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志愿回归自愿,做更好的自己

2014-04-29 00:44:03吴晓芳
江苏教育研究 2014年11期
关键词:责任心志愿志愿者

我申报的岗位是橱窗清洁员,学校是我们的家,作为一名少先队员应该爱护自己的家,清洁橱窗既能为学校服务,又能让我得到锻炼,一举两得。我服务,我快乐!

——四10班学生 王悦

志愿服务岗,看似小小的岗位却让孩子有了属于自己的舞台,他们体验、生长,慢慢领悟什么是付出,什么是坚持,什么是责任。

——教师 丁倩微

作为孩子的母亲,我真心感觉学校开设“小小服务岗”是个非常好的点子,锻炼了孩子们的能力,提升了孩子们的责任心。

——家长 吴卫燕

甘当志愿者,为大家服务,有这样一种愿望和情怀,是崇高和值得骄傲的。纯粹的公益,无私的奉献,我们的校园在这样一种充满精神力量的氛围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是何等的温暖和美好!做公益,做志愿者服务,在实践中锻炼我们的才干,增强我们的责任心,既是付出,也可获得别样的心灵慰藉。今日我们是学校的小主人,明天我们就是社会的好公民,让我们人人争当志愿者,人人为志愿者喝彩!

——校长 陈卫平

走进无锡市玉祁中心小学,可以看见一排橱窗,这里的文字、图片记录了学校玉芽儿志愿服务岗的活动足迹。

我校自然教育的核心目标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有责任心的人”,而志愿服务岗就是达成这一目标的资源保障之一。“通过志愿活动来引导和强化儿童的志愿服务意识,把儿童从偶尔或好奇地参加活动的状态引向有意识、主动、积极地参加服务,在自觉参与活动中提升其社会责任感。”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学校从2013年正式开展了“我志愿、我担当、我成长”的玉芽儿志愿服务活动。

一、自愿选择,让每一个孩子找到适合的位置

服务岗位既是学生实践体验的载体,也是促进学生成长的有效途径。岗位的产生与设置过程是引导学生关注校园生活、自主建构的过程。有别于其他的公益活动,我们更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其发现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不限范围、不限项目,只要认为有需要去服务的都可以提出来,还可以提出岗位建议。比如学期初经过自主发现,全校师生共寻找出16个服务岗位,监督提醒类(厕所文明、乘车管理……)、提供服务类(自行车排放、图书整理……)等等。德育处对上报的这些岗位进行整理和公布后,三到六年级学生自愿报名,每个乐于为学校服务的孩子都能参加。

由学生自我发现,自主设立,自愿选择,吸引其主动参与到自我管理中来,这种敞开的方式让孩子们自已发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岗位,他们在自然的过程中也较快地找到适合的位置。

二、自觉担当,让每个孩子体味服务的快乐

为了满足更多孩子的需求,每个志愿岗上岗服务的时间是两个星期,之后就轮换。瞧,孩子们穿上鲜红的志愿背心,“我志愿,我担当,我成长”几个黄灿灿的字熨帖于背心上,校园里时时能见到这些鲜红的身影。

李秉翰是四年级的学生,也是“拖把小排长”志愿服务小队的组长。每天中午,他都会带领着组员,一起在校园中巡视。学校有四幢教学楼,每幢有三层、四层、五层不等,他们每天都要走上一遍,凡是见到拖把摆放不整齐的就立即上前,将它们依次排放在栏杆上。活儿虽不累,但一圈走下来,他们的额头上常常冒出细密的汗珠。虽然放弃了午休的时间,但李秉翰说,通过志愿服务,他走出班级,交到了更多的新朋友,而且看到自己的劳动为校园整洁添了一份力,心中就充满了成就感,人也变得更自信了。

这学期初的天气格外寒冷,“红领巾小督察”岗位的同学们比其他同学更辛苦。他们每天都要早早来到校园,顶着凛冽的寒风在校门口服务。当发现有同学没有佩戴红领巾时,总会悄悄提醒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同学们基本都养成了进校园自觉戴好红领巾的习惯,大家纷纷对这些“小督察”竖起了大拇指,心中的温暖驱散了天气的寒冷。

如今,这些“红背心”已经成了校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他们热情、细心、有责任心。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学生们学会了合理安排时间,处理好学习和服务的关系;学会了与他人、与环境友好相处,宽容忍让;学会了勇敢面对挑战,坚持不懈的努力……他们在不断的实践中收获着,快乐着。

三、自我激励,让每个孩子做更好的自己

玉芽儿志愿服务力图在具体的、活生生的主体实践中成为儿童、教师的自觉行动,倡导的是自愿、奉献。所以,我们对志愿岗队员的服务并不作刻意的评价,而是让他们在实践体验中不断自我激励,将志愿服务内化为自愿行动的品性。服务过程中,老师看似不经意的一个微笑,一个竖起的大拇指,或是拿手机随手拍下的瞬间,都是对服务同学的一种肯定和鼓励。我们还会即时地把队员服务照片张贴在学校橱窗内,进行辐射影响,这是另一种多元评价,它以无痕、自然的方式,还评价以教育、发展的本初意义,淡化了功利性的量化评价,给学生以自我成长的空间,让学生在自我觉醒、自我生成、自我发展的过程中享受童年成长的精彩。

玉小的志愿者们正用自己的行动努力践行着自然教育的意义。儿童的健康发展是一种自然进程,教育的意义不在于加快这一进程,而在于丰富这一进程、提高这一进程的社会化品质。要尊重童年文化,保护儿童天性,因为儿童是自主的人、完整的人、有个性的人,也是发展中的人。

(吴晓芳,无锡市玉祁中心小学,214100)

责任编辑:宣丽华

猜你喜欢
责任心志愿志愿者
以高度的责任心做好编辑工作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志愿者
环球时报(2022-10-14)2022-10-14 10:50:25
我志愿……
我是志愿者
少先队活动(2021年1期)2021-12-02 16:45:06
为志愿者加油
商周刊(2018年15期)2018-07-27 01:41:28
我是小小志愿者
3-5岁幼儿责任心发展的实验研究
What Statistics Show about Study Abroad Students
做一个幸运的父亲(八)——责任心养成于逆境之中
幼儿100(2016年9期)2016-06-01 12:15:18