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

2014-04-29 08:11秦蓉
课程教育研究 2014年1期
关键词:观察实践情境

秦蓉

【摘要】生活,永远是语文的源头活水。只有真正的贴近生活,让生活“原汁原味”地从学生的笔端流淌出来,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而要做到这点,教师就必须创设一定的情景,帮助学生寻找作文的源头活水,找到作文教学切实有效的途径。“让作文教学生活化”就是作文教学切实有效的途径之一,具体来说可以从编排课本剧再现生活情境,尝试实践体验生活,扎实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走进大自然观察,捕捉生活中令人心灵颤动的细小的生活切片四个方面去探寻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

【关键词】情境 实践 活动 观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089-01

每每看到同学们写作时搜肠刮肚,绞尽脑汁的情景,我的心里就有一种负疚感:曾几何时,我又何曾真正有效地帮助学生寻找过作文的源头活水呢?也难怪学生把作文当成了沉重的负担,望文生畏,乃至哀叹“作文难,难于上青天”。

在以往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总是向学生大谈写作秘诀,诸如:开篇如何入题,中间如何扣题,结尾如何点题,甚至鼓动学生模仿他人作文,美其名曰“天下文章是一家,你抄我,我抄他”。在这种统一标准的作文训练中,学生的思维个性受到了严重的束缚,作文也就往往编造出脱离自己生活实际与认识能力的“成人化”语言,“统一化”结构,真情实感也就无从可谈了。

生活,永远是语文的源头活水。正如刘国正先生所言:“生活是整个语文教学的源头。”“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课堂小天地,生活大课堂。”

这就导出了写作的一个真理:只有真正的贴近生活,让生活“原汁原味”地从我们的笔端流淌出来,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而要做到这点,教师就必须创设一定的情景,帮助学生寻找作文的源头活水,找到作文教学的一些切实有效的途径。近几年,我在作文教学方面做了一些自认为有效的尝试,学生的作文能力有了明显的进步。总的来说,我是本着“让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原则,引导学生具体从编排课本剧,再现生活情境;尝试实践,体验生活;扎实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观察生活,倾情写作四个方面去探寻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的。下面我将具体谈谈我“让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做法:

1.表演课本剧,再现生活情境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的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时,教师可创设一定的情境,如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将抽象的文字变换成剧本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愉快地、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内容,真切地体会到作品中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情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我在教学《皇帝的新装》和《石壕吏》时,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及主题思想的基础上,给学生布置了编排并表演课本剧的任务,鼓励学生认真演好每一个角色。学生亲自编排了表演剧本,设置了表演场景,制作了表演道具,安排了表演场次。元旦晚会上和一次公开课上,同学们把准备了近一个星期的作品奉献给了老师与同学们,获得了随班老师与同学们的一致好评。之后,我以此为契机,布置同学们写作《精彩有趣的元旦晚会》和改写《石壕吏》,学生在写作和改写时,基本上都能做到内容具体、结构分明、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语言生动等。

2.尝试实践,体验生活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生活积累丰富了,自然会引起学生表达的欲望,就会有情溢心间、不吐不快的感觉。

为此,语文教师就要作出努力,引导学生去寻找“溪水”的“泉源”,去探寻写作教学的有效途径。“尝试实践,体驗生活”就是那一股源源不断的溪水泉源。

我在教学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后,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长跑比赛,学生体验了跑步的过程,感受到了坚持后的胜利,因而在写作《跑一步,再跑一步》时,心理感受和人生启示就更加真切感人了。我在教学《第一次真好》后,要求学生回家尝试实践第一次,有的尝试了《第一次走夜路》,有的尝试了《第一次挖土豆》,有的尝试了《第一次买菜》,学生的习作中无不真实记录了实践的过程,深刻感悟出了尝试第一次的人生哲理。

3.扎实有效地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尤其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等。

为扎实有效地开展“漫游语文世界”的综合性学习,我提前一周就对该活动进行了策划、准备。我将本次活动设计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发动准备。活动从本单元学习开始进行准备。将全班同学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分成六组,分别确定探究的主题:人名地名、广告语标语、店名、对联、手机短信、俗语谚语歇后语。第二阶段:资料汇编。课外进行资料的搜集、筛选,课内进行资料的汇编;第三阶段:展示交流。一课时用于学生展示、交流活动成果,由主持人和小组合作完成展示和解说工作。第四阶段:写作表达。

由于本次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学生写作时再也不用冥思苦想、胡乱编造了,而是信手拈来、脱口而出。

本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锻炼了学生收集、筛选、整理信息的能力;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表达、交流、评价的能力。同时增强了学生课外学习语文的意识,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真实、具体的第一手材料,也让学生真正明白了“生活处处皆语文”的道理。

4.观察生活,倾情写作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从观察中不仅可以汲取知识,而且知识在观察中可以活跃起来。”我们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各种事情,抓住生活中的闪光点,写好观察作文。

我在教学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紫藤萝瀑布》后,引导学生到校园特意观察了操场边上的那一抹迎春花,同学们戏称那是“迎春花瀑布”,并成功写出了迎春花的形色声态,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情趣。我在布置同学们写作《雨露》时,选择了一个雨天,带领同学们观察田野里、小路边的植物在雨露滋润下生机勃勃的景象,由此及彼地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境下受到了谁给予的雨露,受到雨露滋润后的感受和表现如何。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老师的良苦用心,理清了写作思路,确定了详略,运用了环境烘托,巧妙过渡的写作技巧,成功地写出了该篇作文。春天到了,我与同学们一起去寻春,感受春天的美好;夏夜,明月高挂时,我把同学们带到操场,观察夜之景,感受夜之韵,聆听虫之鸣;秋天,我们走出校园,深入田间地头,观察那高挂在树上的又大又圆的柚子,采摘那“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枫叶,体验那“层林尽染”的风采;冬天,我们观察那“未若柳絮因风起”的漫天飞雪,体验打雪仗的无尽乐趣。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解决学生作文中的“无米下锅”的问题,最根本有效的途径是表演课本剧,再现生活情境;尝试实践,体验生活;扎实有效地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观察生活,倾情写作。让生活走进作文,让作文回归生活,从生活中汲取作文丰富的营养,这才是作文教学最有效的途径。

猜你喜欢
观察实践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与探索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