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凤
【摘要】目的 对肿瘤患者疼痛的有效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期间肿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治疗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护理,治疗组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进行相关的探讨。结果 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都得到改善,但治疗组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肿瘤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特殊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状态,值得临床上的大力推广。
【关键词】肿瘤患者;护理措施;疼痛
本文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期间肿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治疗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护理,治疗组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期间肿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治疗组50例。年龄在34-9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8.6±1.5)岁,发生消化系统肿瘤的患者有29例,肺部肿瘤的有11例,胃部癌症的有10例;对照组50例中,年龄在35-8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9.6±2.1)岁,发生消化系统肿瘤的患者有28例,肺部肿瘤的有12例,胃部癌症的有1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疼痛护理;
治疗组:在常规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具体有以下一些方面的措施:
①相关的护理人员要详细掌握患者的疼痛位置和疼痛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正确的给药方式,比如有口服、直肠给药、皮肤用药等,以保证用药的效果;
②在患者进行放化的治疗之前,相关的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详细地进行放疗过程的介绍,并对患者的病情状态进行时刻的关注;
③要特别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或者治疗后出现的抑郁、焦虑等状态要时刻进行关注,并进行及时的沟通,通过音乐疗法、肌肉放松法等排解患者的负面情绪,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以使患者更积极地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
④要及时地与患者的家属进行沟通,让患者家属能清楚患者的疾病状态与治疗情况,消除患者家属的不良情绪,同时,争取患者家属以及朋友对患者的探望,让患者感受到更多的温暖。
1.3 疗效判定标准
重度疼痛:患者的疼痛等级在7级以上;
中度疼痛:患者的疼痛等级在4-6级之间;
轻度疼痛:患者的疼痛等级在1-3级之间。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来进行处理,计量的资料使用方差来进行分析,使用t值来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的平方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进行护理之后的疼痛情况如下表(表1)显示:
分别与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疼痛状态进行对比,可以得出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的比较,如下表(表2)显示:
由以上可以看出,两组患者在治疗后治疗组的疼痛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8%,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相关的数据表明,肿瘤患者伴有疼痛感的比例在40%以上,尤其是晚期恶性肿瘤,发生重度疼痛的概率更是高达80%左右[1]。随着当前工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肿瘤患者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对人们的生命与健康产生了很大的威胁[2]。而随着当前医疗事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观念的进步,包括肿瘤患者在内的所有患者对医院的护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肿瘤患者疼痛缓解的意义也越来越大,不但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状态,同时还能大大地提高肿瘤治疗的效率[3]。
笔者认为,有效的护理措施必须首先要更新相关医护人员的护理观念[4];其次,也要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的护理技能,尤其要注意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药物护理,对不同状态下的患者要进行具体的用药,而对于同一患者的不同阶段,也要注意患者药用量的不同,同时,相关的医护人员要对患者进行积极的用药指导;最后,对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行为干预护理以及社会支持护理具有非常关键的意义[5]。
综上所述,对肿瘤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特殊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状态,值得临床上的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卞小莉,帖云,夏萍.循征护理在晚期肿瘤患者疼痛护理中应用[J].哈尔滨医药,2010,(05):123-132.
[2]劉荣.老年肿瘤患者疼痛的护理干预探讨[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0,(06):190-199.
3 沈芸;倪健芬,施亮.艾迪注射液引起输注部位疼痛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与康复,2011,(07):132-135.
[4]江秋英,朱慧,黄桂雅.心理支持减轻肿瘤患者颈内静脉置管疼痛的临床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07):130-133.
[5]刘玉芹,张春亮,方庆欣.肿瘤患者疼痛原因分析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08):13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