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H9N2亚型禽流感流行现状分析

2014-04-29 00:44尹燕博
家禽科学 2014年10期
关键词:抗原性毒株禽流感

尹燕博

自从1994年在我国首次分离到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以来,该病已经在我国广泛流行,可以说我国凡是有鸡的地方,就有H9N2亚型禽流感流行。除此之外,又有不断从猪、鸵鸟、鸭、鹅等动物分离到H9N2病毒的报道。

更值得关注的是,H5N2、H7N9等病毒致病力及动物嗜性的变化均与H9N2有关:2013年11月农业部通报的河北H5N2流行毒株,为7.2群的H5N1流行毒株与H9N2流行毒株的基因重排毒株,其HA和M基因来源于7.2群H5N1,NA及其他内部基因来源于H9N2流行株;H7N9的6个内部基因片段与上海、浙江、江苏等地鸡群流行的H9N2相似,非结构蛋白基因(NS)可能来源于江苏周边鸡群,而其他5个片段来源于上海、浙江附近鸡群,且H7N9不断与H9N2内部基因发生重排,并在不断感染人。由此可见H9N2病毒在持续推动着高致病流感病毒的变异。

H9N2禽流感在我国的流行,以2007年为界,可分为两个阶段:在此之前,临床症状主要以呼吸道症状为主,激发大肠杆菌病,产蛋鸡引起生殖系统病变并导致产蛋下降,少有毒株致死鸡胚并在实验室条件下复制出典型的临床病变;在此之后的流行株,除能引起呼吸道和生殖系统典型病变外,还可引起典型的肾脏肿大、出血、尿酸盐沉积等泌尿系统病变,不仅能致死鸡胚的毒株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而且在实验室攻毒试验中可复制出典型发病,并致死SPF鸡。上述情况表明,H9N2禽流感临床分离株的致病力有不断增强的趋势。

从临床实践看,H9N2亚型禽流感已经成为养鸡业、特别是肉鸡养殖业的重要传染病,其造成的损失紧随高致病流感之后,已远远超过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疾病。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1 临床发病情况调查

我们在2008年1月~2012年6月期间,对不同地区送检的5001份病料中有2425份可检出NDV、IBV和AIV(H9)中的一种或多种,阳性率高达48.49%;其中NDV阳性率为13.10%,IBV阳性率为9.24%,AIV(H9)阳性率为26.15%,说明该段时间NDV、IBV和AIV(H9)3种病毒在北方主要养鸡地区中普遍存在,且以AIV(H9)感染最为严重,见图1。

H9N2禽流感属条件致病性病原,对气温和空气湿度变化特别敏感。当鸡舍过度通风,温度不稳定、特别是突然降低,空气相对湿度低于40%时,H9N2易出现典型发病,但其临床表现会因毒株致病特点及环境条件的不同存在明显差异。有的以呼吸系统病变为主,有的则主要表现为肾肿、肾出血。总的说来主要表现鼻腔、气管和支气管粘膜环状出血,十二指肠和泄殖腔粘膜出血,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

干冷气候条件下,很多病例出现纤维蛋白渗出形成的支气管堵塞,而且空气湿度越低,堵塞的位置越趋向支气管下端,这种情况极易出现大批死亡。

胰腺通常表现边沿部出血,但有的病例也出现高致禽病流感才有的斑点状或片状、半透明、液化性坏死。

发病鸡肺脏常出现水肿、淤血,色彩斑驳或紫黑色。很多病例在H9N2基础上激发大肠杆菌病,出现纤维素性气囊炎、心包炎、肝包膜炎和腹膜炎。如果家禽临床上广泛出现典型且难治愈的大肠杆菌病病变,则其背后肯定有一个病毒性因素在起作用,而H9N2则是最常出现的病毒性因素。

2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分离株对鸡胚及鸡的致病力研究

2.1 2007年以来H9N2临床分离株不同鸡胚死亡时间的毒株所占比例统计分析 为了研究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本实验室持续采集临床样本分离病毒,从2006~2013年春季,共采集近6千份临床样本,经分离鉴定出750余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涉及我国华东、华北,东北和西北的大部分重点肉仔鸡养殖地区。

通过表1、图4分析发现:2007年以来,临床上分离到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能致死鸡胚的毒株所占的比例在2007年之后逐年大幅增加,到2012年达到高峰,但在2013年又明显降低,到今年8月底虽有小幅增加,但也明显低于2012年。

2.2 两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对SPF鸡致病力研究 随机选取5周龄SPF白来航鸡45只,平均分为三组,每组15只鸡。两组作为攻毒组,一组作为对照组。将A/CK/SD827/09和A/CK/LN103/10两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尿囊液原液无菌过滤后,每只鸡静脉注射0.2ml病毒原液。在攻毒12h后,CK/SD827/09和CK/LN103/10攻毒组分别死亡10只和9只。剖检发现肺脏周围充满渗出液,肺脏充血、水肿,盲肠扁桃体充血、出血、肿胀,肾脏充血肿胀,肝脏有出血点。没有死亡的鸡出现张口呼吸、闭眼、缩头、呆立等症状,这些症状在攻毒后第4天基本消失,直至攻毒后第10天实验结束时再无其他鸡死亡。

2.3 按照OIE规定新城疫毒力标准评价部分H9N2分离株的致病力 将6周龄SPF白来航鸡随机分成10组,每组20只,其中9组鸡作为攻毒组,每组鸡对应一株毒,剩余一组作为对照组。将H9N2亚型禽流感毒株用PBS稀释10倍后,每只鸡翅静脉注射0.1ml。

研究结果表明,2008年以来流行的H9N2亚型禽流感毒株以毒力较强的毒株为主,H9N2亚型禽流感在攻毒3~5d后,在体内复制达到高峰,这时期排毒量较大。致病性较强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在SPF鸡体内有较强的复制能力,并引起发病鸡比较严重的组织病理学变化。致病力较强的毒株能在肾脏中有效的复制,与目前临床发现H9N2亚型禽流感引起的肾脏病变相一致,H9N2病毒感染造成的病理变化见表2。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变异速度越来越快,不断出现HA基因差异较大的变异毒株,进化树上几乎每年都有新的亚群出现,见图5。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有不同分支的病毒在流行。HA基因的变异可能会引起病毒抗原性的改变。从分离到的H9N2亚型禽流感毒株中,我们从进化树的每个分支中挑选一个能够体现该分支毒株与其他分支毒株间氨基酸序列的规律性变化的,且HA蛋白氨基酸序列存在显著差异的12株代表性分离株(用红色下划线标出),分别制备单因子血清,进行交叉血凝抑制(HI)及鸡胚中和试验,并计算出他们之间的抗原相关系数。H9N2 HA蛋白氨基酸差异与病毒抗原性差异的相关性研究毒株选择情况进化树见图6。

HA蛋白氨基酸差异与病毒抗原性差异基本上呈正相关,当病毒间的HA蛋白氨基酸序列差异在3.6%以内时,病毒的抗原性无明显差异;当病毒间的HA蛋白氨基酸序列差异在3.6%~7.0%之间时,病毒之间的抗原性可能存在差异,此区域属于一个过渡性区域;当病毒间的HA蛋白氨基酸序列差异大于7.0%时,毒株间均存在较大抗原性差异。

这提示在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免疫工作要注意流感病毒的变异,可对H9亚型禽流感病毒HA蛋白氨基酸序列的差异性进行测定,估算抗原性的改变,针对性地选择疫苗毒株生产疫苗进行免疫。

此试验结论的得出是经HA蛋白氨基酸差异与病毒抗原性差异试验数据的不完全归纳,不排除例外的情况出现。

4 目前H9N2禽流感免疫中存在的问题

4.1 毒株问题 有些鸡场同时流行不同的毒株,单价疫苗免疫效果有时存在漏洞。

4.2 免疫程序问题 主张大日龄(10~15日龄)免疫,但要根据具体情况定;两次免疫比一次免疫效果好(1日龄和15日龄)。

4.3 母源免疫问题 种鸡的免疫要跟着商品鸡走,商品鸡流行什么样的病,种鸡就免疫什么样的疫苗。用母源免疫把商品鸡的发病日龄推到20日龄之后,商品鸡的防疫就主动多了。

4.4 饲养管理问题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在大多数情况下属条件致病性病原,所有使鸡群抵抗力下降的因素,都会放大H9N2所造成的损失!

猜你喜欢
抗原性毒株禽流感
花生致敏蛋白Ara h1与咖啡酸互作对其抗原性的影响
法国发现新冠新变异毒株IHU
一类具有抗原性的肿瘤-免疫系统的定性分析
鸽毛滴虫黏附蛋白AP33的理化特性与抗原性分析及细胞表位预测
防治H7N9 禽流感 家长知多少
高致病性PRRSV JL-04/12株核衣壳蛋白的表达与抗原性分析
广西鸭圆环病毒流行毒株遗传变异分析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V/JZ06-3基础毒株毒力返强试验
猪瘟强毒株与兔化弱毒疫苗株的LAMP鉴别检测
鸡大肠杆菌病并发禽流感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