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同异比较分析法在小麦品种区域试验中的应用

2014-04-29 00:44:03关立韩勇齐光荣
安徽农业科学 2014年1期
关键词:区域试验小麦

关立 韩勇 齐光荣

摘要[目的]筛选最优的分析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区域试验数据的方法。[方法]根据品种同异比较原理与方法,对2003~2004年度安阳市农业科学院小麦区域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参试品种(系)8个,包括安02-43、安02-44、安02-45、安02-47、安02-49、安02-50、安02-52、豫麦18(CK)。[结果]安02-44、安02-45、安02-43综合表现较好。田间试验观察和综合分析认为,上述结论比较客观、可靠。[结论]应用品种同异比较分析方法分析作物区域试验数据可行且优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建议在品种区域试验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品种同异比较;小麦;区域试验

中图分类号S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01-00041-02

作者简介关立(1971-),女,河南滑县人,副研究员,从事小麦遗传育种研究,Email:15936841239@163.com。

收稿日期20131203 品种区域试验是作物育种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采用适合的方法评价品种至关重要。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人们温饱问题的解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要求作物品种要高产,更要求品质优良,同时也对抗病、早熟、抗倒、耐旱等性状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显然,要同时考虑这么多因素,方差分析已不适用。于是,涌现出了许多更为科学的评价方法[1-3],品种同异比较方法就是其中之一。该方法在小麦、绿豆、甘蔗、水稻等作物品种区域试验中已有较多应用[4-8],这种方法能同时评价品种的多个性状,使其对品种的评价更趋科学、客观与合理。为此,笔者运用该方法,对2003~2004年度安阳市品种区域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1材料与方法

1.1参试品种与试验地点参试品种(系)8个,包括安02-43、安02-44、安02-45、安02-47、安02-49、安02-50、安02-52、豫麦18(CK)。试验在安阳市农业科学院试验田进行,考察性状包括产量、抗寒性、叶锈病、白粉病、叶枯病、熟相、饱满度、粒质、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容重。

1.2原理与方法 采用品种同异比较原理与方法分析,其原理与方法参见文献[3-4]。

2结果与分析

2.1 各性状权重向量在评价品种过程中,因各个性状的重要程度不同,因此需要确定各个性状的权重。采用专家确定法确定各性状权重,得到小麦品种产量、抗寒性、叶锈病、白粉病、叶枯病、熟相、饱满度、粒质、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容重的权重分别为0.25、0.06、0.05、0.07、0.06、0.06、0.08、0.08、0.07、0.06、0.08、0.08。

2.28个小麦品种(系)的综合评价2003~2004年度安阳市区域试验结果见表1。根据文献[3]分析原理与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可得到各品种的同异比较结果(表2)。由表2各品种(系)同异联系势可知,安02-44、安02-45、安02-43为强同势,其余品种均为弱同势,这几个品种与其他品种差异显著,因此这几个品种为较好品种。其他品种综合性状与豫麦18(CK)基本上处于一个水平,因此属于一般品种。

同时,从各品种综合同一度和同异联系式可以发现另一些有用的信息。例如,安02-44一方面其综合同一度为0.857 2,说明与最优育种目标性状相比该品种已有85.72%达到了理想标准,表现在抗白粉病、熟相、饱满度、粒质、千粒重、容重这几方面十分突出,产量、抗寒性、叶锈抗性、叶枯抗性尚可;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该品种尚有14.28%的性状尚待进一步完善,表现在有效穗数和穗粒数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工和改良。这就为育种工作者指出了下一步应当努力的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该试验方差分析与同异分析结果不尽一致,这是因为方差分析仅考虑产量一个性状,而未考虑品种的抗逆性、抗病性和品质性状等,所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同异分析则由于考虑了多个因素,分析比较全面,因而评价结果也就比较客观、合理。例如,若按方差分析只考虑产量一个因素的话,安02-50排名第1,安02-44排名第4;而按同异比较的话,安02-50则排名第4,安02-44却排名第1。这是因为二者相比较的话,安02-50的抗寒性、叶锈抗性、熟相、有效穗数、粒质、千粒重和容重这几个方面都不如安02-44,故综合评价结果其排名会相对靠后。

3结论与讨论

目前,对品种区域试验进行分析时,方差分析方法是最普遍的一种,但其只能对产量一个性状进行分析,综合评价功能较低。当要求品种高产、优质、抗病、早熟等诸多优良性状集于一身时,对品种多个性状同时进行综合分析便显得尤为必要。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够综合评价品种的分析方法,有人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2],有人采用灰色综合评判方法[1]。这两种方法都能够同时考虑多个性状,对品种的评价较为客观、合理。但是,对科学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郭瑞林先生根据赵克勤先生1989年提出的集对分析理论[9],结合多年的育种实践,又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同异育种理论与方法,旨在解决作物育种的定量化、信息化和科学化问题。此理论一经提出,立刻在育种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种分析方法已应用于多种作物[4-8]。该法不仅能综合分析多个性状,而且运算简单,便于掌握,也不容易丢失信息,其应用前景更为广阔。

值得一提的是,各性状权重的确定对于综合评价品种至关重要。就研究现状看,确定权重的方法有许多种,如层次分析法(AHP)、灰色关联度规一法[1]、信息熵法[10]等,该研究采用的是专家评定法。

参考文献

[1] 郭瑞林.作物灰色育种学[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5.

[2] 郭瑞林.农业模糊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3] 郭瑞林.作物育种同异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4] 郭瑞林,关立.单株同异选择原理与方法及其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J].麦类作物学报,2007,27(3):411-415.

[5] 郭瑞林,杨春玲,关立,等.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的同异方法研究[J]. 麦类作物学报,2001,21(3):60-63.

[6] 王阔,郭瑞林.同异分析方法在绿豆品种区域试验中的应用[J].杂粮作物,2004,4(1):15-18.

[7] 刘家勇,陈学宽,笵源洪,等.甘蔗品种同异分析法评价[J].中国糖料,2006(2):1-3,7.

[8] 马洪文,殷延勃,张振海.同异分析法在水稻品种评价中的应用[J].种子,2002(1):64-65.

[9] 赵克勤. 集对分析及其应用[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9-12.

[10] 郭瑞林,赵虹,王西成,等.信息熵综合评价方法在小麦品种区域试验中的应用[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41(6):614-618.

猜你喜欢
区域试验小麦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11-09 23:18:44
云南省稻品种审定标准(2022年修订)*
云南农业(2022年9期)2022-09-15 08:19:30
小麦测产迎丰收
今日农业(2021年12期)2021-11-28 15:49:26
小麦春季化控要掌握关键技术
今日农业(2021年8期)2021-11-28 05:07:50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金桥(2021年10期)2021-11-05 07:23:28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今日农业(2021年13期)2021-08-14 01:38:00
哭娃小麦
2014-2015国家甘薯品种南方区域试验广西试点报告
广西引种台湾桤木区域试验
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新农业(2014年1期)2014-04-28 17:0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