵港4座特大城市和来宾、百色、崇左、桂平4座大城市。依托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和产业园区建设,规划形成平南、横县、六景、岑溪、宾阳、平果、田东、武鸣、鹿寨和凭祥等10座中等城市。依托县域经济发展和城乡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积极发展一批各具特色的小城市与建制镇。择优支持适合条件的小城镇改制升级为市,构建以沿江重点镇为依托的城市集群体系。

(二)通过城市集群布局推动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

为争取《总体规划》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通过城市集群的构建与完善,我们可以把把西江经济带建成贯穿我国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一条重要的国土空间开发轴带,在实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目标、促进珠江三角洲辐射带动、加快西南地区大开发、推动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构建以南宁、柳州、贵港,梧州,肇庆,佛山,广州为核心的西江城市集群,形成跨省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城市集群,是广西、广东立足自身比较优势、发展阶段和合作基础,顺应城市化发展规律和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布局演变而做出的重大选择,是优化空间开发格局、深化区域分工合作。促进广西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由东向西、由北向南拓展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构建西江城市集群对推动两广加云贵产业布局更加合理、贸易投资更加便利、经济发展更有活力、发展环境更加优良,促进四省区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构建西江城市集群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从宏观层面而言,有利于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区域经济布局、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宜提以哪一个省为主,也不宜提以哪一个城市群为中心。而是要强调两广功能互补,取长补短,协调发展,合作共赢,重视城市群的包容性增长,摆脱龙头之争,才能充分调动城市群各城市的积极性

对广西而言,西江经济带的打造除了将平衡广西内北部湾经济区以外地区的发展外,同时也将把西南地区和珠三角串联起来,推动整个西江流域经济的统筹协调发展。西江经济带可以作为产业转移的通道和承载地。

三、西江城市集群的历史渊源与发展目标

(一)历史渊源与对接广东

广东广西两省自古以来有着特殊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也一直非常密切,在历史地理人文上都有着非常相近的趋同性和认同感。两省区共同的文化属性、历史上频繁的人口流动和经济交往,为构建西江城市集群、组建跨省经济区奠定了坚实的历史和人文基础。西江文化属岭南文化范畴,也是岭南文化的源头之一,它包含两广文化,是一个博大深邃的文化体系。桂东南紧邻广东,桂东南汉人都会讲广东话,生活习俗、饮食起居也近于广东。以梧州为例,走在梧州街头,如果不看政府部门牌子上的壮语文字,你很难想象梧州属于广西。因为梧州人说着粤语,吃着粤菜,听着粤剧,报摊上显著地摆着《羊城晚报》和《广州日报》,这与珠三角的任何广东城市没有不同。但广西各民族也有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以梧州,贵港,玉林,桂平等为代表桂东南(广西西江流域主要区域)处于广西东南紧邻广东的地位,成为广西各民族和广东汉族交流融合的必经之地,必将在文化的传播和交汇中,在学习先进,推广先进,认同先进,摒弃落后中,起到带头作用。

(二)西江城市集群发展思路与目标

水陆立体交通综合网络的完善和有机结合,提高了内河港口集疏运能力和水平,将进一步提升广西的交通物流能力,降低广西资源和产品的流通成本,使广西能更好地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大量东部企业的转移进驻,可为广西富足的人力资源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岗位,促进群众增收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两广应综合考虑资源禀赋、产业优势和规划布局,积极创新区域产业政策,引导区域产业错位发展、无缝衔接,提高产业集中度和链式化发展;鼓励区域传统产业整合,支持两省知名、优势企业通过兼并收购、合资合作、资产重组等多种方式深化合作,把广西的西江流域融入大珠三角。建设东段(梧州和贵港)承接产业核心区;面向东盟合作,建设中段(南宁、柳州、来宾)高端产业重点区;突出资源优势,建设西段(百色和崇左)特色产业发展区实现传统产业互补、优势产业合作,协同配套发展。在抓好各自发展重点的同时,要加强两省之间的产业对接,在延长产业链等方面进行密切合作,同时促进西江流域实现在更深层次的加工制造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方面的合作与对接。形成一条展示西江厚重山水本底和历史内涵的“绿色西江、人文西江、宜居西江”,建成广东的后花园。形成新兴休闲产业集聚的发展轴和城乡经济繁荣的新引擎,将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在国际和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游览观光、休闲度假、会议会展、商务交流、娱乐购物旅游带。营造亲水生产、生活空间,形成生活环境亲水宜居、土地利用集约高效、城乡居民安居乐业、社会生活充满活力的西江特色城镇带。

四、西江城市集群发展与梧州的定位

(一)梧州在西江城市集群中的地位与定位

西江经济带涉及广西80%的面积,除此外,还把广东乃至云南贵州部分地区都涵盖。其中广西部分以南宁、柳州、梧州三大城市为核心区域,半径约200公里,面积77561平方公里,占全区32.65%,接近三分之一,而GDP总值却占全区近一半,是西江经济带的核心经济圈。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打造西江黄金水道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决策部署,推动广西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曾因水运而兴,又因水运而衰的梧州,再次被放在了历史的重要位置。西江黄金水道给沿岸城市经济带来的好处,从梧州市2011年的一组数据就可看出:2011年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产值达到600亿元以上,地方财政收入达76.1亿元,比2010年增长35.6%,比自治区财政收入增速高10.1个百分点。

从汉代开始到宋代,梧州一直都是岭南的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也是海上丝绸之路交接点,梧州还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粤语的发源地。在宋代时,岭南一分为二,梧州之东为广东,之西为广西,而梧州从此划分入广西。梧州毗邻广东,区域合作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在西江经济带300公里的工业辐射半径覆盖7800万人口,梧州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本土传统产业逐步转型升级,扩容壮大,也蕴藏着较大的发展空间。第三是基础支撑前所未有。梧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去年突破1000亿元,在广西已經排在第四位。从现在产业的基础来看,梧州有可能会成为与柳州、北部湾形成三足鼎立、各具特色的工业重镇。南岸加快科学开发,苍海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城市承载能力迅速扩大,梧州将很快成为两广交界的一个重要区域性商贸物流城市。

(二)振兴百年商埠是梧州科学发展的最大实践

作为珠江主干流的西江水系,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大内河航运水道,接云贵,贯两广,通港澳,被视为西南、华南区域经济发展的“水上生命线”。“西江通五省,总汇在梧州”,处于珠三角、北部湾、大西南三个经济圈交汇点的梧州处于这条黄金水道的节点位置,它东接粤港澳,西连大西南地区。江苏在对接上海时,主动先打通了苏州到上海的交通,而让苏州没有错过长三角的发展机会,最终也带来了南京的发展。广西如今也不能只有一个大西南出海口,不能只注重南北钦防的城市群布局,也要重视梧州这个重要的连接广东的出口,这样才能做均衡与和谐的科学发展。“江海联动”发展是富民强桂实现广西新跨越的必然趋势。

民国时期,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广西的财政收入70%以上来自梧州,广西进出口总值有梧州90%的贡献,梧州占广西工业总值的三分之一。当时的梧州凭借西江航运发达,商旅云集,是广西外贸的总出口,有“半个梧州水上浮”之说。新桂系时期,广西大学的校本部由梧州迁往桂林,但是马君武校长坚持把西大理工学院仍然保留在梧州,实际上就是看中了当时这个广西唯一的通商口岸以及机械制造中心的地位。后来随着铁路的这种交通工具的兴盛,梧州的地位才被柳州所取代。要积极提升梧州在西江黄金水道的地位,加快沿江产业集群发展,力争把西江黄金水道建设上升為国家战略。梧州过去几年的问题主要是交通瓶颈问题,交通劣势使梧州有区位无优势,等交通优势出来了,梧州的发展挡都挡不住。梧州就要通过通道经济的商贸物流带动产业的协调发展。从发展的区域来考虑,优先发展西江黄金水道沿江产业集群、城市集群、商贸物流集群和农业产业化集群。

要将梧州打造成西江黄金水道中心城市、区域性枢纽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形成梧州境内140公里西江沿岸、70公里桂江沿岸城镇集群、产业集群、商贸物流集群,全市人口40%-50%、产业60%-70%、生产总值60%-70%集中到西江黄金水道两岸。以梧州市区为中心,形成若干个产业集群和城镇集群。柳州至广东肇庆铁路、梧州至广州高速公路以及未来贵广高速铁路的建设。这些都将打通与广东的快速连接,而梧州也将在未来几年步入珠三角一小时经济圈。

综上所述,充分发挥梧州广西东大门的区位优势,充分发挥梧州市西南地区通向粤港澳的门户作用,充分发挥梧州区域性交通枢纽的作用,提升梧州市的核心地位和门户功能;提高梧州市的服务与辐射功能,把梧州打造成为西江经济带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节点、平台,应是梧州城市定位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梧州坚持“差异化”策略发展西江经济带产业集群[N].梧州日报,2012-12-09.

[2]梧州市打造西江黄金水道城市 发展特色产业集群[N].广西日报,2010-01-14.

[3]《梧州西江经济带核心区概念规划》汇报会召开梧州市规划西江发展[N].梧州日报,2012-06-16.

[4]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将成产业转移重地[Z].2012-8-17 11:17:36 来源:前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