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佳
无论是后天意外还是与生俱来,在很多学者症患者身上都存在一个共同点:他们的左脑额叶和颞叶区域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伤。目前一般认为,正是这样的损伤导致了他们的“才能”爆发
美国男子贾森·帕吉特(Jason Padgett)十二年前在被人打伤头部后,突然成为了能把一切事物解析成几何图案的“数学天才”,并创作出了许多惊人的艺术作品,医生将他诊断为“后天学者症候群”。帕吉特把他的经历写成一本回忆录,并于4月22日出版。
这很像网络玄幻小说中的一个典型情节:主角因为一场意外获得了一种超能力。意外真的能让人变成天才吗?后天获得的“学者症”又是怎么回事?
痴呆的天才
威斯康辛大学的精神疾病专家达洛德·崔佛特(Darold A. Treffert)致力于学者综合症领域的研究,至今已有超过40年的研究经验。他所遇到的“学者症”通常是与生俱来的,他们在某方面令人惊讶的才能也在儿童时期就展现出来。然而他在1984年遇到的获得型(或称后天性)学者症患者阿朗索·克莱蒙(Alonzo Clemens)的情况却有所不同。
阿朗索·克莱蒙的智商只有40,却拥有一种“超能力”:对于任何动物,他只要扫上一眼,就可以凭记忆制作出栩栩如生的雕塑。据他的母亲说,阿朗索令人惊叹的雕塑才能出现于童年时期的一场意外事故之后。
崔佛特教授在遇到阿朗索之后开始审阅所有的学者症研究,从中也发现了类似的案例报告:一个3岁的儿童在脑膜炎发生后变成了音乐天才;一位病人9岁时左脑遭受枪击,从而导致了右半身麻痹和聋哑症状,但也获得了学者症的才能;还有一位8岁男孩在左脑切除手术后出现了特别的日历计算才能。
1996年,布鲁斯·米勒(Bruce Miller)博士在医学期刊《柳叶刀》上报告了三个在患额颞叶失智症(fronto temporal dementia, FTD)后成为出色画家的案例。患者在患病前对艺术并没有特别的兴趣和造诣,但随着失智症的发展却突然拥有了惊人的绘画才能。
1998年10月,米勒博士在《神经病学》杂志上又描述了另外两名具有相同额颞叶失智症的患者同样拥有了出色的绘画才能。结合之前的报道,一共有5位年长患者在额颞叶失智症发生后获得了绘画才能;他们的绘画属于精确入微的复制,却缺少抽象的或者象征性的价值;他们的情景记忆仍被保留,语义记忆却被破坏;并且他们对于绘画过程表现出了极高的、强迫性的专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显示,他们的左脑有显著的机能损伤。
额颞叶失智症的病理损伤过程是局部而非广泛的,并且具有不对称的特性:通常影响左脑前颞叶区域。研究者们由此假设,前颞叶眶额皮层(anterior temporal orbitofrontal cortex)的选择性衰退可以降低其对视觉系统的抑制,因此增强了绘画能力。这种对绘画艺术的兴趣和能力通常情况下是相对“沉睡”的,直到类似额颞叶失智症发生后,“释放”了这些潜在的才能。一些人会将这种现象称为“从左脑的暴政中解放出来”。卡普尔(N Kapur)在1996年曾经使用“矛盾的功能性易化”(paradoxical functional facilitation)这个名词来描述这种“释放”现象,既以某些功能的损伤为代价换来其他技能的显现。
到2000年为止,米勒博士已经把他的额颞叶失智症/获得型艺术才能病例扩展到了12例,现在这些病例中还包含了从沉睡中唤醒的音乐才能。另外研究者在比对SPECT功能成像后还发现,这种后天获得型的学者症和先天自闭学者症在大脑功能损伤方面具有相似性:他们都存在类似的左脑颞叶功能性损伤和大脑新皮层后部的增强。
意外获得的创造力
2005年,《神经病学》上报道了一个由突发脑部出血造成的“意外天才”案例:在发病之前,患者对艺术创作没有丝毫兴趣,也没有表现出任何才能。但在患者突发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几周内,他开始在许多笔记本上写满诗歌,夸张而极具表现力地进行绘画创作,把几乎全部的时间都用来绘画和雕塑。
“他不但充满了创作力,而且无法停止手中的创作。他渴望把所有的空间都填满自己的作品,这已经成了一种强迫症。他画满了家里所有的地板、墙砖、天花板,他疯狂地在所有能够绘画的地方创作,不仅仅用画笔和颜料,甚至用蜡油和烟火——这种疯狂最终让他的妻子无法忍受,离他而去。”大量的纪录片对这位叫做汤米·麦克休(Tommy McHugh)的获得型学者症的故事进行了报道。其中《我天才的大脑》对这位患者的生活片段进行了生动详细的描述。
与之前所提到的情况不同,他仅有轻微的前额叶异常,依然具有正常的智商,记忆和语言能力也几乎没有受损。
神经学家爱丽丝·弗莱厄蒂(Alice Flaherty)认为,麦克休在发生出血后,淤血集中在左脑的某个区域,抑制了两个关键脑区的功能,最终引发了他的创造力大爆炸。这两个脑区分别是负责思考决策的前额叶,以及控制语言的颞叶。麦克休发生出血的区域正好在这两个脑区之间,于是形成了一种新的平衡,这种万里挑一的运气,说是“奇迹”也丝毫不为过。他的创作已经持续了六年有余,狂热的创造欲望也许还会持续下去。
脑损伤:创造力的飞跃?
假如类似的脑部损伤出现在一个懂得艺术创作的人身上,又会发生什么呢?一个美术教师的病例可以说明这一点:她在49岁时患上了额颞叶失智症,此后画风也随之转变——从传统的西式水彩画和中国画,变成了使用中国星相学图案的具有强烈模式感的绘画。她的作品变得“更加狂野而自由”,配色习惯也发生了改变,“明显已经从专业培训的约束中解放了出来”。而这种改变也伴随着她组织授课能力和批阅学生作品能力下降。
这位患者表现出显著的左脑前额叶疾病,虽然与此前提到的病例具体发病脑区不同,但这些病人的大脑病变都发生在左脑。研究者因此总结说:“左脑半球非对称性退化也许会释放之前从未显现过的认知才能,我们大脑的功能性链接似乎是决定我们创造力的最主要因素。”类似的风格转变在其他脑部损伤的画家中也有出现,甚至接受脑部治疗的方式都会对此造成影响。
无论是后天意外还是与生俱来,在很多学者症患者身上都存在一个共同点:他们的左脑额叶和颞叶区域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伤。目前一般认为,正是这样的损伤导致了他们的“才能”爆发。
左脑损伤会使语言和决策能力受到不同程度的妨碍,但是相对的,次级认知活动却在高级控制功能被抑制后得到了加强(次级认知活动是指我们感知周围环境以及与环境互动的最基本方式,例如听觉、视觉等感觉输入,以及对基础情绪的本能反应等等;而决策、学习等行为则是高级认知活动,是对低级认知输入信息的整合、控制和管理)。而这样一来,他们也就可以更多地留意形状、线条、数字等细节特征。
澳大利亚脑科学家艾伦·斯奈德(Allan Synder)曾进行过这样一个试验:通过一种叫做“跨颅磁刺激仪”(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人为地暂时抑制大脑前额叶和颞叶功能,并比较受试者在抑制前后的行为学实验结果。
研究发现,在这些脑区受到抑制后,被试表现出了明显提高的绘画技能(更多的细节),发现了之前漏过的语法错误,对屏幕上斑点的计数结果也更加准确。斯奈德的解释是,跨颅磁刺激仪暂时性减低了左脑脑区的功能,而右脑的功能则相对提高,于是提高了被试的注意力和想象力。虽然这一结果的可靠性和实用价值依然有待证实,但斯奈德相信,我们或许能够从中找到提高创造力的一种途径。
天才的代价
后天型学者症的例子让不少人产生了“一夜变天才”的美好遐想,但是,成为这样的“天才”也要付出极大代价。这些学者症患者有的永远丧失了健康的身体和正常的感官,有的永远无法再开口说话,有的被淹没在扭曲和异常的世界认知里,生命中只有各种细节和数字。这些损伤对生活造成的痛苦和不便,都不是某一方面的天才表现所能弥补的。
作为大脑高级功能中枢的额叶和颞叶,获得型学者症确实证实了这些脑区的抑制在潜力开放方面的作用,但如果因此就忽视了它们在维持正常生活上的重要性,就真的是因小失大了。在很多时候,艺术是一种释放本能的过程,想象力更是一种摆脱常规的步骤,脱离大脑高层次的控制是需要的。但是,创作本身是一个计划性的工作,如果没有大脑高级功能的维持和控制,这个工作本身也很难组织和完成。
那么,有没有不需要付出代价就让这些“才能”浮出水面的方法?斯奈德的经颅磁刺激技术仪器似乎是一个值得期待的方法。但是这种短暂的左脑抑制也未必能让人完成超群的创作,长期使用也可能带来种种副作用。
不过,普通人如果真的想要获得这种超群的记忆力或是艺术创造力,通过训练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不少记忆大赛的获奖者都是这方面的成功案例。但是这种艰难而长期的训练,也正是我们需要付出的代价。通过这样的付出获得一项局限于很小范围内的才能,这样做是否真的值得,也是每个想要成为天才的人应该向自己提出的问题。(作者系德国马格德堡大学及莱布尼茨神经生物学研究所博士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