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俊,1973年11月出生于湖南汨罗。先后毕业于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任教于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水彩画会会员、湖南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青年美协理事、湖南工笔画学会理事、湘潭青年美协副主席,现居天津。出版有《素描教程》《何俊水彩作品集》。主要作品散见于《美术观察》《中国艺术经典收藏》《神州诗书画报》《美术大观》《美术界》《书画研究》《中国画》《中国画家》《国画经典》《中国花鸟画》《东方美术》《美术报》《中国书画家》等专业美术报刊。2012年入选湖南省艺术人才“三百工程”。作品多次入选全国性美术展览并获奖。
山水自隋唐五代伊始,历经宋元明清诸代画家的传承与发展,业已形成了一套独立而完备的审美与技法体系。古人在山水画创作中,常见托物言志、借物喻情、田园归隐、为山川写照。常有“可观、可居、可游”之境。其意旨一开始就不是客观的描摹,而是一直秉承“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理念,作品传达出或荒寒简淡、或繁密葱笼、或险峻孤寂、或神秘幽深的意境和哲思。
我独爱山水有年,却又畏其之难,前人之述作已备,意欲登临,常有高山仰止之叹。若果专事临摹,虽日课等身,也只能拾人牙穗,空练一身笔墨技巧;如果专情写生,又觉古意难求;如果闭门独造,又似离传统渐远。思虑和纠结总是相伴左右。想必同道中行者感同身受。顿悟抑或渐修,无论以何种形式践行于山水画创作领地,想突破与创新绝非一蹴而就的事。好在,当下多元的审美风尚为每一个画家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探索空间。
我自以为,一个山水画家能够把自己的心性托情于山水便是往前迈了一步,就我的山水画创作而言:常常会有几种忌讳。绕开这些也许就离自我心性更近一步。
其一、忌讳生似(古今)某人图式。齐白石先生就有“学我者亡、似我者生”之理。初学阶段的似似乎是学习之必然,经由临摹去熟知传统山水的基本技法要素——勾、皴、擦、点、染,以及山水画的构图、造型规律、笔墨程式、精神内涵等。待熟练掌握好这些后,切忌去找“偶像”对应,去重复古今已有的程式,学会慢慢求脱、求变、求新。如果抱着大树底下好乘凉的心态去“傍大款”,其结果会截然不同,要么出来的画作多呈现“死气、老气”,毫无自我可言。
其二、忌讳去追求自然之真实。中国画和西画从哲学根基上的不同,造成了中西审美上的差异,对自然作如实描摹,是西画之所长。现代学院体制下培养的学生,毋庸置疑其写实功夫和能力,把自然山水如实描写出来不算难事,如果保持这种惯性,过分强调体积、空间、透视、光色,必然会把山水画的优势和精华给吞噬掉,呈现一个不伦不类的异种。故而应当警惕,把那些活理所应当地交给西画去完成。作为一个山水画家应该站在自己的文化立场和传统的审美维度里去审视和开拓。否则出来的作品就会滑向“行”、“俗”的境界。
其三、忌讳东拼西凑。时下山水画界有这样的情形,很多人临摹学习过后,不事写生。勉强从或古或今的作品中找局部,做一些剪切粘贴的工作,结果产生了很多毫无韵致、了无生气、不伦不类的作品。须知写生是弥补想象力不足的最好途径,人类所能想象到的各种山石、树木的造型,不管有多么奇特,其实都能在自然山川里找到原形。是故,置身自然山川,体察观化是成就山水画家的不二法门。荆浩对悟太行、黄公望游走富春山、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刘海粟九上黄山,李可染足遍祖国山川都是最有力的实证。
当然,避开以上几个方面未必就能在山水领域有所耕获,陆俨少先生曾言“习画如果分为十分功的话,四分读书、三分书法、然后三分画”,说得不无道理。画外功的积累,有时候比单刀直入光从绘画本身用意更加有效,因为山水画综合性更强、包容更加广阔、内涵更大。所以,山水画家在书法上作功可以培养用笔的自信、理解线条的质感和性格;花时间研究现代平面构成,找到分陈布势和山水相通的堂奥;在色彩构成上着力,培养画面意识、明确色块的理性构成关系,可以使画面更具现代气息。如此等等都是自己以后应该一以贯之的山水画学习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