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峭 何健 滕德强 时翠 甘华阳
摘要基于2012年对雷州半岛近岸水域海洋环境调查的结果,对其近岸海水水质进行评价。各因子一类海水平均达标率为75.12%。Cd、Cr6+、Zn、As和挥发性酚的一类海水达标率为100.00%;Hg的一类海水达标率最低,为11.67%;P、Pb、悬浮物的达标率也偏低,分别为45.00%、56.67%和58.33%。雷州半岛西南部近岸海域水质最好,西部海域水质好于东部。东部水域中,雷州湾水质好于湛江港和新寮湾。雷州半岛轻污染水域较多,湛江港、新寮湾附近海域水质最差。
关键词雷州半岛;海水水质;评价
中图分类号X8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01-00202-02
基金项目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1101904)。
作者简介薛峭(1987- ),男,江苏徐州人,助理工程师,硕士,从事遥感应用研究,Email:xueqiao0516@sina.com。
鸣谢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湛江粤西地质工程勘察院、广东海洋大学海洋资源与环境监测中心。
收稿日期20131204雷州半岛地处广东西部沿岸,北面是北部湾,东面是南海北部大片海域,南面是琼州海峡,地理位置独特,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1]。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雷州半岛近岸面临的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水产养殖以及区域内多条河流带来的污染物使得雷州半岛近岸海水水质逐步恶化。
针对雷州半岛近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方面,水质评价的较少[2-3]。而水质评价区域多集中在重点港湾、养殖区等地区,大范围展开的水质调查缺乏[4-5]。因此,有必要展开雷州半岛近岸最新的、大范围的海水水质调查与评价。笔者基于2012年对雷州半岛近岸水域海洋环境的调查,对其近岸海水水质进行综合评价,以便掌握海洋环境质量,为制定海洋开发、利用、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6]。
1材料与方法
1.1调查项目该次调查项目包括悬浮物、化学需氧量(COD)、石油类、挥发酚、六价铬(Cr6+)、亚硝氮、硝氮、氨氮、磷酸盐、汞(Hg)、砷(As)、铅(Pb)、镉(Cd)、锌(Zn)、铜(Cu)和硫化物共计16项。
1.2调查站位调查时间是2012年,调查范围位于雷州半岛沿岸,共计60个站位(图1)。其中,在湛江港、雷州湾和流沙港以南至灯楼角水域取样密度较大。采用国产有机玻璃制作的表层采水器,取样位置是海面0.5 m以下,并做现场水样化学处理(挥发酚、硫化物添加固定剂),一般水样避光保存,用于生物化学需氧量测试的样品则置于添加冰块的泡沫箱中低温保存。
2.1评价标准海水样品分析数量总共60个站位,样品测试执行的质量标准为《海洋监测规范第4部分:海水分析》(GB 17378.42007)[7],评价标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8]。其中,第一类海水适用于海洋渔业水域、海上自然保护区和珍稀濒危海洋生物保护区;第二类海水适用于水产养殖区、海水浴场、人体直接接触海水的海上运动或娱乐区,以及与人类食用直接有关的工业用水区;第三类海水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滨海风景旅游区;第四类海水适用于海洋港口水域、海洋开发作业区。笔者对雷州半岛近岸表层海水的一类海水水质情况进行评价。
2.2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采用单项指数法和综合指数法[9-10]。水质综合指数法是对某个站位i,利用如下公式计算其单项指数和综合指数:
2.3评价结果计算各站位的单项指数,各因子的一类海水达标率如表1所示,各因子一类海水平均达标率为75.12%。Cd、Cr6+、Zn、As和挥发性酚5项因子的一类海水达标率为100%;Hg的一类海水达标率最低,为11.67%;另外,P、Pb、悬浮物的达标率也偏低,分别为45.00%、56.67%和58.33%。单项因子超标区域分布情况:Hg超标范围广泛分布;P超标区域分布在湛江港、东海岛以南水域、灯楼角附近;Pb超标范围主要分布在雷州半岛东部沿岸;悬浮物超标范围主要分布在雷州湾和湛江港。
图2调查区海水水质等级分布依据单项指数,计算出各站位的综合指数(WQI)值。结合调查区实际情况,将海水水质划分为4个等级;WQI≤0.70清洁级,0.70
3结论
采用单项指数法和综合指数法,以一类海水水质标准,对雷州半岛近岸海水水质进行评价。各因子一类海水达标率平均为75.12%,达标率最低的是Hg,仅为11.67%。雷州半岛西南部近岸海域水质最好,西部海域水质好于东部。东部水域中,雷州湾水质好于湛江港和新寮湾。雷州半岛沿岸轻污染水域较多,湛江港、新寮湾附近海域水质最差,应合理制定海水保护措施,加强水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1] 龚玉艳,张才学,孙省利,等.2010年夏季雷州半岛海岸带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J].生态学报,2012,32(19):5972-5985.
[2] 吴诗宝,柯亚永,吴桂生,等.雷州半岛湿地水鸟区系组成及生态分布的初步研究[J].动物学杂志,2002(2):58-62.
[3] 赵焕庭,王丽荣,宋朝景,等.雷州半岛灯楼角珊瑚岸礁的特征[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2(2):35-40.
[4] 易志全,杨艺文,张际标,等.湛江港海水中铜、锌、铅、镉的周年变化与水质评价[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1(1):73-79.
[5] 陈蓉,陈伟珍,饶颖竹,等.湛江东海岛鲍鱼养殖场水质分析[J].渔业现代化,2011(5):22-24.
[6] 顾莉,华祖林,树锦.江苏近海水域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0(5):498-502.
[7]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GB 17378.42007,海洋监测规范第4部分:海水分析[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8] 国家海洋局第三研究所.GB30971997,海水水质标准[S].北京: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9] 彭云辉,王肇鼎.珠江口富营养化水平评价[J].海洋环境科学,1991,10(3):7-13.
[10] 陈于望.厦门港海域营养善的分析[J].海洋环境科学,1989,8(1):27-33.
[11] GUAN S C,LI Y X,WANG G,et al.Seawater Acclimation of Spirulina[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2,13(7):1595-1597,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