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翼
【摘 要】就马克思理论研究而言,在多种角度,不同方位对于信仰问题都有涉及到。最容易让人忽视掉的,也正是本文给大家分析的这个独特的视角,就是站在经济学的角度对于信仰问题的透视和考证。同时这也是马克思理论中信仰思想的很有代表性的特点。
【关键词】马克思;信仰;经济
引 言
信仰是社會的一种意识形态表现,表象上与经济基础比较模糊的一种定义。因此,人们很难发现信仰问题与社会中经济过程以及经济因素中存在的联系。历来的宗教、哲学、神学在针对于信仰问题时,也只是仅仅在思想人文视角处分析,通常性在经济角度分析并未受到关注,这样子使研究信仰问题的广度和深度都受到了局限性。但是马克思因其在理论研究工作中,涉及到的主要是经济学方面,因此,对于信仰问题,他站在了一个很特别的角度分析了信仰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新颖且价值性较高的观点。
一、经济角度下信仰思想的根源及基础探析
1.1经济学角度下的宗教问题产生
马克思觉得,人们所持有的世界观是其在生产过程之间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反映。而这种存有的关系又有合理、明朗性与狭隘、神秘性之分,前者则是现实真实反映,而后者则是幻想的,可定义为宗教。马克思曾在书中提及到,古代,劳动生产力水平相对底下时期,人们在自身物质生产生活过程中内部的关系是比较狭隘的,而这种狭隘的观念就被反映在宗教中。而只有人们在实际的有计划有意识控制自己的日常生活时,人与人和人与自然处于比较合理关系时,这一神秘感才会消失。马克思提出,宗教的出现正是当时历时发展时期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神秘与狭隘性的反映。只有到一定阶段神秘感的消失,而宗教的反映才会有可能不存在。
1.2 经济学角度下的信仰自由问题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社会存有的信仰自由问题在经济学角度做了分析。他认为,信仰自由思想所表明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其经济范畴内所谓的自由竞争在信仰范畴内所占据的主导地位。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初期代表性特征就是自由竞争的出现。思想信仰是作为经济基础中上层建筑地位而存在的,这所反映的则是整个社会经济领域的变动。而在经济领域中占主导地位的自由竞争思想则被反映到了整个社会的思想范畴内,反映到了人们的信仰问题中,自然促进宗教、信仰自由思想的生成。因此,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代表正是信仰自由思想的通行。这样的一种观念,是马克思在经济学视角对于信仰自由研究的一个重大创新,而自由竞争原则无论在信仰思想领域内还是在经济领域内的主导地位是必然性的存在。相比之前人们对于信仰自由在宗教思想及个人权利等一些角度的探讨,无疑马克思用最科学的方式考究了社会中的信仰问题现象及其原则。
二、商品经济社会中的所处的信仰问题分析
2.1商品、货币、资本信仰三者分析
《资本论》中马克思分别对于商品、货币以及资本三种处于商品经济内的拜物教问题做了论述,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循序渐进的。1)马克思开始时是利用了商品拜物教的概念做了科学性的分析,他将人们对待商品的态度称之为拜物教,并利用了宗教中定义的拜物教的概念拟化了商品在其生产中所发生的假象以及人们对于假象的盲目崇拜性。他认为,在商品的整个生产过程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存在形式是独立性的,与宗教中所谓的拜物教是类似的。2)货币拜物教现象则是商品拜物教的延伸,在其组织形式上特点更为集中与突出了。它主要包括粗糙性和精致性两类形式,一类是对贵金属的崇拜,它所指的就是国民经济学中的盲目性信仰,而另一类指的是对于金钱的崇拜,这种观点是现代经济学中的货币主义以理论形式存在;3)资本拜物教现象则更是货币拜物教的深层发展,它在资本的各类形式中都有体现,最主要代表就是在生息资本形式的体现。并指出生产关系在资本中得到了最深度的物化,并以最突出的形式而存有;4)金钱崇拜思想的基础必然是商品崇拜,只要商品生产及其特点形式的存在,就会有对此拜物教的存有。尤其是所处于高度发展的市场经济中,货币的地位尤为突出,而金钱崇拜也更加明显。而金钱的崇拜又很容易滋生为资本崇拜。因此,人们对于金钱的高度崇拜,若并未被归纳为其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信仰,而对于资本的崇拜则直接就可以被划分为资本主义信仰中的一部分。
2.2信用制度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信任
马克思对于信用以及主义的社会意识形态进行了揭示,认为人民对于货币价值的信任则体现着其对社会的一种信念,即是人们社会信仰中的一部分。信用主义是定义为对于资本主义社会市场经济的信仰表现。马克思认为,资本从贵金属到纸币,到信用业的生成,代表的也是货币主义转变为信用主义,这是一种进步,而促使其发展的则是人们对于商品的内在价值以及货币价值的一种信仰。而这种信仰实际上也是对于资本主义其社会制度和其生产方式的一种信仰。马克思指出,无论资本主义社会如何发展,也不管人们对于资本主义信仰的形式怎样变化,其实质都不会发生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能是以物和异化形式来表现,而信用制度的存在也并不意味着人与人合理天然类关系的恢复,也无法实现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互相信任关系。
结 语
以上就是马克思在其独特经济学视角下以其最科学的手段针对于信仰问题作出的简要分析,对于信仰现象问题的研究丰富和扩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也是最有有创新性和价值性的代表。
【参考文献】
[1]覃采萍.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机制——以张闻天与列宁新经济政策的中国化为个案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41-44.
[2]任登鸿.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及在新经济时代的发展[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