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林
2014年如何放假成为公众讨论热点——全国假日办公布了三个方案征求民意。到底是调休形成黄金周,还是按正常节奏放假,交由公众讨论。
因为调休引发的问题,全国假日办成为众矢之的,其实挺冤的,因为放假这事确实“众口难调”,不同的人自然对放假有不同的需求。
解决“众口难调”问题,并非没有办法,像全国假日办这样把决定权交给民众,就是最聪明的做法。民主决策,虽让出了决策的“垄断权”,却不必像以前那样成为众矢之的,也就减少了决策失误所要承担的责任和压力。
无论最终民众选择什么方案,虽然依然“众口难调”,但经由民主决策之后,就让这个方案有了民意的正当性基础。部分公众虽然反对,但不得不接受“多数决定”的结果;虽然不满,但不会再归咎于政府部门。由此可见,民主决策不仅不是政府的敌人,还是给政府减负的最好制度形式。
不仅是如何放假这种“众口难调”的问题需要民主决策去“调”众口,那些貌似没有争议、异口同声的问题,同样需要民主决策。表面上没有争议,不代表没有不同意见,那些反对声音可能成为“沉默的大多数”;没有争议,不代表没有问题,民主决策虽然会耗费较多的制度成本,但能够在民主程序中最大限度地避免可能导致的问题;没有争议,不代表在实施之后不会出现问题,一旦出了问题,因为缺乏民主决策的程序,人们自然会认为政府专断,甚至会将所有问题都推给政府和官员。
当政府无所不能时,民众会将任何无法避免的灾祸都归咎于它,而民主决策是替政府解围的一种方式——民众自主选择,行使了权力,就要为这种决策所带来的后果負责。就像放假安排一样,政府没必要当全能的保姆去替民众选择,其他问题上也应该有这样的民主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