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送别》看钢琴伴奏之起承转合结构原则

2014-04-29 03:28汪在东
音乐探索 2014年1期
关键词:起承转合钢琴伴奏

收稿日期:20130526

作者简介:汪在东(1974—),男,硕士,韶关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

摘要:起承转合是文学艺术的结构方式,也是钢琴伴奏编配的重要结构原则。通过研究《送别》认识并掌握这种原则,给予歌曲伴奏者以理论支持,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关键词:起承转合;钢琴伴奏;送别;结构原则

中图分类号:J6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172(2014)01012005

在中国,自古以来诗词和歌曲总是被放在一起总称为“诗歌”。在大多数情况下,一首完整的歌曲和一部完整的诗词作品一样,都在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可以这么说,歌曲是唱出来的诗词,而诗词则是朗诵出来的歌曲。两者都具备同样的要素:起因、发展、高潮、尾声。这四种要素被概括为:起承转合。起承转合结构原则是中国古代诗歌文学的基本理论之一,萌芽于唐代试律和律赋,宋代的十段文出现具体化的起承转合结构,在明清时期广泛应用于律诗与八股文。到了现代,起承转合结构已经是文艺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法。在文学诗词方面,“起”是起因,文章的开头;“承”是事件的过程;“转”是事件结果的转折,也是事件发展到最关键之处,多为事件矛盾的高潮及转折点;“合”是对该事件的总结,是结尾。在这个原则中,起中有合,合中有起,形成首尾呼应,而承与转皆兼顾起合,这是上下结合,一脉相承。所以四者之间互相依存,互为作用,有着很强的辩证关系。

在音乐作品创作方面,“起”是起部(即呈示部),呈示主题最初的乐思;“承”是承部(即巩固部),通过重复或变化重复来巩固主题;“转”是转部(即发展部),发展主题,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也是作品的高潮部分;“合”是合部(即结束部),结束全段音乐。位于全曲四分之三位置的转部,作为全曲的高潮点,这个位置也恰好符合了“黄金分割点”规律,因此,在创作音乐作品时,只要按照起承转合结构原则来创作,那么创作出来的作品都能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观。

作为音乐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歌曲是最接近我们实际生活的,无论哪种唱法或体裁的歌曲,都有一个共同点:即由人声演唱出来。在人声演唱的同时,常常使用钢琴对人声进行伴奏。声乐钢琴伴奏包含原谱伴奏与即兴伴奏两种。原谱伴奏是根据歌词内容的意境和旋律调性,通过作曲家深思熟虑、反复体验音乐感受而写成的,它与歌曲的调式调性、歌词描写的音乐情绪及作曲家的音乐风格通常都非常一致。即兴伴奏是指钢琴伴奏者即时即兴地为歌曲编配伴奏,这是一种演奏能力,要求伴奏者灵活运用变化的和声效果与形式多样的伴奏音型,根据歌词的整体感觉,合理布局和声及织体,加上前奏、间奏、尾奏对旋律和演唱者声音做出适当的提示和补充,从而创造一种非统一模式的审美享受。①

以李叔同填词,美国作曲家约翰·奥德维作曲的歌曲《送别》为例,来分析如何通过使用起承转合的原则编配钢琴伴奏,使其更好地与歌词、旋律相吻合,烘托出这首作品的氛围来。考虑到编配伴奏过程中,准备时间有长有短,且伴奏者的水平有高有低,歌唱者的乐感也有所差异,所以笔者用三种不同难度编配这首歌曲,以适用不同对象及场合:一是简单难度。对应伴奏者钢琴水平比较低、歌唱者的配合能力也不是很强,或者没有时间准备即兴伴奏的情况;二是中等难度。对应伴奏者钢琴水平有一定基础但不算很高、歌唱者的配合能力还算可以,或者能够进行编配和合作的时间及次数不多的情况;三是复杂难度。对应伴奏者钢琴水平高、和声理论水平强、伴奏经验丰富,歌唱者的音高和节奏感很强并对歌曲的情绪理解很深刻,或者拥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编配与合作的情况。

歌曲《送别》旋律简单优美,曲调源自约翰·奥德威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歌词则是由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的先驱,20世纪初中国最出色的艺术家李叔同在留学日本期间所作。歌词以长短句结构写成,语言精练,感情真挚,意境深邃,被誉为20世纪最优美的歌词。全曲为单三部曲式结构,由四个乐句构成,从旋律到歌词的创作手法上都是典型的起承转合结构原则。

第一句:“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句是“起”句,即主题句。“长亭”,在我国古代文化史上代表着送别的重要场所,是个令人魂牵梦萦的地方。李叔同笔下起于“长亭”,这个“起”将读者带入了离别的愁绪情境中。调式和弦为C+F+C+G,旋律起伏平缓,配合歌词描绘出古旧沧桑的气氛。“起”句作为呈示句,根据起承转合结构原则,作为钢琴伴奏部分的和声效果应该是平缓简单的,所以我们在选择音型时基本考虑简单的单音为主,无论哪种难度编配法,都要把握“起”的原则。音的密集度要很低,这样和声背景才不会显得嘈杂纷乱,用干净明了的和声效果把“起”句的呈示感表现出来(参见以下三种伴奏形式):

谱例1-1

谱例1-2

谱例1-3

第二句:“晚风吹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这是“承”句,在第一句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在古文化里,“柳”者,留也;并有折柳相送,插地即活,从此有“见柳如见人”的隐意在里面。而“山外山”描述的万水千山,从此“杳无音信”的意境则与第一句的“古道”遥相呼应,很好地发挥了“承”的作用。调式和弦为C+F+G7+C,在旋律方面“起”句和“承”句比较均衡,两句的前半句相同,后半句从G回到了C,隐有结束的感觉。“承”句作为巩固句,根据起承转合结构原则,和声背景应该在“起”句的基础上进行变化重复,那么我们在选择音型时要选择比“起”句的音型复杂一些的双音或者半分解音型为主,这时无论什么音型,都要注意“承”的原则,对比“起”句,音响效果既要丰富一些,又不能太过强烈;把歌曲里所表达的那种平静中又隐含激动的心情表现出来,并注意结尾处要做好进入“转”句的准备工作,真正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音的密集度比“起”句略高(参见以下三种伴奏形式):

谱例2-1

谱例2-2

谱例2-3

第三句:“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这是“转句”,从前两句的写景“转”到写离别以后的思念之情。从此“相隔天涯海角,再难相见”,而“零落”则隐喻友人们很可能就此“凋零谢落”,从平缓的景色“转”到好友尽去,从此缺少谈心之人的孤寂,悲戚苍凉的意境达到了顶点。在曲调方面,新的节奏型出现,旋律从第二句隐有结束的感觉直接“转”入高潮部分,调式和弦为F+G+F+G。“转”句作为发展句,根据起承转合结构原则,和声背景应该比前两句情绪明显强烈才能“转”入高潮,因此我们在选择音型时要与前两句明显不同,多采用八度、和弦等情绪激动的音型,所有音型都要符合“转”的特点,不仅音响效果要丰富,歌曲里“天涯海角”所表达出的那种宽广大气的激动情绪在此处需要爆发出来,音的密集度也要达到最高值(参见以下三种伴奏形式):

谱例3-1

谱例3-2

谱例3-3

第四句:“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这句是“合句”,是对前三句的一个总结。在中国,无论何处,均有设宴而别的习惯,一个“浊”字把长亭中那简陋悲凉的离别宴描绘得栩栩如生;而一个“寒”字则把离别后夜梦惊醒,寒意上心的意境发挥到了极致。旋律和第二句完全一样,调式和弦为C+F+G7+C,通过歌词把第二句隐有结束的感觉“合”成了真正的结束。全曲凄迷阴柔、词浅意深又哀而不伤的词句,把中国汉字最精华的意味展现出来,配以相当中国化的舒缓旋律,这首歌已经成了新的“阳关三叠”。“合”句作为结束句,根据起承转合结构原则,和声背景上“合”中有“起”,形成首尾呼应,但又应该有所变化,因为旋律和“承”句相同,那在选择音型时就要考虑把“承”句里的隐有结束感与“合”句真正的结束感区别对待,两句既有对比又有内在联系,音型选择上相对自由,分解和弦、分解琶音、半分解和弦等等都可以运用。但是,这首歌曲是以离愁、幽美为主调,所以力度方面应该以弱为主,同时需要注意既有“承”句的影子,也要有“合”句特有的完全结束感,所以无论是音型还是力度对比,都要把歌曲尾声让人回味无穷的静夜乐思展现出来(参见以下三种伴奏形式):

谱例4-1

谱例4-2

谱例4-3

《送别》无论是演唱还是弹奏都算得上是一首很简单的歌曲,但是通过对《送别》的词曲结构及实际伴奏编配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无论何种音型、何种织体、何种难度的伴奏编配,都可以单独成为一部音乐作品,也就具备同其他音乐作品一样的结构原则:起承转合的原则。因此我们在编配钢琴伴奏时只要严格遵循这个原则,哪怕是最简单的、没有时间准备的即兴伴奏编配,也能做到与歌曲旋律有机结合,为演唱者营造最贴切的情绪氛围,使得歌唱者能最大限度地展示出自己的艺术水平。

当然,在音乐艺术领域,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老舍在谈到《骆驼祥子》的时候说过:“把大家都说在里边,而没有起承转合的痕迹。”也就是说,最高境界的作品构造原则是没有痕迹的,起承转合只是作品构造的基础。起承转合如同人生一般,从年少启蒙时期的“起”,到青年奋斗时期的“承”,中年时期人生轨迹达到高潮的“转”,最后老年时期进入回味多彩人生的“合”。每个人的人生都是有所相似而又不尽相同。所以我们在思考歌曲伴奏编配的时候,应该在起承转合这个思维的基础上更开阔、更自由的释放,为起承转合插上翅膀,大胆地朝艺术的理想王国飞翔。

责任编辑:朱婷

注释:

①钱霓:《声琴并茂珠联璧合——浅谈钢琴伴奏在声乐表演中的魅力》,《音乐探索》增刊,2013年第1期。

参考文献:

[1]黄强.起承转合结构说的源流[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6(1).

[2]杜鹃.古文中的起承转合之美[J].文学教育下半月,2008(9).

[3]老舍.老舍文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猜你喜欢
起承转合钢琴伴奏
基于“起承转合”的中小学生智创素养培育
形、韵、意——咏叹调《有一颗爱心飘落》钢琴伴奏分析
起承转合+思想性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的起承转合
浅谈舞蹈基训课的钢琴伴奏
钢琴伴奏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作用
论钢琴伴奏与声乐演唱的情感互动要点
乐感的培养与钢琴伴奏的实践学习
谈艺术歌曲《忆秦娥·娄山关》的钢琴伴奏
政治课堂注重情境串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