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涛
【摘 要】高校辅导员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是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辅导员队伍的质量,关系到本科教育阶段学生的两次关键的角色转变,因此成为影响本科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但现阶段辅导员队伍存在种种问题。本文通过对高校辅导员队伍现状的分析,对如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及如何保持辅导员队伍的相对稳定性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队伍;问题;措施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学生工作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学生工作面临许多新的课题。对处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一线的高校辅导员的理论水平、思想观念、知识结构、管理和服务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辅导员工作关系到学习者主动性和能动性能否充分发挥,是促进内因与外因互动的纽带。担负着培养学生逐步养成健全人格、积极正确认识自我、主动科学设计自我、有效严格管理自我、扎实努力超越自我的重要职责。因此,总结现阶段辅导员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措施,显得十分必要。
一、辅导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一)定位模糊,队伍不稳
辅导员是介于教学人员与行政人员之间的教学辅助岗位。模糊而宽泛的定位很难使辅导员的工作有的放矢。同时,由于高校辅导员工作压力大、负担重,又缺乏有力的政策扶持,一些教师不愿长期担当此项工作。很多新加入辅导员队伍的同志,把工作岗位看做考研的跳板和向专任教师或行政人员转型的跳板。这样,辅导员队伍极不稳定,前一批辅导员的经验刚刚逐渐增多,还没来得及广泛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后一批辅导员却又不得不重头开始,在摸索中缓慢前行。
(二)缺乏培养提高意识
对高校辅导员没有系统有效的培训计划和措施,对辅导员培养缺乏足够重视。这些都导致辅导员队伍的能力、素质不同程度的下降,直接影响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落实和实际成效。
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辅导员既是班级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管理者,也是做好班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导者。辅导员工作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地位,决定了学校必须要重视和加强辅导员建设。辅导员工作情况直接关系着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标的贯彻落实效果,直接关系着学生能否全面发展,关系到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方向以及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体现本科教育质量的相关因素等等,因此,辅导员队伍建设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三、具体措施
(一)健全发展机制
按照《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应坚持“优化队伍结构,建设一支专兼职结构功能互补、信念坚定、业务精湛的德育队伍”。
首先,严格辅导员录用和选拔机制。按照《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八条的标准,把德才兼备、乐于奉献、潜心教书育人、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人员吸收到辅导员队伍中。
其次,构建辅导员规范化的管理机制。建立严格考评制度,做到职责明确、奖罚分明、调动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建立相关的竞争考核机制,使得真正优秀的辅导员脱颖而出,部分不适合工作需要的则必须转岗。能进能出,动态平衡,不论资排辈。
第三,建立切实可行的辅导员培养、发展制度和流动制度, 规划辅导员的职业发展前景, 激活用人机制。不断增强辅导员的事业感和成就感。辅导员队伍的晋升制度、激励制度以及长久的职业规划制度,是关系到辅导员队伍稳定的关键。在现有条件下,进一步完善已有的制度,真正解决辅导员的合理需求,尊重辅导员价值的良好风尚,培养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使之把辅导员工作当做终身从事的事业,而不是过渡性的岗位。建立完善的晋升制度和职称体系,使包括物质奖励在内的各项奖励真正落到实处。
(二)提供专业教育,加强辅导员自身素质
1、提高知识素养。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对象是思维极为活跃多变、反映敏捷,是最具活力、最有可塑性的大学生,他们的工作涉及到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深层次的、核心的问题,即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问题。另外,学生在成长中所遇到的思想困惑、心理障碍、心理压力、人际交往、专业学习、发展方向及职业选择等诸多问题需要得到辅导员的正确引导和帮助。这就要求经常直接接触学生的辅导员应具备较强的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职业咨询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因此,辅导员要努力提高知识素养,才能成为学生精神上的导师,品德上的典范,情感上的朋友。
2、提高业务素养。辅导员的工作繁琐,范围广,光靠经验、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在事务繁多时,若没有明确的目标、清晰的工作思路、正确的工作方法,就势必会降低工作效率。久而久之,就会使自身对工作产生倦怠,也更难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我们要求辅导员有过硬的业务素质就是要求辅导员能真正成为辅导员工作的“行家里手”;要求辅导员要有过硬的管理能力,能够适应新时期学生事务管理的要求;要求辅导员有高超的工作艺术和思想教育水平,善于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要求辅导员有团队协作精神,善于合作共事,形成工作合力;要求辅导员有注重运用各种新的工作载体——特别是网络等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的能力,努力拓展工作的新途径,使工作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增强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教育力。因此,要切實提高辅导员的业务素养,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引导学生的需求,通过不断地学习积累,逐渐把自己培养成“一专多能”的教育和管理人才。
3、提高科研素质。辅导员身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前线,有最好的研究机会——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最长、接触的机会最多,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优秀的辅导员不能仅仅依靠经验的积累或自己感性的见解来开展工作,而应当是善于总结和思考的、应主动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学生和社会实践进行深入探究,将自己的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不断增强对教育活动规律的认识,获取较高层次的教育科研成果,形成自己独特的工作风格。这就要求辅导员提高科研素质,有一定的研究思维能力和习惯,就能够更及时、敏锐地发现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不断开拓学生工作的新局面。
除此之外,作为一名辅导员,无论是为了树立威信,还是为了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都应该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最好的姿态在学生面前出现。行不正,言不顺,辅导员在学生心目中就没有威信,没有老师应有的光辉形象,从而使学生对辅导员产生了怀疑乃至敌对心理,那么辅导员的工作也就无从开展。因此,只有在辅导员的以身作则和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工作才能顺利开展,进而为国家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总之,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素质教育的推行,辅导员队伍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辅导员应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为更有效地做好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做出贡献。国家及各高校应为辅导员提供展示才华和实现自身价值的舞台。
【参考文献】
[1]杨同辉.新时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探索[J].科技信息,2011(14).
[2]肖静.浅析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J].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12(11).
[3]宁晶.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