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航空业中,从来没有哪个产业像中国的通航这样,既让人憧憬无限,又使人心灰意冷。媒体的躁动让旁观者以为通航产业即将井喷,大量进入通航的民间资本乐观地希望3~5年就能变现退出,而在通航业内打拼多年的专业人士则保守地认为至少需要5~8年通航才能真正“腾飞”。
这是一个围城,也是中国通航产业最让人读不懂的地方。在过去的2013年,或许只有身处通航第一线的人才能体会到其中的五味杂陈。去年,我国的通航飞机数量增加超过300架,同比增幅超过100%,而通航总飞行时间增长还不足10%。这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飞行需求,与飞不起来的空域和落不下来的机场之间的矛盾。
空域、机场、人才这三个制约我国通航发展的主要因素,没有一个可以在一夜间消失,也没有一个可以通过一个政策来解决,这需要政府监管部门的顶层设计,更需要基层通航企业的扎实努力。
发展通航人才先行,飞行员的培养对一个国家的航空事业发展和安全运营都至关重要,而我国航校的现状某种程度上也是我国通航产业的一个缩影。本期本刊编辑部策划推出了国内航校普查专题,力图通过飞机数量、飞行小时等基础性数据展现我国航校的势力分布,供业内人士交流,也给有志于飞行事业的准学员们参考。当然,这个专题只是一个开始,未来我们还将继续深入挖掘行业信息,推出更多有价值的行业报告。
今年,《环球飞行》杂志将进行全面改版,我们将打造更多以飞行为中心的专题报道,并通过大量实地采访、飞行体验和线下活动传播最前沿的飞行文化,给飞行学员、飞行员和飞行行业从业者传递最新资讯。
未来“环球飞行”将不仅仅是一本杂志,它将成长为一个全媒体平台,希望读者们关注我们的微信、微博,以及即将推出的视频节目和网站平台。在新的一年,我们要死磕自己,才能愉悦大家,环球飞行不仅要接地气,更要“飞”起来。因为我们相信突破了围城的雾霾之后,迎接通航的必将是湛蓝的天空。
出版人:肖治垣
2014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