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斐诺
[摘 要]赵鼎新认为,社会运动的研究有变迁、结构、话语三大视角。其中变迁视角源于涂尔干《自杀论》,其理论核心是社会规范与基于社会规范的人的情感。亨廷顿、雷恩、格尔基于此视角发展了自己的社会运动理论,沃尔夫、古德斯通则对涂尔干视角进行了有效的补充。但基于此视角的研究需要注意社会变迁的作用机制和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并适当引入不同情况的差异性分析,避免理论的过度应用。
[关键词]社会运动;变迁;涂尔干视角
[中图分类号]C91-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10 — 0052 — 02
引言
变迁、结构、话语是研究社会运动的三大视角,而变迁视角可追溯至涂尔干对于自杀的研究。涂尔干的理论是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当社会变迁导致社会规范紊乱时,人就会变得难以控制。〔1〕涂尔干认为人与社会间有一个整合机制,“自杀”现象是由于这种整合机制的失调。这种思想是西方的社会运动研究的一个重要视角,亨廷顿等人基于此视角发展了自己的社会运动理论。沃尔夫等人在研究中融入了新的分析,进行了一定的补充扩展。本文将提出这些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新的发展方向。
1 涂尔干视角及相关理论
1.1涂尔干视角:社会失范导致心理失衡
涂尔干在《自杀论》中表述,无论是一场危机或者发展性的社会变化,一旦它所带来的急剧社会转型打破了原有的平衡,社会对人的约束力会在一段时间内减弱甚至消失。〔1〕人们对社会规范的迷茫不仅导致自杀率的大幅升高,也会诱导社会运动和革命的产生。社会运动的涂尔干视角认为社会转型期对旧社会规范的打破会使人们的心理产生波动,而这种无所适从感会发展成为社会运动的根源。
1.2相关理论
1.2.1亨廷顿:制度化进程相对缓慢造成政治动荡
亨廷顿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将涂尔干的理论应用到了政治领域,提出当社会变迁的速度超过了制度化的进程时,社会运动就会产生。〔1〕围绕“现代化带来政治衰败和社会动荡”这一论点,亨廷顿把“社会动员”和“政治制度化”两者互动总结成为“现代化→社会动员→输入流(来自民间的需求和支持)改变→暗箱(制度容器)→输出流(政府回应或分配职能)→稳定或动乱”的一个流程。〔2〕因此,他认为革命产生有两个先决条件,分别是“政治制度无法为新生社会力参与政治和新的社会精英进入政府提供渠道”和“迄今被排除在政治之外的社会势力具有参与政治的愿望”。不管是期望参与政治的社会新势力的产生还是社会旧势力参与政治期望的产生,由这些期望所带来的诉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会引发革命。该理论主要强调了社会成员心理上的转变。
1.2.2雷恩:产生革命的关键在于反西化的意识
雷恩《西化过程中的世界革命》一书的研究对象是20世纪发生的世界革命,在非西方国家和地区发生的“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的失衡和解体”以及“西化压力下的文化重建”中产生了不同意识形态的冲突,而此时发生的革命便是“反制西化”的革命。〔1〕虽然将20世纪的革命全部定义为“反西化运动”有所偏颇,但雷恩的论述同样把意识形态层面的冲突视作革命的诱发因素。更何况,不管是“为抵抗‘西化影响作出改良”还是“走上资本主义和‘西化的道路”,“西化”潮流的冲击对于非西化地区而言都是一种对传统社会规范的打破,而这在涂尔干视角下是大众意识产生变化的必要条件。
1.2.3格尔:社会变迁产生三种类型的相对剥夺感
格尔的相对剥夺感理论作为一个详尽的心理学研究,在社会运动的心理学解释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该理论认为,当社会变迁导致社会提供价值的能力小于个人价值期望时,人们心中产生的相对剥夺感可能导致社会运动或革命的形成。格尔定义了递减型、欲望型和发展型三种不同的相对剥夺感。递减型相对剥夺感的产生是由于社会提供价值能力的下降,比如传统社会人口上升、现代社会遭受侵略、为某一阶层提供价值的能力相对或绝对下降。欲望型相对剥夺感的产生是由于人们价值期望的增强,比如社会开放使得信息更加丰富或社会接收了外来的新思潮。发展型剥夺感是由于价值能力在与价值期望同步增长的过程中突然跌落而产生的,因为进步的状态让人们承受挫折的能力大大减小。
1.3总结
格尔的相对剥夺感理论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但它和亨廷顿、雷恩的理论一样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具有相对剥夺感或对现状的不满是不足以形成社会运动的,发生了心理变化的大众需要一种“指出压迫的根源和解决之道的意识形态”和有效的资源、组织和动员机制。〔1〕从大众心理变化到社会运动或革命的产生之间有着复杂的机制,“一步到位”地省略其他影响因素而只把“剥夺感”奉为关键,显然过于粗略。其次,过分强调了大众心理转变的影响,却没有深入探讨其轻重程度不同所带来的变化。在亨廷顿的理论中,若诉求与制度的冲突不够激烈或国家控制力量强大,社会很可能会以渐进方式推动改革。雷恩更是没有讨论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外来意识形态的冲击可能带来的不同影响。第三,涂尔干视角默认了社会中大众心理变化的同质性,然而不同人可能会有不同的心理状态,不可能在参与社会运动的过程中保持同一种状态。第四,没有分析社会变迁产生的不同情况对大众心理的影响。相对剥夺感理论虽相比之下考虑到了社会变迁发生的不同背景,但社会自发形成的改良和受到外文明侵略所发生的变迁必定不同,封闭社会主动开放和被动开放引起的意识冲突也不可能一样。第五,没有考虑到社会的不同领域发生变迁所带来的不同影响。社会变迁是一个大而广的概念,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科技等多种方面的变化,不同领域的变化涉及到的社会成员群体不同。
除了以上缺陷之外,这些理论也有着涂尔干视角固有的弱点,即只考虑了社会变迁这一种因素,社会运动的形成不仅受到社会变迁的影响,也有其他社会因素的参与。〔1〕因此,坚持涂尔干视角的研究者往往有种“大而化之”的倾向,没有对深层作用机制进行剖析。事实上,也有不少学者的研究从此视角出发,并补充了其他因素,进而发展了自己的理论。沃尔夫的农民革命研究和古德斯通的国家崩溃理论考虑的方面更加详细。
2涂尔干视角的补充和发展
2.1沃尔夫:非西方社会三大危机引发农民革命
沃尔夫的研究对象是西方殖民扩张下的第三世界农民革命,也是从社会变迁的视角出发看社会运动的形成。他将西方社会对非西方社会施加的影响总结为三大危机:西方带来的高产作物和廉价药物造成了人口爆发的危机,集约化生产、对土地的过度开垦造成了生态破坏的危机,强权主义和西方思想造成了原有传统政体的权威危机。前两种危机造成的结果是较有资源和影响力的中产农民开始联合贫农一起反抗,而后一种危机下传统国家的政体形式会对危机的走向产生重要影响。〔1〕沃尔夫的论述中不仅包含了社会变迁带来的意识形态变化(西方思想的冲击下对原政府的不满),还考虑到了人口增长、科技进步(现代化生产和医学发展)、自然环境(过度开发导致的生态破坏)等因素,具体解释了社会变迁的影响。他还加入了对国家政体形式、社会阶级组成(中农与贫农联合)的分析,从而弥补了涂尔干视角过分强调变迁的弱点。
2.2古德斯通:人口增长造成国家机器崩溃
古德斯通注意到,欧亚大陆东、中、西三部的社会大不相同,却几次在同一时期发生社会运动,他认为这和与叛乱高发期同步的人口大幅增长有着很大关系。人口增长所导致的“供求失衡、通货膨胀、土地不足和人口年轻化”会造成政府税收能力降低、无法笼络精英,大众生活水平下降并产生不满情绪,易反叛的年轻人聚集到城市等情况。由此形成的具有强大组织动员力量和不满情绪的下层人群、知识精英的异端意识和政治精英的内部斗争导致了国家机器崩溃,使得社会运动得以成功。对古德斯通的批评在于机械地把人口增长当作发生社会运动充要条件,而忽视了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其他因素的影响。〔1〕然而,这个理论考虑了社会变迁带来的意识变化、资源组织、阶级冲突等问题,并分析了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的机制,在涂尔干视角的基础上成功进行了补充和发展。
2.3总结
尽管弥补了涂尔干视角的不足,这两个研究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古德斯通的理论解析了从社会变迁到社会运动的作用机制,虽超越了单纯的心理分析,但仍没有考虑社会变迁以外的其他因素;沃尔夫的研究则既阐释了社会变迁的各个方面,也引入了原社会固有属性的作用,考虑了社会变迁与其他社会因素共同对社会运动的发展产生影响的情况,显然是更胜一筹的。但是古德斯通的理论中提到了可以指导下层群众组织社会运动的意识形态,即知识精英阶级产生的异端思想,使爆发运动的条件更充实;而沃尔夫没有对这个要素进行分析,对意识变化的解释依然停留在简单的“不满”里,没有考虑除农民阶级以外还可能参与运动的阶级(如精英阶级)产生的作用。另外,两个研究都不约而同地看到了社会变迁产生的消极作用,却忽视了变迁中可能产生的建设性变化。人口增长为第三世界提供了富足的劳动力资源,工业化的推进也带动国家经济飞速发展,这些发展型的变迁过程带来了社会进步,利益冲突也可能因此而缓和。而且不同国家社会、政治、文化不同,应对社会变迁的挑战也有不同的选择,故要警惕理论的过度应用。
3 结语
涂尔干的变迁视角给社会运动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切入点,从宏观(社会变迁)到微观(心理变化),对社会运动的产生作出了合理的解释。虽然容易导致理论发展的不完整,但基于此视角的研究决不会是不合逻辑的。
从上述各理论的总结中可以看出,在以变迁视角为基础研究社会运动时,要注意运动或革命的发生是多种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不能“一叶障目”得出大而空的结论。首先,在分析社会变迁的同时也要考虑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比如原有社会的权力结构、阶级分层、制度文化、发展状态等,这些都会对社会变迁背景下的社会运动发展有着深刻甚至决定性影响。第二,探讨社会变迁的作用机制时要承认其复杂性,不过分扩大心理因素的作用。社会变迁不仅会带来大众心理的变化,还可能产生阶级内部分化导致国家控制减弱,并将动员资源组织起来,从而影响社会运动的发展。最后,要警惕理论的过度应用,不迷信于一概而论的解释。因为变迁的不同背景和发生领域所产生社会运动的机制不同,而且大众心理状态不是恒定一致的,参与社会运动的不同群体在运动中选择的策略也不同,所以要注意作用机制中不同因素的差异性分析。
〔参 考 文 献〕
〔1〕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 赖婧颖. 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的简析和批判〔J〕. 现代企业教育,2010,16:136-137.
〔3〕 郝文杰. 现代化进程中的革命——亨廷顿革命理论述评〔J〕.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5,(01):59-62.
〔4〕 苑国华. 涂尔干的社会变迁思想探析〔J〕. 林区教学,2013,(11):39-41.
〔5〕 钟凯凯. 西方社会运动研究的理论取向及复杂性根源〔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01):39-43.
〔6〕 谢岳,曹开雄. 集体行动理论化系谱:从社会运动理论到抗争政治理论〔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3):13-20.
〔8〕 刘能. 社会运动理论:范式变迁及其与中国当代社会研究现场的相关度〔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04):76-82.
〔9〕 冯仕政. 西方社会运动研究:现状与范式〔J〕. 国外社会科学,2003,(05):66-70.
〔10〕 王瑾. 西方社会运动研究理论述评〔J〕. 国外社会科学,2006,(02):45-52.
〔11〕 高春芽. 当代集体行动理论的发展:从社会崩溃到政治过程〔J〕. 教学与研究,2012,(07):65-72.
〔责任编辑:陈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