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辉
东北“龙葵三号”向日葵以高产、优质、抗逆性强、口感和色泽好等优点,深受广大客商和消费者的青睐。其商品在国内食用葵花市场占已有较高份额。目前黑龙江省内的推广种植面积达向日葵种植面积的80%以上。现将东北“龙葵三号”向日葵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选地
选择土地平整,肥力中等,灌排方便,土壤粘性相对较小的地块。不宜重茬。向日葵具有耐盐碱、耐干旱、耐瘠薄的特性,茎杆中含氯化钾0.5%,在盐碱地种植向日葵,能起到使土壤脱碱的作用。
2 整地施肥
深翻整地利于主侧根的生长,减少地下害虫的危害。结合深翻整地施优质农家肥4.5-7.5万千克/公顷,施种肥磷酸二铵150-300千克/公顷,缺钾的地块施35-50千克/公顷硫酸钾,根据各地的土壤测试结果适当补充硼、锌、钼等微肥。
3 播种
3.1播期
当土壤表层5厘米温度连续3-4天稳定在8-10℃时向日葵,即可播种。向日葵幼苗在短时间内有抵抗-3至—5℃低温能力。黑龙江省一般在5月15日前后播种为宜,第一、二积温带也可在5月下旬播种。适当晚播可使向日葵最易发病的阶段躲过高温多湿的发病高峰期,这样能躲避或减轻病虫害提高产量:减轻菌核病、叶斑病和向日葵螟虫的危害,但要以向日葵的成熟不受初霜冻的影响为原则。
3.2播量
根据“龙葵三号”向日葵品种特性和栽培要求确定播量。一般人工点播每667平方米需种600克,机播需种700克。
3.3播种方式
播种时墒情要好,深度3-4cm为宜。播种方式采用精量点播,每穴1-2粒。
4 田间管理
4.1定苗
及早定苗,有利于培育壮苗,也有利于花盘发育。定苗应在2对真叶时进行。
4.2合理密植
为保证出苗株数,实际播量比计算播量应加大10—20%。食葵的自我調节能力很强,种植密度大则花盘小籽粒小;密度小则花盘大籽粒也大。在既保证产量、又保证商品性的前提下,667平方米保苗株数应保持在3000株左右为宜,行距60-70cm,株距30-35cm。
4.3中耕除草
全生育期中耕2-3次。第1次中耕在1-2对真叶时结合间苗定苗进行,深度10cm。第2次中耕在定苗后1周进行,深度15cm。第3次中耕在封垄前完成,结合开沟、培土、施肥,深度20cm。
4.4开沟追肥
第3次中耕时进行,以氮磷肥为主。每667平方米磷酸二铵5公斤,尿素10公斤,混合均匀后施入土壤。通过开沟培土,保证次生根生长发育,防止倒伏,减少子叶节以下基部分枝。
4.5灌水
采用沟灌方式,减少每次灌水量的方法可有效防止倒伏。推迟灌头水时间,能有效地控制食葵株高。一般株高1.5米的品种,灌头水时应在花蕾直径4-5cm时进行,二水在初花期,三水在灌浆期。株高2米左右的品种,灌头水时间在开花前4—5天进行。二水在头水后6-7天,三水在灌浆期。
4.6授粉
“龙葵三号”向日葵是虫媒异花授粉作物,自交结实率极低,主要靠蜜蜂、昆虫传粉结实。积极开展蜜蜂或人工辅助授粉,提高结实率。在蜂源不足情况下,采用人工辅助授粉,未经授粉的柱头,保持授粉能力10天左右。每天上午9点,露水消后十一点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效果最好。及时进行人工辅助授粉。用“对花盘”、“粉扑子”、“棉线手套”等方式进行花盘问相互传粉,或收集父本花粉用小刷子轻轻涂抹在母本的柱头上。授粉在盛花期进行3-4次。
授粉时间过早,露水未干,花粉结块,影响授粉效果。中午天气炎热,花粉生活力减弱,效果不好。用硬纸壳剪成圆形,上面放上棉花或纱布,在用毛巾包上,在背面扎紧,便形成凸起,既成为授粉时用的花拍子。用拍子挨头沾花盘,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挫柱头。一般3-5次即可。
5 病害防治
向日葵主要病害有霜霉病、菌核病。霜霉病防治方法:采用轮作种植,消灭菌源,及时清除病残体。早期发病可用百菌清、多菌灵、甲托等喷雾防治,有一定效果。
菌核病防治方法:与禾本科作物实行5—6年轮作;将地面上菌核翻入深土中使其不能萌发;清除田间病残体,发现病株拔除并烧毁;适当晚播,增施磷钾肥;种子处理用35~37℃温水浸种7—8分钟并不断搅动,菌核吸水下沉,捞出上层种子晒干。种子内带菌采用58-60℃恒温浸种10-20分钟灭菌;药剂防治用种子重量0.32%的50%腐霉利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拌种。花盘期喷洒40%纹枯利可湿性粉剂800-1200倍液或50%农利灵(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60%防霉宝超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重点保护花盘背面。
6 收获
根据“龙葵三号”向日葵品种的特性,选择采取人工收割、人工脱粒的方法。收获过早,千粒重低,皮壳率高,含油率下降。收获过晚,子实掉粒,或遇雨花盘、子实发霉腐烂,影响产量和品质。及时收获能减少病虫鼠鸟为害。按皮壳颜色和籽粒大小分开脱粒,保证商品整齐一致。籽粒应在15℃以下的室内储藏,并注意通风干燥,不要置于室外长时间暴晒。储藏时间不宜超过一年,时间过长会使籽仁内的油分酸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