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代云
摘 要:自国家高度重视农机化发展以来,宁阳县农机局积极落实相关政策,大力搞好农机培训,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文简单介绍了宁阳县在农机培训过程中的存在问题,结合笔者的自身工作经历,对今后农机培训工作提出自己的建议,望与同行或从事类似工作的朋友一起探讨学习。
关键词:农机培训;存在问题;建议;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逐步提高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一大批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设备逐渐进入了农民群众。为全面提高购机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让农民买的放心、用的放心,促进农村就业和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农机培训工作将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目前,宁阳县农机局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农机培训制度,管理体系完善,师资雄厚,教学和其他基础设施完备,多年来培养了很多农机人才,为全县农村经济和农机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现有农机培训教师7人,其中管理人员2人,教学人员5人,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5人,教练场地1300平方米,教室面积190平方米,电教设备6台,教练车3台,配套机具8台(套),年培训能力2000人。截至目前,共培训各类农机专业人员6587人次,其中新训农机操作手(包括小麦、玉米联合收割机手)965人,农机管理人员87人,拖拉机驾驶员317人,培训农机大户152户,开展保护性耕作培训416人,实现劳动力转移300人以上。送科技下乡26次,发放明白纸两万余份,受训人员达5357人次以上。完成阳光培训600人。
1 我县开展农机培训的存在问题
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与农户走访,认为开展农机培训难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1.1学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存在懈怠情绪。
这是当前影响农机培训发展的重要原因。很大一部分农机驾驶操作人员,购置农业机械以后,思想上不能引起重视,认为只是从事农田作业,在道路上行驶的时间较少,并且很多机械只是在农忙期使用,其他大部分时间在家里闲置,不需要办理驾驶执照,更不愿意参加技术培训。有很多利用拖拉机或收割机做小生意的机手,怕参加培训学习耽误时间影响挣钱。更重要的是,无视法律、法规,非法载人、载物,甚至无证驾驶,把安全问题当儿戏,给农机安全生产埋下了严重隐患。
1.2参训人员减少。
目前农机培训参训人员呈下降趋势,其原因有三:一是农机监管部门对比较偏僻的农村安全巡查力度不强,使无证驾驶得不到及时纠正,无证驾驶现象严重;二是农机培训次数和力度做的不够,由于时间、路途等原因,农机培训讲师不能送技术到村、到农户,机手则因为参加培训路途较远,时间有限,困难较多,而不愿意参加培训,严重影响了机手的积极性;三是部分机手存在农业机械只在地里工作,一般不上公路,并不存在安全风险,没有必要学习驾驶证的错误想法。四是大部分农村青壮年逐步向城市涌入,在城市就业、定居,部分劳动力外出打工,导致农村劳动力逐年减少。
1.3资金投入不足,部分教学设备老化。
宁阳县农机局开展的各类培训活动都为公益型服务,没有任何行政类费用,缺乏资金,直接导致购置先进的农机设备有限,农机设备配置更新有限,很难进行广泛的培训,也难得保证培训质量。
1.4师资力量不够强。
这几年来,上级业务部门对农机教师的培训工作开展力度不够,导致教师素质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培训的需要。教师的知识老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落后,导致学员所学知识与实际不相适应,对大量新机具、新技术束手无策,严重影响了农机培训工作的开展。
2进一步做好我县农机培训工作的建议
2.1加大农机培训宣传力度,提高农机培训学员的积极性。
当前,农机教育培训工作存在“上热,下冷”的现象,很大程度上是宣传发动工作不到位,没有有效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我们应该让农民明白,农机驾驶培训不是一个普通的农业技术培训,而是与每一个农机手和其它人员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的技术培训。我们要让学员们变被动培训为主动培训,只有保证了学员的学习质量,提高了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才能真正提升学员们的农机驾驶综合素质,有效地防止农机事故的发生。
2.2深入基层,深入农村,对广大农民开展普及型培训。
建议多开展“农机下乡”、“阳光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活动,深入田间地头,给机手讲解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使用,开展拖拉机、农业机械和其他收获机械的维修和保养讲座;并结合农民实际需求,向农民群众宣传农机新技术、驾驶技术、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与农事相结合,与季节相结合,采取长短结合方式,有针对性地抓好农民实用技术的培训工作。
2.3建议拓宽培训渠道。
一是积极扶持建立一些乡镇农机销售培训示范点,让农民不用进城,在本地就能学习农机实用技术。二是联合各乡镇农机站,规定每年必须举办两次以上较大规模的农机培训,并将农机培训内容列入到对乡镇农机站的年度考核中。三是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合作组织,并鼓励开展系统内部培训,内容可包括实用技术学习和实践经验交流,以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和应对市场的能力。
2.4改善教学条件,提高培训质量。
从事农机培训工作的教师人员必须具备充分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教师水平的高低和教学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农机培训质量。只有不断培训合格的教师团队,完善教学设备,才能确保高质量的培训标准。虽然我县农机局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农机教育培训体系,但是在师资队伍、教学设备、管理体制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欠缺。建议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让他们多参与农机推广、农机管理的学习活动,以提升教学水平。同时,积极加大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力度,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干事的活力,使农机培训与其它行业培训一样享受国家补助。
参考文献
[1]张慧平.县级农村培训学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农机,2009(6):68-69.
[2]王帮高.阳光工程农机培训为农机发展带来新契机[J].现代农业装备,2009(12):34-35.
(作者单位:271400山东泰安宁阳县农业机械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