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的太阳神崇拜

2014-04-29 17:23尹磊
西江月·上旬 2014年1期

尹磊

【摘 要】本文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对上古文献和文字资料的研究,整理出商代太阳神崇拜的线索,并试图论证鸟崇拜和太阳神崇拜之间的联系,以及这种从鸟崇拜到太阳神崇拜的转型过程。

【关键词】商代;太阳神崇拜;鸟崇拜

自然神话学派的代表人物麦克斯·缪勒认为,最早的神是太阳神,最早的崇拜形式是太阳崇拜。太阳神话是一切神话的核心,一切神话都是由太阳神话诞生的。世界上几乎每一个民族都有过太阳神崇拜。

中国也有过太阳神的崇拜,甲骨卜辞中有关于“入日”和“出日”的记载,根据宋镇豪先生的考证甲骨文中的“出日”、“入日”的祭礼是商代的太阳祭礼。但是随着周取代商,周人摧毁了商人的十日信仰,并建立起了自己信仰。而那些消失了的商人传统则借由神话保留在了古代文献中。

在中国,鸟就是太阳的象征,所以才会有《淮南子》:“日中有踆乌”《论衡》:“儒者曰,日中有三足乌。”的说法。甲骨文中的“暮”(写作)很好的诠释了“皆载于乌”这句话。在甲骨卜辞中四方风神都会受到商王的祭祀,同时甲骨文中的风字也都是由凤字假借的。在古人的直接观察中只有鸟类可以在天空中翱翔,因此把鸟类看成是连接天与地,人与神的桥梁是很自然的事。商人认为其始祖是因为玄鸟受命于天而生,也就有了接受天命的正统性。

何星亮将日与鸟的结合看作是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的整合。图腾崇拜产生于旧石器时代和狩猎和采集社会生产生活相适应,而自然崇拜产生于新石器时代,它是与农牧业生产相适应的。而以鸟为图腾的氏族部落不可能很快放弃对鸟的崇拜而单独崇拜太阳。新旧文化交替之间,必然会形成一种兼有新旧两种文化元素的复合的文化形式。日与鸟合而为一,或把鸟作为太阳的象征,正是图腾崇拜与自然崇拜相互整合的结果。

在商代,历任的商王都会祭祀先公先祖,而其中对上甲的祭祀最为隆重,在《今本竹书纪年》中,认为他是把原先势力衰弱的商国恢复成强大势力的中兴君主(《今本竹书纪年·夏纪·帝泄》:“十六年,殷侯微以河伯之师伐有易,杀其君绵臣。中叶衰而上甲微复兴,故商人报焉。”)。上甲作为第一个使用天干作为称谓的商王,其在甲骨文中的写法是,丁山先生说:“所谓‘上甲者是‘天有十日的首日,也即是日神的首领了”。“甲”作为十天干的首字在甲骨文中的写法是“十”。对于“十”字的象形,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是与太阳有关系的。如在甲骨卜辞中可以用“今甲”指代“今日”。而“甲”字的十字形外形,不仅在中国,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种与太阳有关的神秘符号,E·Simmel说:十字为古代一切民族所尊崇的符号。D·Alviella《符号的传播》中记述了一段关于古亚述人关于他们上帝的十字徽紋:

“十字代表了他们的天神Ana。它的表意符号由四个符号组成,从圆周也可以说当中的菱形成直角向外放射。圆周和菱形在楔形文字的碑文里代表着太阳―太阳不正是宇宙空间光芒四射的嘛?……

对亚述人的等边十字形还能作的一个更恰当解释是:这种十字在开始时只是表示太阳照射的四个主要的方位。后来变成了发光体的符号,并且由此必然地演变成统治上天的至上神的符号。这种情况在迦勒底人、印度人、希腊人、波斯人(可能也包括高卢人和美洲的远古居民)那里,都可以看到。”

这种十字的象形同样出现在甲骨文中的“亚”()字形,艾兰认为这个“亚”字形是商人对于土地的一种看法,这恰与上述亚述人认为的十字表示的是太阳照射的四个方位相符。并借用爱利德的中心象征说(中心是最显著的神圣地带,是绝对存在物的地带。通过这以中心点可以接近、最终与神灵世界达到和谐),指出这种中心象征说体现在商人的生活中就是商王的墓地基本都是亚形的。这样就把这些对于亚字的诠释与太阳神统一了起来。

商朝开国君王汤(湯),不仅作为名字出现,同样出现在文献中《山海经·海外东经》“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这个“汤”字在不同的文献中写法是不同的如在《淮南子》中写作“暘”、在《归藏·启筮篇》中写作“陽”、在《说文解字·卷十·山部》写作“崵”,由此可见这个字的意义不在其偏旁上,而是在于“昜”上。

昜:甲骨文作,金文作,《说文》:开也。从日一勿。一曰:飞扬。一曰:长也。一曰:疆者众儿。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契文从日在(李注:此疑可之异体;可,古柯字)上,象日初升之形。”严一萍认为昜易是同一个字,昜当为暘的初文。

易:甲骨文作、,金文作、, 有彡和两个部件组成,彡《说文》:毛饰画文也。象形。凡彡之所属皆从彡。笔者在此认为彡象征的是鸟羽,因甲骨文中的鸟羽基本都是由彡表示,例如:“凤”甲骨文中作,“隹”甲骨文中作。从彡的有一个“羏”字读音分为yáng和xiáng两种,读xiáng时同“翔”,可以很清楚的注意到“彡”和“羽”是可以互换的,那么“彡”可能和“羽”指的是类似的一个事物。

从昜的扬(揚)、飏(颺)也都具有飞翔的意思,《广韵》“陽”部“昜”条:“昜,飞也。”郑樵《六书略》说“昜谓太阳自朝而升”。林义光在《文源》中说:“昜古作,从日,一蔽之,勿飞也…或作,从日,从一,从丿;丿引去之象”。

而表示的即是太阳,这个易字其实很好的印证了《大荒东经》中“皆载于乌”的记载,也同时将鸟图腾崇拜和太阳神崇拜很好的结合在了一起。

由此我们可以大胆推测一下商代时期太阳神的崇拜:王亥因为其“作服牛”而使商人的畜牧业得到了发展,实力也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并被商人所敬仰,上甲则借河伯师灭有易部。有易部,“有”是一个虚词性的语素,本身没有意义,普遍用于上古汉语的专有名词前,有时也用在普通名词前,与后面的名词组成一个双音节名词。易则说明这个部落是以太阳为崇拜对象,上甲不仅征服了有易部,将其纳入商的版图,同时也吸收了有易部的太阳神崇拜,将其用于自己的名字中。这样我们可以把王亥到上甲看作是从鸟神的图腾崇拜到太阳神的自然崇拜的一种转型,也是商人从旧时期的摄取性生产生活方式到生产性的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正因为如此商人才能在上甲时得以复兴。这便是从上甲开始使用十天干的原因。

【参考文献】

[1]宋镇豪.甲骨文“出日”“入日”考[A].出土文献研究[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2]蒋瑞.“昜”字形义考[J].古汉语研究,1999(3).

[3]张碧波.说甲骨文“易”与“昜”—兼及汤谷扶桑十日神话发生学诸问题[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2).

[4]艾兰.龟之谜[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5]丁山.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

[6]何新.诸神的黄昏—中国远古太阳神崇拜[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6.

[7]何星亮.中国自然神与自然崇拜[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社出版,1992.

[8]张玉金.甲骨文语法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9]汤可敬.说文解字今释[M].长沙:岳麓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