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鹏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移位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复位方法与固定技巧。方法选择我院于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30例髋臼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移位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复位方法与固定技巧。结果以上30例患者在术中均无出现切口感染、血管神经损伤以及异位骨化的情况,1例患者出现股外侧皮神经损伤,1例患者出现深靜脉血栓,在术后1到6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优16例,量8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为80%。结论移位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复位与固定方法要根据伤者的骨折特点来选择,对于单纯前柱前壁骨折伤者宜使用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方案,对于后柱后壁骨折伤者,宜采用K-L入路方案。
【关键词】移位髋臼骨折手术治疗;复位方法;固定技巧
髋臼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关节与骨的损伤,常常与车祸、高处坠落等高能量的损伤导致,在临床上,髋臼骨折常伴随着其他部位损伤,在现阶段下,对于移位髋臼骨折的治疗一般与手术为主[1],手术治疗方式也可以最大限度的减轻患者的痛苦,为了研究对移位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复位方法和固定技巧,现对我院于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30例髋臼骨折患者的手术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于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30例髋臼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介于22到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5岁,骨折程度按照Lettoumel分型方法进行,统计资料显示,在以上30例患者中,6例患者为髋臼后壁单纯骨折、4例患者为后柱骨折、5例患者为髋臼横形伴后壁骨折、3例患者为后柱伴后壁骨折、3例患者为“T”形骨折、5例患者为双柱骨折、4例患者为髋关节后脱位,其中,5例伴随气血胸、6例伴失血性休克、3例伴尿道和膀胱损伤。手术时间定于伤后4到13d,在术前进行髋臼CT扫描和三维重建,以便判断出骨折的类型以及移位方向。
1.2手术方法对于有合并性伤的情况先对合并伤进行处理,对于髋关节脱位患者先将髋关节复位,待病情基本稳定后再进行手术治疗。本组30例患者使用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方式共10例,使用K-L入路共15例,使用髂腹股沟入路拱5例,螺钉均选择AO重建钛板螺钉,在钛板两端钉入2到3颗螺钉,使用C壁透视确认复位情况,对于有髋关节脱位的患者,在术后持续4周轻重量骨牵引,其他患者在术后均进行创伤主动以及被动功能的训练,6周后进行复查,情况许可则进行不负重行走。
2结果
以上30例患者在术中均无出现切口感染、血管神经损伤以及异位骨化的情况,1例患者出现股外侧皮神经损伤,1例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在术后1到6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优16例,良8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为80%。
3讨论
对于移位髋臼骨折伤者的手术治疗应该做到解剖复位、可靠固定以及早期功能的恢复锻炼。在近年来,随着诊断以及治疗技术的发展,很多基层医院也可以进行移位髋臼骨折手术,给患者带来了福音。有关专家学者表明,移位髋臼骨折伤者满足以下情况便可以进行手术治疗,具体包括:关节内有碎骨快、髋臼骨折或者骨折移位大于3mm、头臼不匹配,CT结果显示后壁骨折的缺损程度大于40%、髋臼后壁骨折伴后脱位不稳定、股骨干或者同侧股骨颈骨折、无严重骨质疏松。由于随着时间的延长,解剖和复位的难度也会不断增加,因此,手术时间定于伤后4到7d,不得超过2周[1]。
在移位髋臼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前,需要根据伤者的骨折特点进行个体化的设计,对于单纯前柱前壁骨折伤者宜使用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方案,该种方案不干扰外展肌、不剥离臀肌,疤痕小,术后恢复快,但是会对患者的股神经和股动静脉造成损伤;对于后柱后壁骨折伤者,宜采用K-L入路方案,该种入路的解剖较为简单,但是在手术过程中必须要保护好伤者的臀上神经、坐骨神经以及臀上动脉。手术入路的选择取决于骨折旋转和移位的方向,如果移位在前方宜选择髂腹股沟入路方案,移位和旋转的位置在后方,宜选择K-L入路方案。对于复杂双柱骨折复位困难的患者,宜选择前后联合入路的手术方案[2]。
在手术过程中,必须要有效的进行术前牵引,做好骨折复位工作,在复位时医师可以使用各种专门性的复位工具,小心细致的操作,在使用Schanz螺钉、顶棒、Farabeuf钳等工具时,要注意轴向的移位和旋转的移位,复位完成后检查患者的坐骨切迹是否平整,从而对复位情况进行判断。在固定螺钉使,要避免将螺钉拧至关节内,不能轻易的剥离后壁骨折块与后关节囊之间的连接,避免骨折块缺血坏死的发生,在术中宜使用“漂浮”的体位,在术中要及时的确认是复位情况,此外,还要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黄普高.移位髋臼骨折手术治疗及疗效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05(28):89-90.
[2]王浩,卢汉生.移位髋臼骨折合并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手术治疗[J].山西医药杂志,2009,05(15):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