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巴门尼德第三条道路的探究

2014-04-29 17:22耿宗璘李宗迎
西江月·上旬 2014年1期

耿宗璘 李宗迎

【摘 要】分析巴门尼德的道路问题,关键要阐明“存在”与“非存在”的意义,认识到“非存在”并非“不存在”。从而可以得知,巴门尼德只提出了“真理之路”和“意见之路”,并无“第三条道路”。

【关键词】巴门尼德;真理之路;意见之路;第三条道路;非存在

作为古希腊哲学埃利亚学派的奠基人,巴门尼德的哲学思想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他的《论自然》被认为是第一部区分了理性与感性的哲学著作。然而围绕这部著作,古往今来各国学者之间的争论也颇多。其中的焦点是巴门尼德所提到的“道路”问题,有的学者认为是两条——即真理之路和意见之路,有的学者则认为还有第三条道路,而且主张三条道路者的意见也并不完全一致。关于两条道路的主张,可以找到很多论述,在此不再单独列出。我们还是先来看看关于后者的两种具有代表性的看法。

一种关于“三条道路”的看法记述于前苏联学者敦尼克、约夫楚克等人编写的《哲学史》中,他们认为“巴门尼德区别了三条认识道路,在他看来其中有一条是正确的,两条是不正确的” [1]19,一条正确的路是“只有存在,没有非存在”;另两条不正确的路是“既有存在,又有非存在”和“存在和非存在是同一的又是不同一的”。他们认为这些观点是巴门尼德用来反对其他古希腊哲学派别的,“两条不正确的路”中第一条是用来反对毕达哥拉斯派二元论的,而另一条是用来反对赫拉克利特辩证法的。

这种观点对“两条不正确的路”的判断,是存在一定问题的。第一,敦尼克、约夫楚克等人对于他们观点的论据显然不够充足,论证也只是寥寥几句,并不能充分证明巴门尼德说过两条不正确的道路。第二,关于巴门尼德提出这两条不正确的道路是用来反对“毕达哥拉斯派的二元论”和“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法”的这样一种看法,我认为其论据也是不充分的。首先,“毕达哥拉斯派的二元论”这一提法值得商榷。所谓“毕达哥拉斯派的二元论”思想,也即认为世界本原是有限的火和无限的空气的思想,其实并不是毕达哥拉斯本人的观点。“火”作为万物的始基,并不是毕达哥拉斯本人提出的,而是其著名弟子希巴索提出的。亚里士多德是这样说的,“墨达蓬梯的希巴索、爱菲斯的赫拉克利特说它是火” [2]23。问题就在于此,我们能否排除毕达哥拉斯的观点,单单把希帕索斯的思想归结为是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思想呢?同样,仅就巴门尼德看,也并没有提到“火”之类关于赫拉克利特的典型思想,所以我们也不能想当然地把其归为反对赫拉克利特思想的观点。第三,按照当时的文化传统,不点名批评似乎并不符合常理。叶秀山先生指出过,“按照当时的风气,阿里斯托芬可以指名道姓地攻击当时的某些政治领导,他的老师科萨诺芬尼可以点名攻击当时的权威荷马和赫西俄,为什么巴门尼德的笔法却那么隐晦?” [2]139

另一種关于“三条道路”的观点,认为巴门尼德借女神之口,为人们指出了三条道路:真理之路、意见之路、表象之路。这种观点的根据是巴门尼德的残篇,“第一条是:存在者存在,它不可能不存在。这是确信的途径,因为它遵循真理。另一条是:存在者不存在,这个不存在必然存在。走这条路,我告诉你,是什么都学不到的。因为不存在者你是既不能认识(这当然办不到),也不能说出的。” [3]31第三条路便是:“在那条途径上,那些什么都不明白的凡人们两头彷徨。因为他们的心中不知所措,被摇摆不定的念头支配着,所以象聋子和瞎子一样无所适从。这些不能分辨是非的流氓,居然认为存在者和不存在同一又不同一,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向!” [3]31

这种观点认为,巴门尼德严格地区分了真理、意见、表象,也即存在、不存在和现象(既存在又不存在)。这样的第三条道路似乎是有根据的,柏拉图在《理想国》中通过苏格拉底之口告诉我们,“‘有是知识的对象”,“意见既不是对于有的也不是对于无的”,“知识和物质之间有一种我们称为意见的东西” [9]222-224。

但是,这种观点的成立也存在一定困难。因为,这样的区分在巴门尼德的原著中并没有明确的体现,这无论是苏格拉底抑或柏拉图的看法,它都只是巴门尼德之后的人的观点,也是与巴门尼德有着重要区别的观点。比起苏格拉底、柏拉图,克塞诺芬尼与巴门尼德同属埃利亚学派,思想更加接近。克塞诺芬尼认为“本原是单一的,所有的存在是1” [4]86那个是1的神“用在同一处所以永无运动,在不同时间到不同地方对他是不合适的,它毫不费力地用理智的思想主宰一切”[4]86。在这里,克塞诺芬尼所区分的是不动的存在和变动不居的现象,并没有提到那个无或者不存在。正如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所说:“一方面他把绝对本质规定为单纯者……而另一方面他又对现象加以哲学思考……”。[8]261由此可以得出跟之前观点相矛盾的结论,即巴门尼德继承他老师克塞诺芬尼的观点,区分了存在与现象,但并没有提不存在。

通过分析以上两种关于巴门尼德“三条道路”的观点,可以发现这些观点是存在问题的。它们或者没有如实地反映巴门尼德的原来观点,或者存在某些内在矛盾,或者缺乏足够的论据与论点。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没有真正理解巴门尼德关于存在与非存在的意义。

要理解巴门尼德存在与非存在的思想,必须抛开之前的见解,从其原作入手。巴门尼德没有留下完整的著作,现在流传下来的主要是一些残篇(人们将其编辑并命名为《论自然》),而这些残篇也多是来自他人的引证。而柏拉图以巴门尼德为主要人物的对话集,如《巴门尼德斯篇》,经后人考证,并不具有历史的真实性,一般认为那是柏拉图本人。巴门尼德的残篇分为三部分:序诗、真理之路、意见之路,主要以六韵步诗篇的形式被留存,总共约一百四十余行。

我们首先要从序诗入手。以往人们似乎并不注重这一段,但是序诗是巴门尼德的残篇中保留最全的,而且“要了解巴门尼德写诗的目的,弄清他所要解决的问题,探讨他解决问题的途径,就非研究‘序诗不可”。[5]588序诗中记述:“骏马驰骋着任我所往,女神再一次引我到众所周知的大道上,它指引有识之士去遨游所有城邦……太阳的女儿们撩开了他们的面纱,带着我离开了黑暗居所,急忙忙来到光明殿堂。白天和黑夜的道路在这里分判,两座大门矗立在两旁……大门洞开,一条宽阔的通道迎面展现……在这里,你应当通晓一切事件,不仅有圆满真理不可动摇的核心,还有那些常人意见,全无真理可言。你还要这样把事理端详,那些看来如此的东西,这一切由于经过了一切,必然要具有存在的模样。” [4]91

我们发现,序诗明确告诉了我们只有两条道路:真理之路和意见之路。女神指引巴门尼德到一条众所周知的大道,这条大道便是通往真理的道路,也即存在之路。“黑暗居所”、“光明殿堂”以及“黑夜”、“白天”都是在指明无知的领域和知识的大道,也即混沌的意见和确切的真理。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对于大门的描述略有不同,上文所引用的是“两座大门”,而汪子嵩先生等人在《希腊哲学史》所描述的是“在黑夜和白天的路上有一座大门”。根据前文黑夜和白天就此分离,以及后文大门打开后一条路展现出来,可以看出:这里的门只有一道,也就是说黑夜与白天的分界线是一道大门而非两道。因为如果是两道,那么黑暗与光明中间就有了一段半黑半白的路,这显然不是巴门尼德序诗所告诉我们的。另外,女神也告诉巴门尼德应当通晓所有的事情,包括真理,也包括全无真理的意见。可以看出,这篇序诗并没有告诉我们有第三条道路。

另外,除了序诗,在残篇2中,巴门尼德也明确提出了两条研究路径,“来吧,我将告诉你,请你倾听并牢记心底,只有那些研究途径是可以思想的:一条是存在而不能不在,这是一条确信的途径,与真理同行;另一条是非存在而绝不是存在,我要告诉你,此路不通。非存在你不认识也说不出,因为这是不可能的,作为思想和作为存在是一回事情。” [4]93这段话,只说明了巴门尼德提出的两条道路,并未涉及到“第三条道路”。

巴门尼德把问题分成了两个方面,即黑格尔所说的“绝对本质”和“现象”,也就是稳定的不动的存在和变动不居的存在。巴门尼德提出“存在”的本质,区分理性与感性、本质与现象,这都是以往自然哲学家所没有看到的。同时,巴门尼德并没有因为强调本质而忽视现象,而是提出作为一个“有识之士”,无论是真理之路还是意见之路都必须要学习。

若要真正理解巴门尼德的这两条道路,确定并无第三条道路之说,还必须要研究巴门尼德关于“存在”与“非存在”的思想。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因为它们体现的是巴门尼德更为深刻的思想。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寻求巴门尼德哲学本真思想的考证书籍或文章,比如王路的《“是”与“真”——形而上学的基石》。这些论证皆在词源学、翻译上下了很大功夫,为疏通义理,都认为应将“存在”改译为“是”。但在本文的论述中,笔者还是沿用了“存在”的译法,其原因并非,笔者不同意“是”的译法,而是一来遵从大多数人的习惯,二来笔者认为我们在这里讨论的问题跟译法关系并不大。

关于“存在”是什么,笔者认为可以从巴门尼德所赋予存在的特点来略窥一二。辛普里丘是这样记述的:“仅仅剩下存在这一条途径可以通行。这上面有许多标志表明;存在的东西无生无灭,它完整,不动,无始无终。它既不是在过去,也不是在将来,而是整个在现在作为‘单一和连续性……” [4]94“但是,存在被局限在巨大的锁链里静止不动,……它保持着自身同一,居留在同一个地方,……它完满自足无所需求,若不然它就会一无所有。” [4]95“但有一天最后的边界,它在所有地方都封闭着,有如一个滚圆的球体,从中心到每一边都距离相等,……” [4]96“作为思想和思想的对象是同一件事。” [4]96

从这些记述我们可以发现“存在”具有这样的一些特点:存在是永恒的;存在是“一”而且是不可分的;存在是静止的;存在是一个球体;存在是思想的对象。可以看出,巴门尼德的“存在”比以往自然哲学家,如伊奥尼亚学派的哲学家,单纯从具体的事物中找万物的始基更为深刻,更为抽象。在巴门尼德看来,他所要研究的根本问题,不是探索变动不居的“多的”具體事物,而是那个“一”。这个“一”是完满的,是永恒的又是有限的,它是必然的。这样一种必然的,固定不动的“一”才是可以被理智所把握的。当然,巴门尼德的存在并没有完全脱离直观的具体事物,因为它还是一个“从中心到每一边都距离相等”的“滚圆的球体”。

对于“非存在”的理解,恐怕是我们确定有几条道路问题的关键之所在部分。因为上文所举出的关于第三条道路的观点,笔者认为很大程度上是没有真正理解“非存在”是什么含义。巴门尼德关于“非存在”的直接描述不太多,但是中文译文却不尽相同。苗力田先生是这样翻译的:“另一条是非存在而绝不是存在,我要告诉你,此路不通。” [4]93;《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中这样翻译“另一条是:存在者不存在,这个不存在必然存在。” [3]31;王路先生的翻译是这样的“另一条路乃是不是,且必然不是,我要告诉你,这是完全走不通的路” [6]98;黑格尔著作的中文版这样写道“另一条路是,‘有不存在,‘有必然是‘非有,——对于这,我对你说,这是完全非理性的道路” [8]265。

从上面不同的译文我们可以看出,对于与“存在”相对的的那个词的否定形式的翻译,译者们采取了两种不同的译法:一种是“不…”另一种是“非…”。而提出有第三条道路的学者,主要认为这个词就是“不存在”,它与“存在”是绝对排斥的;与“有”相对的就是“无”;“不是”是与“是”相对立的。但是在笔者看来,“非存在”不是“不存在”,它并不是与“有”相对的“无”,也不是与“是”相对的“不是”,而是“非有”或者“非是”。“非存在”所要诉说的其实就是感性世界,叶秀山先生指出,“首先可以理解为他的老师克萨诺芬尼所否定过的诸神,但最重要的恐怕还是指具体的事物属性和物质形态,也就是说,事物的现象——或者叫做假象,其矛头当然是指向古代伊奥尼亚学派的。” [2]145巴门尼德把感性世界称作是非存在,因为它是变动不居的,不同于那个永恒不变的“一”。巴门尼德区分“存在”与“非存在”的标准,就是变动与否。“一”是不变的,所以它是真实的“存在”;世界上的万物是变动不居的,因此它们是不真实的“非存在”。笔者认为这种“非存在”当然也是一种“存在”,一种“有”,或一种“是”。只不过它们不是确定的,不是真实的,而是常人的,意见的。或者套用海德格尔的看法,这是一种“存在者”。

从对“非存在”的理解,笔者认为在巴门尼德的视野中,似乎没有出现“不存在”的任何信息,他的目的也显然不在于表达“不存在”,而在于强调“非存在”。“非存在”表达的是直观的变动不居的万物,它所代表的是与真理相对的意见。巴门尼德贬低“非存在”,主要反对的应当是伊奥尼亚学派从现实中的万物中寻找始基的观点。而伊奥尼亚学派从现实的万物中找寻始基,这样的始基虽然处于变动之中,理智无法把握,但它还是一种“存在”,而不是“不存在”。所以我们说巴门尼德提出的与“存在”相对应的是“非存在”,而非“不存在”。

通过对巴门尼德的原文以及对其“存在”与“非存在”的理解,我们可以发现有关“第三条道路”的思想包含内在矛盾,巴门尼德明确提出的是两条道路:真理之路和意见之路。这两条路是关于不变的“存在”和变化的“非存在”的。这样一种观点对巴门尼德思想以及译文的理解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敦尼克,约夫楚克,凯德洛夫,等.哲学史[M].北京:三联书店,1975.

[2]叶秀山.前苏格拉底哲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3]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4]苗力田.古希腊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5]汪子嵩,范明生,陈村富,等.希腊哲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6]王路.“是”与“真”——形而上学的基石[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7]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李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8]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9]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10]吴广坤.巴门尼德的三条路[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1993(4):49-52.

[11]汪子嵩,王太庆.关于“存在”和“是”[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21-36.

[12]聂敏里.论巴门尼德的“存在”[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1):4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