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秀等
摘 要:菠萝是著名的热带水果之一,具有丰富的营养以及广泛的工业用途。中国是菠萝的主产国,云南省菠萝生产在气候、土壤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笔者从面积、产量、单产、产值、主栽品种及分布等方面分析了云南省菠萝生产情况,指出了云南省菠萝生产中存在主栽品种少、良种苗木缺乏、种植技术落后、产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并从品种选育及良种繁育、提升种植技术、加强贮运保鲜和加工工艺研发、提高产业化水平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菠萝产业;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S668.3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2013-0394
Abstract: Pineapple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tropical fruit, having high nutrition and wide industrial value. China occupied the top of pineapple cultivation in the world. Yunnan Province has unique advantages of weather and field soil. The paper summarized current status of pineapple cultivation in Yunnan Province based on area, yield, economical value, main varieties and distribution, etc. The paper also analyzed the main principal problems of pineapple cultivation in Yunnan Province, including few main and improved varieties, low level of cultivation techniques and industrialization. Therefore, som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including breeding, propagation, suitabl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improved storage, transportation, fresh-keeping and processing techniques.
Key words: Pineapple Industry; Current Status; Countermeasures
0 引言
菠萝(Ananas comosus)学名凤梨,属凤梨科(Bromeliaceae)凤梨属(Ananas)多年生单子叶常绿草本果树,是中国热带、亚热带地区最具特色和优势的热带水果品种之一。菠萝含有丰富的营养,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C等,不仅鲜食风味独特,加工后的罐头、蜜饯等也别具特色。另外,菠萝中还可以提取柠檬酸、酒精,特别是蛋白酶,在医药、化工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1]。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拥有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和生态环境。温度、光照、土壤等特点,十分适宜菠萝的生长[2]。菠萝现已成为该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为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3]。与其他地区相比,云南种植菠萝不仅可以保护生态[4],而且生产的菠萝别具风味。2003—2011年云南省菠萝生产发展迅速,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魏启亮等认为云南菠萝产业单产低[5]、规模小、品种单一[6]、设施落后[7]、标准化水平低[8]。董定超等认为良种选育滞后[9]、综合加工能力弱[10]是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11]。这些研究发现的问题云南也存在,但多数是全国宏观的数据分析,只有少部分是针对云南种植区的。为此,笔者将对云南省多年的菠萝生产面积、产量、产值、品种等逐一分析,以期为云南省菠萝生产提供参考。
1 云南省菠萝产业发展现状
中国是世界菠萝五大生产国之一,菠萝的种植和生产主要集中在广东、台湾、海南、广西、福建、云南等地区。云南省菠萝无论从种植面积还是产量都不处于全国前列,但对云南高原农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近年来随着云南省橡胶树更新和新植胶园面积的扩大,间作菠萝面积也在逐年增加,2011年云南菠萝种植面积为4100 hm2,产量为3.63 万t,产值8000余万元,位居全国第三或第四。云南菠萝具备一定的后发优势和发展潜力。
1.1 面积
由图1可以看出,2003—2011年云南省菠萝平均种植面积为4022 hm2,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再降低再略升高的趋势,2003—2004年升高,2004—2006年逐年降低,2006—2009年逐年升高,2009—2010年降低,2011年高于2010年,现处于升高阶段;2004年面积最大,为5010 hm2,9年内变动幅度较小。由于2003年菠萝价位较好,价格较高,故2004年种植面积增加,产量增长,后期逐渐稳定。
1.2 产量
云南省菠萝产量变化趋势与种植面积类似,2003—2004年升高,2004—2006年降低,2004—2009年逐年升高,2009后基本保持在3.6万t以上;2004年产量最高,为5.61万t,这与菠萝间作在橡胶幼龄林初期土壤肥力高有关。2006年产量为1.95万t,最低,2003—2011年均产量是3.43万t。由于2005年和2006年云南雨季热量特别丰富,且降雨量与往年相比偏少,年日照时数偏少,造成2006年产量偏低。
1.3 单产
从单位面积产量看(图3),2003—2011年期间,2009年单产最高,为15.09 t/hm2,2006年最低,为 5.45 t/hm2,9年平均单产为11.22 t/hm2,2006年和2009—2011年单产较平均单产高,分别提高0.35、3.87、3.78和3.48 t/hm2。2007年后越来越多的人在云南投资果业生产,尤其是出现专门租幼龄橡胶林,用来种植菠萝,种植者注重生产技术,管理更为精细,故2007年后单产较高。
1.4 产值
从图4可以看出,云南省菠萝产值变化趋势为先升高,再降低,然后逐年升高。2003—2004年升高,2004—2006年逐年降低,2006年后逐年升高,2011年产值最高,达8000万元,2006年最低,仅有1828万元,9年平均产值为4662万元。2007年后产值提高,与菠萝价格提高和集约化生产降低了成本有关。但云南菠萝加工技术和能力滞后,综合开发能力弱,种植菠萝70%以上以鲜食为主[8]。云南菠萝加工企业较少,仅有西双版纳百果洲天然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云南河口绿洲果汁有限公司和云南红河格林食品有限公司3家,且加工规模和质量都有待提高。
1.5 主栽品种
云南省菠萝栽培品种比较单一,主要为‘无刺卡因、‘巴厘和‘新加坡种。西双版纳州以‘无刺卡因为主,红河州以‘巴厘和‘新加坡种为主。
1.6 分布
云南省菠萝种植分布和产量分布大体一致,云南主要种植在红河州、西双版纳州、临沧市、德宏州和普洱市,其中红河州种植面积和产量比重最大,达50%以上,其次的西双版纳地区种植面积占全省的23%,产量为33%,单位面积产量高于其他州市(图5)。
2 云南菠萝产业存在的问题
2.1 品种单一
云南种植区主要种植品种为‘卡因和‘巴厘种[8]。这些品种虽具有抗性强、适应性广的特点,但由于长期的无性繁殖和规模应用,已表现出种性退化、产量低、商品率差等缺点。菠萝良种选育工作滞后,品种结构不合理,严重影响着产业发展和市场占有。
2.2 良种欠缺
云南地区菠萝种苗主要依靠种植户自繁自留,或者是地州间相互调配,虽然这2种方法也能提供种苗,但种苗规格、质量和销售均不理想,常常出现种植者等苗栽植,种植计划一拖再拖错过最佳种植季节或芽苗卖不出去,占地情况严重,成本增加,最后砍掉。菠萝种苗繁殖体系已不能满足生产需求。
2.3 种植技术落后
云南菠萝种植面积小,且分散,单产低,主要原因在于产业的不重视和种植技术较低。菠萝从种到收均有一定的技术要求,但政府和科研单位指导有限,种植者多数依靠经验进行生产,单有高产意识还没有优质优价概念。云南菠萝主要是间作在橡胶幼龄林下,生态效益较好,能减少一定的病虫草害发生,提高整体效益,但往往菠萝种植者是短期租种橡胶林拥有者的土地,在种植技术上,尤其是施肥不会长远考虑。云南菠萝多数种植在山地,标准化和机械化程度低,设施投资少,地利与交通都不便,造成云南菠萝单产低于全国水平,如正确引导,提高种植技术和投入,该区域增产增收潜力较大。
2.4 品质重视不够
云南菠萝种植区属南亚热带山地、河谷气候,光照条件良好,昼夜温差较大,环境优良,所产菠萝品质较佳。但云南降雨分布不均,近年来旱情严重,如提高抗旱、保水、保墒和水分利用率技术可使品质进一步改善。种植者不重视采收和贮藏技术导致品质和商品率低。
2.5 流通不便和龙头企业缺乏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交通不便,流通成本高,龙头企业少,加工能力不足。
3 发展对策
3.1 响应和落实政府政策
云南省政府提出“两强一堡”[12]和“高原特色农业规划”[13],发展南疆热区特色果业。尤其是在高原特色农业规划中指出,大力发展特色经作,精心打造云果特色优势产业,四季飘香强竞争。菠萝产业也应在政府重视下,走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绿色、生态的中长期发展道路。政府部门应在具体的基础建设、科技投入、信息化、税收、社会保障等方面重视菠萝产业。
3.2 加强相关科研工作
深入开展间作研究和推广新型技术。为了保证粮食安全,菠萝多数种植在山区,与橡胶套(间)作,应重视间作、节水保水、反季节调节、山地采收、隐性灾害研究和新品种引进示范和优良种苗的繁殖体系建设。
3.3 保障流通环节
推进产后贮藏技术、分级包装、电子结算在菠萝产业上的应用。健全菠萝收购、加工、运输、销售各环节的冷链物流体系。大力培育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发展网上交易、连锁分销和农民网店[14]。
3.4 发挥示范园作用,积极与云南优势产业相衔接
菠萝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已经公布,标准化园、农业园区和农业庄园应发挥示范作用,真正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菠萝产业,云南具有旅游特色,且菠萝种植区域多数在旅游重点发展区域,今后应注重打造休闲观光旅游基地。
3.5 加强专业合作社建设
菠萝种植者比较分散,除了积极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普洱市已与汇源集团签订高原特色农业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外,应该积极兴办菠萝合作社或菠萝协会,提高市场竞争力,确保价格稳定、增强抗灾风险能力,规范生产和流通市场秩序[15]。
3.6 积极做好公益性服务
支持高等学校、职业院校、科研院所通过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农业综合服务示范基地等方式,面向农村开展农业技术推广。
4 结语
云南菠萝生产具有明显的区域特性。笔者通过对云南近10年菠萝生产概况的分析,旨在为今后云南菠萝生产提供借鉴,促进云南菠萝生产的健康快速发展。分析结果表明,云南菠萝生产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主栽品种退化、良种推广不到位、种植水平低下等制约了云南菠萝产业的发展。为此,云南菠萝生产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根据菠萝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7—2015年),开展品种更新工作;(2)对于更新品种,首先进行良种繁育,并建立配套标准化栽培技术;(3)在菠萝加工方面,以罐头、果汁为主,开展副产品如菠萝酶、菠萝叶纤维产品、菠萝酒、菠萝渣饲料和菠萝生物有机肥等的加工;(4)提高菠萝科研水平,特别是在菠萝品种选育方面,目前尚无突破性的品种。
参考文献
[1] 许海平,郑素芳,傅国华.海南菠萝产业发展现状分析[J].中国热带农业,2008(6):10-13.
[2] 张兴旺.云南发展特色果业的设想[J].中国果业信息,2013(3):15-18.
[3] 赵维峰,杨文秀,魏长宾,等.西双版纳地区橡胶林间作菠萝高效栽培模式[J].农业研究与应用,2011(6):28-30.
[4] 赵维峰,杨文秀,杨发军,等.橡胶幼龄林下间作菠萝对水土流失的影响[J].热带作物学报,2010,30(12):7-9.
[5] 刘海清,李光辉,黄媛媛,等.世界菠萝生产及贸易状况分析[J].世界农业,2012(6):47-52.
[6] 刘海清,李光辉,黄媛媛,等.2011年中国菠萝产业发展现状分析[J].热带农业科学,2012,32(3):79-83.
[7] 文尚华.我国菠萝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J].中国热带农业,2006(1).
[8] 魏启亮.云南菠萝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农业研究与应用,2011(3):42-44.
[9] 张德生,杨剑铖,傅国华.中国菠萝产业发展思考:基于国际贸易的分析[J].热带作物学报,2010,34(4):99-104.
[10] 董定超,李玉萍,梁伟红,等.中国菠萝产业发展现状[J].热带作物学报,2009,33(4):13-17.
[11] 刘传和,刘岩.我国菠萝生产现状及研究概况[J].广东农业科学,2010,37(10):65-68.
[12] 徐发苍.“两强一堡建设”之印象云南[J].民族艺术研究,2011(3):130-136.
[13] 吴禹江.高原特色农业战略背景下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23):326-327.
[14] 董定超,李玉萍,梁伟红,等.中国菠萝产业发展现状[J].热带农业工程,2009,33(4):13-17.
[15] 石伟琦,孙伟生,习金根,等.我国菠萝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11(3):18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